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卓鎮
- 行政區類別:江蘇省句容市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電話區號:0511
- 郵政區碼:212423
- 地理位置:江蘇省句容市
- 面積:66平方公里
- 人口:24796
- 方言:南京官話
- 車牌代碼:蘇LK
經濟概況,工業經濟,農業經濟,集鎮建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文化廣電,計畫生育,城鎮工作,地圖信息,
經濟概況
工業經濟
原大卓鎮工業,在合作社時期,全鎮僅有一家鐵木竹手工業合作社,共有工人50多人。
20世紀70年代起先後辦起了農具廠、水泥廠、磚瓦廠等企業。
1978年全鎮工業產值只有256萬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不斷深入,鄉鎮工業有所發展,繼而辦起了鍋爐廠、化工廠、服裝廠、粘土礦等鄉辦企業。
1985年全鄉工業產值726萬元。到了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理論為經濟快速發展點亮了一盞指路明燈,一批新型企業脫穎而出。
1993年首先對句容市第四水泥廠進行了復甦,使原年產水泥5萬噸面臨倒閉的老企業,通過技改和擴能,建成了年產10萬噸的生產線。
1995年新辦了鎮江金橋鋼管有限責任公司、飛龍電子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慶江機器廠句容塔機分廠、華鵬建設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內聯企業。鍋爐廠從挫折中頑強崛起,1995年一舉扭虧增盈,繼而又開發了蒸壓釜、燃氣燃油鍋爐項目。
1996年又創辦了氣動機械廠、冷焊機械廠、銀鵬水泥廠。
1997年至1998年,按照市場經濟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堅持“能售不股、能股不租、能租不包和鼓勵企業法定代表人一次買斷企業”的原則,積極推行企業改制工作,對一批企業通過拍賣、租賃、股份制等形式進行了較為成功的改制。先後組建的以句容銀鵬建築材料有限公司為核心的江蘇銀鵬集團和以句容市鍋爐容器廠為龍頭的鎮江金卓機械集團,一度成為鎮工業經濟發展的兩大重要支柱企業,其規模優勢和規模效益十分明顯,深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讚賞。
自2000年首次引進總投資2600萬美元的句容都茂腳踏車有限公司台商獨資企業以來,先後共引進了宏興腳踏車車料有限公司、永盛工藝禮品有限公司等7家外資企業。
2002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6億元,工業銷售收入5.71億元,兩稅收入612萬元。農業結構調整主線突出,桃業、奶業齊頭並進,成為全鎮農業產業的兩大支柱。水蜜桃種植已初具規模, 目前有3500畝優質桃園,並且種植面積在逐年擴大。
到2002年底,全鎮共協定利用外資5000萬美元,實際到賬外資2105萬美元。共有私營企業17家,個體工商戶191戶。商貿、交通、休閒娛樂、建築等三產服務業發展加快,社會事業取得明顯進步。有中國小6所, 醫院1家; 自來水普及率100%,電話突破6000門;有線電視用戶1387戶。先後被評為“江蘇省教育現代化鄉鎮”和“電話小康鎮”。
2004年,全鎮契約利用外資5087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445萬美元。以句容都茂腳踏車有限公司、句容宏興腳踏車車料有限公司和句容鉅鳴腳踏車有限公司為主體的腳踏車產業集群,已使原大卓鎮成為鎮江市乃至江蘇省名副其實的腳踏車產業重鎮。
至2005年,工業經濟在“雙輪驅動”戰略的大力實施下,新批辦外資企業項目12家,民營企業22家,個體工商戶80戶,完成工業產值9.8億元,實現銷售收入9.2億元,利稅總額5600萬元,分別比1995年的3.8億元、3.05億元和450萬元,增長157.89%、201.63%和1144.44%。
農業經濟
原大卓鎮致力於農田基本建設和水利設施建設,從1995年以來,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改造農田387公頃,農業綜合開發513公頃,復墾土地147公頃,改造塘壩5萬立方米以上的有28座,興建小型水庫3座。
2005年,完成吳崗村人畜飲用水改造、雲塘解巷橋危橋改造、北山水庫西乾渠大卓段5.6公里長的整治和投資50多萬元的集鎮防洪工程及投入100多萬元的千畝桃園節水灌溉工程等。2004年,又爭取了一個國家級土地整理項目210公頃和兩個省級土地整理項目67公頃,各級投入資金達560多萬元,為進一步改善鎮農田耕作水平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機遇和幫助,為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創造了有利條件。
大力發展優質特色農業。在種植業方面,緊緊圍繞“減少糧食生產面積,擴種經濟作物”種植。大力發展優質稻米生產和飼用玉米生產,以及雙低油菜,每年推廣農作物優良品種8個~10個,推廣面積達98%以上。在畜禽方面,大力發展良種豬、牛、羊等優良品種,積極推廣優質牧草種植。
在林果茶水產方面
大力擴種優質高產水蜜桃、葡萄、茶葉和優質水產品,大大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產量和經濟效益,1999年大卓水蜜桃獲得江蘇省水果質量評比金獎。在抓好傳統農業生產的群體質量栽培技術、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配方施肥技術推廣的同時,積極推廣實施農業栽培、無公害生產等與優良新品種相配套的先進實用種養技術以及貯運、保鮮、包裝、行銷等技術。
1998年組建了大卓桃園合作社,發展桃園面積400公頃,從業農戶達250多戶,畝產值在3000元以上。
2003年,註冊了“大卓牌”水蜜桃,獲得了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建成以桃園合作社為主體的萬畝桃園無公害生產核心基地200公頃。
鎮農機站和農技站聯合推廣的“省工、節本、高效”的水稻旱直播技術面積達107公頃,畝產量超過移栽水稻80多公斤,平均畝增產16%以上。鎮農機站還投入30多萬元建設年貯藏能力80噸的冷庫一座,提高了果品的保鮮質量。對農業科技人員、農村基層幹部、種養大戶和廣大農民農業新知識、新技術的培訓工作,全鎮每年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10多期,參訓人達1500人次以上。發放技術資料2000多份,全鎮已有80多人通過培訓拿到了“綠色證書”。
在農業結構調整中
以發展桃業和奶業兩大支柱農業產業示範工程建設為龍頭,著力培植農業產業化體系。全鎮已形成以水蜜桃、奶牛、葡萄、草莓、茶葉及特種水產等主要農業產品為主體的農業產業新格局,全鎮結構調整面積達1300公頃,其中優質桃園400公頃,奶牛850多頭,成為鎮江市發展桃業和奶業的大鎮。
成功引進了一批農業項目,如總投資2800萬元的江蘇山水園林建設有限公司,由澳籍客商投資250萬美元的句容鑫興食品有限公司和西崗奶牛公寓化規模養殖等內外資項目。雲耕奶站榮獲省發改委命名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稱號。
農民外出打工不斷增加。僅2005年,全鎮就有8000多名農村富餘勞力在鎮內外、國內外打工創業,占全鎮農村總勞力的75%以上,實現了平均每戶至少有1人外出打工和獲取勞務收入6000多元的外出勞務成果。成為句容市外出勞務人數較多的鄉鎮之一。
集鎮建設
解放前,大卓街上只有幾間破廟宇和幾間小草房。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公社、供銷社、信用社、農具廠、糧管所等單位先後在街上蓋起了一些磚瓦平房,逐步形成了集鎮雛形。
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集鎮有所發展,但街道狹小、攤點亂放、經營秩序混亂。
1992年至1993年對集鎮進行了全面整頓和改造,共拆遷355戶,使集鎮街道由原來的5.5米寬擴寬到了20米,新建了農貿市場、土管、郵電、電力、供銷和文化中心大樓等,同時新建了一批從事工商業的居民商住樓。
大卓鎮集鎮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雜亂無序到環境優美。由於歷史原因,大卓鎮的集鎮條件和集鎮形象建管難度很大,但歷屆黨委、政府都十分注重集鎮建設與管理上的不斷創新和完善工作。
尤其是二十世紀以來,在集鎮建設上牢固確立集鎮就是形象,抓環境就要抓集鎮,抓好集鎮就是加快發展的工作思路,按照“集鎮面貌大改觀、集鎮管理上水平”的要求,加強了對集鎮建設的資金投入,提升了集鎮面貌的新形象。
僅2004年,就投入資金130多萬元用於集鎮建設,其中投入50多萬元修建了過水流量達48立方米/秒的過街涵洞,強化了集鎮防洪工程;投入80多萬元,實施了集鎮美化、綠化和亮化工程,鋪設了集鎮路牙1200多米,彩石道板磚4000多平方米,改造路燈20盞,新修繕下水道800米,集鎮綠化植樹500多株,集鎮面積發展到1.6平方公里,集鎮居民達900多人。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解放初期,原大卓鎮僅有兩所規模不大的大卓國小和雲塘國小,在校學生不足200人。隨後又增辦了下蔭、光里兩所完小及北相、包家、居邊、城上、後段巷、榨柯頭等10多個單班國小。
1958年創辦了雲塘和下蔭兩所初級中學。
20世紀60年代中期,新建大卓中學1所。
20世紀70年代增設了高中,20世紀80年代後,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1999年順利通過了江蘇省“教育現代化鄉鎮”的驗收。
至2005年,全鎮共有幼稚園7所、完小2所,與中學合辦開設旅遊專業的職業高中1所,共有學生2201名,在職教師157名。其中:中學學生1220名,班級27個,教師77名;中心校學生683名,15個班級,53名教師;趙塘國小學生109名,5個班級,13名教師;雲塘國小學生189名,6個班級,14名教師。
全鎮先後投入教育資金1000多萬元,改善了一所中學、一所中心校和兩所完小的辦學條件,
2004年,中國小教育工作獲得句容市、鎮江市、江蘇省表彰的獎項達20多項,鎮中學中考被市高級中學錄取學生20名,錄取率位居句容市鄉鎮中學第三名。鎮中心校畢業班統考成績位居句容市同類國小前三名。
醫療衛生
大卓衛生院於1957年創辦,至2005年底,鎮衛生院建築面積3195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204萬元,有病床24張,設內、外、婦、兒、皮膚科等科室,配有胃鏡室、化驗室和B超、心電圖及X光機等設備。全鎮醫務人員69名,8個村級衛生室和一個中心點衛生室全部達到農村甲級衛生室標準。鎮衛生院在不斷改善醫療條件的基礎上,通過開設特色門診,強化與工資報酬相掛鈎的醫療制度改革等方式和途徑,提高了醫療水平、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益,連續多年虧損的鎮衛生院,自2003年創造產值300多萬元扭虧增盈以來,2004年新增設的心腦血管洗血降脂特色門診,不僅享譽周邊地區,而且創造了極佳的經濟效益。
文化廣電
大卓鎮文化廣電事業發展迅速。1996年前,全鎮只有有線廣播站,固定資產不足10萬元。自1996年發展有線電視以來,積極實施有線電視小康鎮和達標鎮項目。於2004年實現了有線電視村村通、有線電視小康鎮和達標鎮目標。2005年全鎮已擁有有線電視用戶3932戶,占應裝有線電視用戶的62%,位居全市發展速度較快鄉鎮的前列,擁有固定資產達150多萬元。
計畫生育
鎮計生服務站有4名工作人員,均為大專以上學歷,其中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衛生技術人員1名。硬體設備較為完善,有彩色B超機、紅外線檢測儀等設備。全鎮計畫生育工作嚴格實行計畫生育“一票否決權”,連續多年計畫生育符合率達100%,期內綜合措施率98%以上,並被市計生局考核為計生工作一類鄉鎮。
城鎮工作
2003年獲得鎮江市首批“平安鄉鎮”和“無毒社區”的考核驗收。在句容市首家成立鄉鎮社會矛盾調解中心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大調解中心,配備了辦公用房和辦公設施,配齊了三名專職工作人員,同時還制定和落實了四項來信來訪制度,即領導督辦制、信息必報制、信訪接辦制和責任追究制。全鎮上下建立了周密的治安防範、矛盾糾紛調解網路和24小時值班巡邏制度,配備了24名保全輔警人員,全面完成了句容市政府下達的農村契約化保險式聯防保險任務。“平安大卓”創建工作分別以高分通過了句容市、鎮江市的考核驗收,並被授予平安創建工作有功鄉鎮稱號。
地圖信息
地址: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