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作品描繪了安徽金寨及大別山地區賡續紅色基因、繼承優良傳統,從貧窮走向小康、從落後走向振興的壯麗新生;展示了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碩成果以及大別山地區人民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的奮鬥精神和時代風采。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有多少人倒在了長征路上 第二章 晴朗的夜空中為什麼滴下露珠 第三章 大灣村的脫貧樣本 第四章 不是黨的政策好,人早就沒了 第五章 將軍百戰碎鐵衣 第六章 紅軍田裡好耕田 第七章 在那些“鬧紅”的日子裡 | 第八章 永久沉沒在水下 第九章 八月桂花遍地開 第十章 弄潮兒向濤頭立 結語 老區不老 附錄一 主要採訪筆記 附錄二 主要參考資料 後記 |
作品鑑賞
該作品的突出特色是在紀實性與藝術性有效契合的基礎上,凸顯紅色歷史與時代主題,使主旋律與個性化巧妙彰顯。金寨及大別山地區,山高水長、積貧積弱,是百年中國農村山區的一個典型縮影。同時,這裡又是一塊被紅色洗禮和浸潤的特殊老區,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金寨境內先後爆發了立夏節起義和六霍起義,組建了12支主力紅軍隊伍,曾有10萬人民子弟參加紅軍行列,最後倖存者僅有區區700餘人,誕生了59位赫赫將軍,軍屬和烈屬後代在當地占有較大的比例。老區人民對於中國革命的貢獻、對共和國的付出都是巨大的,然而這裡的貧困也是嚴重的。中央的脫貧攻堅政策和各級政府的扶貧實踐如春風吹遍了這片熱土,無數的駐村幹部、無私的援助之手、無計的精神動力,共同激活、振興、烘托、升華了這裡的一切。作者以為民族復興書寫信史、為新時代留下小康印記的使命擔當,全身心投入其中,以田野調查和零距離訪談等形式,力求捕捉第一手素材,反覆咀嚼構思,傾情打磨最佳化,把脫貧攻堅的偉大進程、時代風雲的關鍵節點、扣人心弦的典型人物、多姿多彩的山鄉巨變等,如實地展現出來,既寫出了高度也寫出了深度,既寫出了意蘊也寫出了精神,達到了紀實性和文學性的有機融合。
作者在呈現方式、藝術手法上做了精心構思和別致探索。面對紅色山鄉近百年波瀾壯闊的革命史事、無數英雄兒女的光輝業績、眾多英烈後代的艱苦人生,如何擷取要素、提煉光華、煥發精神是一個難題。潘小平在類似寫作中做過不少成功嘗試,兼之她對大別山的山水田園和英雄百姓有著深深眷念、對扶貧攻堅和共同富裕寄寓諸多情懷,因而傾心籌劃、著意巧構,通過特殊背景、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個性細節的交相穿插,形散而神聚,達到了移步換景、相映生輝的效果,使得紅色血脈、英雄土地與拋家舍業、顧全大局相賡續,貧窮堅忍、懷抱希望與政府幫扶、雪中送炭相映襯,鮮明的主題、特別的場景與鮮活的人物、深情的描述相生髮,加上每章前理性與感性交融的序言、每節前概要而詩性的關鍵字、附錄的長長採訪筆記簡目等,使得整部作品主幹堅實、血肉豐盈,充溢著正氣瀰漫的精神元素和別具一格的藝術張力,避免了此類作品通常存在的主題先行、概念化、同質化和模式化等弊端。
作品影響
該作品入選中國作家協會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畫”翻譯資助項目。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潘小平,安徽蚌埠人,作家、文化學者。著有《北方驛站》《城市囈語》《前朝舊事》《讀書的女人不會老》《無用之用》等散文隨筆,報告文學《
一條大河波浪寬:1949—2019中國治淮全紀實》(合作),歷史小說《翁同龢》,紀實文學《季風來臨》《長湖一望水如天》等。擔任《皖賦》《潮起江淮》等多部紀錄片、專題片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