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文脈·詩情審美二十六拍

大千文脈·詩情審美二十六拍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千文脈•詩情審美二十六拍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頁數:231頁
  • 開本:16
  • 品牌:清華大學出版社
  • 作者:鄭抒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230374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大千文脈·詩情審美二十六拍》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鄭抒,江蘇南通市人,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現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南通群藝謎社名譽社長。執業於南通日報、江海晚報26年,有中國新聞獎等省級以上獎項50多項,著有詩集、散文集,曾獲南通市政府文學藝術二、三等獎。詩文入選多種選集。

圖書目錄

意外地撐起一片綠蔭
自序
卷一宇宙·自然
第一拍我來添爾一峰青——古典登山文化印跡
第二拍一片清江水 中涵萬古情——詩意水文化巡禮
第三拍紫氣先從袖裡分——石文化品鑑傳奇
第四拍相期邈雲漢千里共嬋娟——傳統望月文化審美
第五拍山禽說我胸中事——和諧鳴禽的詩情超越
卷二生命·情調
第六拍誰能養氣塞天地——從自然之氣到人文之氣
第七拍嘯傲遺世羅縱情在獨往——嘯文化斷代史管窺
第八拍試玉要燒三日滿——賞玉文化的文本審美
第九拍粟飯藜羹問養神——飲食文化的四幕演義
第十拍 心有靈犀一點通——文人與紅顏的經典回眸
第十一拍五車載書不堪煮——官場士子的美醜審察
第十二拍弄月吟風歸去休——扁舟文化意象鉤沉
第十三拍著書都為稻梁謀——歷代文字獄審醜
卷三區域·勝地
第十四拍江南依舊稱佳麗——人文江南的逶迤雙流
第十五拍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洞庭詩賽的澎湃一脈
卷四文房·趣尚
第十六拍 聽取新翻《楊柳枝》——詩樂年華的美滿姻緣
第十七拍聲出五音表樸素傳幽真——傳世古琴的美育探賾
第十八拍頓悟紅爐一點雪——禪儒文化的融通化境
第十九拍呵雲潤柱礎筆彩飲虹霓——人文名硯的前世今生
第二十拍萬里雲羅一雁飛——文人書信的心路歷程
第二十一拍一甌春雪勝醍醐——芳菲茶文化創建禮讚
第二十二拍酒酣胸膽尚開張——醇厚酒文化精髓聚焦
第二十三拍雪堂養浩凝清氣——千年書院文化風華揭示
第二十四拍直疑天造非人工——華夏園林文化擷英
第二十五拍纖巧以弄思淺察以街辭——益智謎文化風景縷敘
第二十六拍香氣氛氳百和然——香道文化的進化視野
消解文人“三宗罪”——代後記

後記

有了前一篇“代後記”,這一篇就按慣例稱“跋”。
一本書的成果,總是社會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晶,在這本小著殺青付梓之際,我不能免俗,想借“跋”的文字衷心道一聲感謝。我想這也是跋中應有之義。
首先,我特別懷念已故好友——南通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文藝評論家周溶泉先生。同在一城,曾經多次與周先生品茗論文,每每如沐春風。他對筆者的上一本散文集給予極高的評價,特別對書中的“文人十章”部分有精闢周匝的析論,成為我續寫後16章(現統稱為26拍)的不倦動力。僅以本書結一瓣心香,告慰溶泉先生的在天之靈。
我要感謝熱情為本書作序的散文大家卞毓方先生。與卞先生相識,緣於我的散文《濠河光影》刊於《人民日報·大地》(2003年11月29日),後來知道是卞先生編髮的,於是有了信函往來。其實卞先生的《長歌當嘯》我早就拜讀過,可以說神交已久。2004年秋他從江陰至如皋,詩人柳永建傳信,我趕赴皋城方得晤面。這一回相見恨晚,交談洽歡。卞先生襟懷坦蕩,待人真誠,那天說了許多新觀念,讓我受益良多。印象尤深的是他提出“寫文章考慮50年”的觀點,我極為贊同。七年多過去了,疏於問候,也知道他很忙。這次突然請他百忙中作序,頗忐忑不安,未料他欣然賜序,華章亦如綠蔭,令拙著增色生輝。
還要特別感謝老編審江溶先生。在通休養期間,他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認真仔細地通讀了文稿,提出了極有價值的意見,並用鉛筆校正了一些標點的差錯。他以豐富的經驗肯定了書著的文學美學價值,嚴謹踏實之風,足以薰我書香。
最後,還要感謝南通所有關注、關懷本書的作家和文友。市文聯主席、當代賦家袁瑞良先生,著名評論家徐應佩教授,市作協原主席張松林先生,南通大學文學院王志清教授,市作協主席馮新民先生等,在拙著散文集《霓虹雨》的研討會上,或發表中肯的意見,或撰著精彩的評論,尤其對書中的“文人十章”給予佳評,期望開枝散葉。而在一章接一章的拓展寫作中,承蒙《南通日報》副刊部主任吳盈先生不吝版面,在其責編的“廣玉蘭”副刊版上如數刊布,利我展示成果、聽取意見。總成出版之際,又得好友、太平寺袁松林居士關心進度,並以神智之思得此四字書名。南通和諧恬美的人文環境,成就了本書。
不過在今天紛繁嘈雜的世界裡,一本書的命運終究如水上浮萍,本書得到了好多讚譽,也接收到一些“預定”,附加一些“潛規則”。拒絕“潛規則”之後,我只能讓書稿像漂流瓶一樣,從一些冰冷的信箱漂過。忽然一天,清華大學出版社責任編輯紀海虹女士發來信函,以為拙著獨樹一幟,書市未見同類,同意將選題送審。這位慧眼敬業的出版人多次與我電聯,提出建議和好點子,為本書的編輯出版付出了辛勞,讓我十分感動。在此特致敬意。
願小著《大幹文脈》能給各位讀者帶來閱讀的愉悅體驗。
著者
2012年5月於雲揚齋

序言

這幾年國學轉熱。為什麼是轉?為什麼要熱?讓我說,其實是對數典忘祖時代的一種糾偏,是失血、貧血後的一種補救。孔子學院、國學書院、“百家講壇”等等的出現,屬應運而生。不要對它有太高的企求,只要能讓國人記住自己的民族基因,就行。
鄭抒先生的《大千文脈》,無疑也是一種適時的積極的嘗試。
鄭抒先生是詩人,早年曾以詩集《滾動的黎明》馳譽詩壇。他這種年紀的詩家,古典文學的基礎都是相當好的。果然,他的長項在書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本書梳理的文脈不同於一般的文學史,更迥異於寡淡文人與某種嗜好的雜拌。作者精心選取了古代文人生活和審美的26個領域,以詩情哲趣融通文史,提煉精華,層層發掘其中的審美價值。作者關注每一個領域裡的名句名著,更關注文人的生存狀態與命運,並對他們的是非功過作出評述。不妨拈幾段來看看。
文人或仰視雄姿,感悟其崇高敦厚、萬物紛敷;或攀援皤石,詠唱其峭岸峻骨、造化氤氳;或登頂拿雲,歌贊其勢尊氣華、林木蔥蘢……紛紜詩文,斑斕錦繡,遂讓華夏名山成為座座詩文山,甚至連無名遠岑也名播天下。(《我來添爾一峰青》)
文人,無論承載多少苦難與歡欣,總會給江南文化一份潤澤;江南,定然成為華夏文化的不沉之舟。(《江南依舊稱佳麗》)
玉的美德和光澤與文人的頌詞相互輝映,玉的人格化與人的玉化纏綿難分。(《試玉要燒三日滿》)
文人的書信,豈止和著淚,甚至滲進血,這種獨具心性的剖心瀝血之書,自然會從大眾書信中游離,變成一種“另類的寫作”。(《萬里雲羅一雁飛》)
酒的歧路經過歷代文人的酬唱踏成大路,酒的養病功能反倒成為歧路。(《酒酣胸膽尚開張》)
茶以詩名,茶以人傳,文人與茶人合為一體,亦將茶文化一脈輸入中國文化的動脈里。(《一甌春雪勝醍醐》)
一代代文人,不斷將對奇石的審美提升到禪的境界,為的是借石悟道,借石養性,或許他們想用一片禪意感染他人,但骨子裡養的還是自家的心性啊!(《紫氣先從袖裡分》)
一山,一水,一事,一物的高度、溫度、亮度,全在於文化的點染、提升。作者重視畫龍點睛的哲語警句,更重視引人人勝的謀篇布局,試舉《直疑天造非人工》篇為例:首先介紹明代文人造園藝術家計成與其名著《園冶》,這就猶如一座華屋;然後敘述“晉唐文人造園之美意,洋洋然跳入計成的視野”,“兩宋文人造園之美意,恢恢然躍人計成的睿思”,這就猶如兩大柱樑;在兩大柱樑中又榫接梁園、沈園、金谷園、滄浪亭等大旋渦,在滄浪亭四小節中又榫接歸有光、宋犖、梁章鉅等小旋渦,尺水興波,波涌浪疊,最終直擊結論:“融入了老莊哲學、隱逸思想的文人園林,在明清晦暗動盪的天空下意外地撐起一片綠蔭,讓後人驚呼——文人園林進入了名園名著登峰造極的新時期。”
全書又對文學史上某些值得觀照的現象進行了別有風趣的發揮,作出了出人意料又令人信服的結論。如說中國樂系當給孔子、屈原、白居易、姜夔等頒發金獎章,選李白為文人登山的領軍之帥、洞庭詩賽之擂主,將中國飲食文化分為四道大幕,析述文人開啟了其中三道等等;再如鉤沉古典扁舟的文化意象,芻議嘯文化斷代史,考證文人與謎結兩千年文字緣,數列中國文字獄十大構獄者等等。雖屬大膽假設,卻有小心述證;雖不見於文學史、美學史,卻往往是神來之筆。
大約7年前,我在蘇北偶遇鄭抒先生,他那時剛寫出發軔之初的前10章,讓我“感評感評”。讀後,我在返京途中寫下幾十字的短箋:“納千古文人於筆底,字裡行間自然就有了霓虹的七彩、山川的氤氳、歷史車輪的鏗鏘。舉重若輕,大氣游虹,爐火純青,是為小資沙龍的警心力作。”這事,後來就忘了。沒想到,鄭抒先生由此蹈厲奮發,慘澹經營,將10章擴展為26章,每章的容量翻番,文字、意象也更加精警。這一回,感覺他是出人意外地撐起一片綠蔭。諺雲“十年磨一劍”,鄭抒先生下的就是這等苦功夫。在物慾橫流、功利唯求的今天,沒有一種學養和毅力,是不可能成功的。我欣賞這樣的學養,更讚賞這樣的毅力,是以謹為小序。
2011年3月6日於北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