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好故事:聽史鐵生講生命的故事

大作家好故事:聽史鐵生講生命的故事

老屋小記》《綠色的夢》收錄了史鐵生小說代表作:其中《奶奶的星星》曾獲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作品風格清新、溫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體現了親情的溫暖和作者對生命形式的思考。《命若琴弦》的故事則通過對老瞎子和小瞎子的悲劇命運的敘寫,以一種寓言的方式觸及人類的生存、死亡、困境、超越等重大主題;《想念地壇》所選文章主要是圍繞著作者對殘疾的認識、對生命意義的探討和對人道、對愛的理解這些主題展開的。

基本介紹

  • 書名:聽史鐵生講生命的故事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579頁
  • 開本:32
  • 作者:史鐵生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家、“輪椅上的哲人”史鐵生思考生命價值的傑出之作。
 史鐵生的多部作品被選入各地中學語文教材,他直面苦難、“用生命寫作”的精神和平淡拙樸、明朗睿智的文字感動了無數人的心。
 本叢書選擇史鐵生所有敘事性作品中最能體現作者對生命本質思考和最具人性光輝、最具知名度的篇目,結成三冊,適合中學生和廣大文學愛好者閱讀。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附中國中,1969年去延安地區插隊落戶。1972年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2002年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2010年病逝,享年59歲。其作品《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和北京市文學藝術獎,《病隙碎筆》(之六)獲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隨筆集《病隙碎筆》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散文作品獎。
史鐵生多部作品被選入各地中學語文教材,他直面苦難、“用生命寫作”的精神和平淡拙樸、明朗睿智的文字感動了無數人的心。本叢書選擇史鐵生所有作品中最能體現其對生命的思考,兼具哲理性和知名度的名篇,結成三冊,適合中小學生和文學愛好者閱讀。

圖書目錄

《老屋小記》目錄:
樹林裡的上帝
綿綿的秋雨
夏天的玫瑰
奶奶的星星
來到人間
毒 藥
我之舞
老屋小記
《綠色的夢》目錄:
兄 弟
綠色的夢
黑 黑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在一個冬天的晚上
命若琴弦
車 神
原罪·宿命
鐘 聲
《想念地壇》目錄:
秋天的懷念
合歡樹
我的夢想
我與地壇
好運設計
我二十一歲那年
歸去來
故鄉的胡同
牆下短記
悼少誠
悼路遙
小號手的憂傷
輕輕地走與輕輕地來
二姥姥
老 家
一個人形空白
廟的回憶
老海棠樹
想念地壇
病隙碎筆(六)(節選)

序言

導 讀
現實人生中的生命之悟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 段崇軒

現實人生中的生命之悟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 段崇軒

史鐵生的經歷是不幸的。他1951年出生在北京;16歲國中畢業正逢“文革”而中斷學業;18歲在上山下鄉大潮中赴陝西延安插隊;21歲因雙腿癱瘓轉回北京開始了輪椅人生,先後在北京幾家街道工廠做工;47歲又患尿毒症,不得不靠每周數次的血液透析維持生命。2010年病逝,享年59歲。但作為一個作家,史鐵生該是“幸運”的。雙腿殘疾迫使他從較為便利的文學寫作上尋找一條“生路”,初期的成功又讓他成為作家協會的一位職業作家。坎坷的人生道路和對殘疾人群體的熟悉,使他擁有了一個獨特而幽深的領域——人的形而上的生命和精神世界。這是中國作家向來忽視和陌生的領域,但史鐵生卻創作了一朵朵藝術奇葩。
他是一位多棲作家,小說、散文、隨筆均有出色作品。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以其意蘊的深遠和格式的特別,被文壇視為兩部“奇特的文本”。幾部中篇小說《山頂上的傳說》、《原罪·宿命》等,在藝術探索上也各有特色。而真正奠定作家文學地位和代表作家創作高度的,則是他一系列的短篇小說。如《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鐘聲》、《老屋小記》等,這些作品屢獲重要獎項,成為新時期文學以來的經典型作品。可以說史鐵生是一位具有獨創精神的優秀短篇小說家。作家曾說:“如果生命是一條河,我想,事業相當於一條船。”這條船正是他鍥而不捨的文學創作,創作使他的逆境人生綻放出燦爛的火花,他在創作中也品味到了生命的創造和價值。
史鐵生對他的第二故鄉有著很深的感情。他說:“剛去陝北插隊的時候,我實在不知道應該接受些什麼再教育,離開那兒的時候我明白了,鄉親們就是以那些平凡的語言、勞動、身世,教會了我如何跟命運抗爭。”這種對農村、農民的認識,奠定了1982年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的思想情感基調。當時知青作家寫上山下鄉,大都表現的是“歷史的荒誕”、“理想的幻滅”這樣的主題。而史鐵生這篇小說,深情地描述了這片土地的光榮歷史、艱難現實、壯闊自然和溫暖的人情,細膩地刻畫了破老漢、生產隊隊長這些普通農民真誠、善良、樂觀、堅韌的精神品格和對知青如同親人般的關懷、教育和幫助。對作家個人來說,黃土地上農民的精神人格,成為他人生道路上的一種動力和支撐。《奶奶的星星》也是一篇短篇精品,作家用雋永的抒情語言、豐富的生活細節,回憶了“我”同奶奶相依為命的兒時歲月,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奶奶的形象。奶奶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奶奶是優秀的,命運卻是多舛的;奶奶沒有文化,但一生都在追求進步。奶奶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個星星。”死去的奶奶已變成一顆星,“給活著的人把夜路照亮”。史鐵生逐漸地從個人的悲痛中掙脫出來,從破老漢、奶奶這些老一代人身上,汲取著力量,思索著人生。
數十年的病痛生涯,使史鐵生對殘疾、患病有了一種獨到的認識。他說:“我完全沒想到,有一天,我對我的病竟有些感恩之情——我怕否則,浮躁、愚蠻如我者大概就會白活。”是人生的困境把他逼向了文學道路,同時與病魔為伍又使他去體驗、思索生命的奧秘。他說:“人的苦難,很多或者根本,是與生俱來的,並沒有現實的敵人。比如殘、病,甚至無冤可鳴,這類不幸無法導致恨,無法找到報復或聲討的對象。……無緣無故的受苦,才是人的根本處境。”在這裡,史鐵生推己及人,由個體到群體,認識到人永遠面對的是困境,衝破一種困境又會有新的困境,困境的永恆構成人一生的苦難。而超越自身局限,實現人生價值,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1986年之後,史鐵生在一些作品中雖然表現的仍是個人的現實生存,但內容豐厚了,意蘊深遠了,增添了一種開闊向上的情調。《我之舞》寫“我”在荒蕪的古園流連忘返、所見所感,寫得亦真亦幻、神秘蒼茫。兩位老人悄悄死亡,一對幽靈探討深奧的哲學問題,一座秘密工廠突然消失……構成了一幅魔幻現實主義式的圖畫。就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四個命運各異、性格不同的殘疾人,有的在等待,有的在思索,有的在夢想……作品似乎在闡釋這樣一個主題:天地悠悠,世事無常,不管是殘疾人,還是健全人,他們都是渺小、脆弱的,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努力和夢想。《車神》中的“我”,儘管女友即將遠遊,但“我將搖著車在岸邊等候”。雖然雙腿癱瘓,可有輪椅帶著“我”在遙遠的“海灣跑一圈”。車神是誰?“信心告訴你她是誰,她就是誰。”這裡的“我”已不再是那個叫“史鐵生”的個人,而是殘疾人的一個精神形象、象徵形象。1996年發表的《老屋小記》,作家把目光再次投向20年前所經歷的街道工廠生活,作品用極簡練的寫法,寫出了五六位底層人物形象,用歌聲寄託理想的D、嚮往通過長跑改變命運的K、當過兵打過仗依然耿直正派的B大爺、出身高貴又是名牌大學畢業的U師傅、智商很低性格火爆的傻子三子……這些人物無不處在人生的困境中,但他們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心存夢想、埋頭苦幹,在有限的環境中追求著人生的價值。
史鐵生筆下,人的身體殘疾被描述得觸目驚心,而身體的殘疾又激發了他們強烈的精神嚮往和生命追求。《夏天的玫瑰》中那位賣玩具風車的老頭兒,因患脈管炎而截掉雙腿,依靠假肢行走。倔強的老人為了不成為社會和他人的負擔,遠走他鄉,隱姓埋名,寄居在城郊小村子裡。他在困厄中渴望回到養育自己的故鄉,見到自己喜愛的女人,他花高價買一隻青銅公牛雕像,用以激勵自己的意志,顯示了一位老人頑強的生命和高貴的精神。《來到人間》里那對年輕夫妻,郎才女貌,家庭幸福,但卻生了一個發育不全又患肺病的女兒,而這女孩又天性聰慧、要強。於是年輕的夫妻面對著如何承擔孩子的現在和將來的責任,而年幼的孩子面臨著怎樣直面她的殘疾、開始她的人生的困境。一個殘疾的孩子竟給自己以及父母,帶來如此嚴峻的生存挑戰,而這又是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的現象。史鐵生以逼真、鮮活的描述,展現了人生的偶然性,“生活中隨時可能出現倒運的事”,揭示了生存的苦難性,哪怕是一點殘疾也會造成終生的悲劇。《在一個冬天的晚上》把殘疾人的悲苦人生推向了極致。年輕的丈夫一條腿、臉被嚴重燒傷,妻子則是一個侏儒。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對人生的追求,兩人商定要收養一個孩子,並認真探討了撫養、教育等一切問題。儘管他們的夢想瞬間破滅了,他們只有收養一隻貓的命運,但他們對美滿人生的期望和努力,令人感動。
史鐵生筆下,人的精神殘疾也被表現得真切有力、發人深省,精神的殘疾卻生長出一種美好的人情人性來。《樹林裡的上帝》中那個女人,在世人眼裡是“瘋子”、“神經病”,幹著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穿著雪白的連衣裙,到河邊的樹林裡,尋找、幫助受困的小蟲子,譬如幫助一隻受傷的甲蟲翻身、飛走,替螞蟻搬運麵包屑,轟走正被小伙子的獵槍瞄準的麻雀……“陶醉在幸福中”,喊著“我就是它們的上帝,它們的命運之神”。她滿腦子的保護昆蟲、鳥類,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顯示了人的自然觀、世界觀的覺醒。
平淡的生活、長期的病痛,使史鐵生避開了塵世的喧囂,陷入了對人類終結問題的哲學思辨之中,並把他的思辨融入了小說和散文寫作。幾十年來,他的思考觸及了諸多的哲學課題,譬如生命、肉體、靈魂、精神、欲望、現實、夢境、宿命、困境等等。在小說中表現最集中、最突出的則有人與命運、過程與目的、生與死等主題。
對人生與命運的思索:史鐵生創作伊始,反思的就是人的命運問題。《兄弟》里的表哥與志強,曾經是一塊玩大的朋友,但表哥後來成為法官,志強淪為犯人。這種人生的巨大反差,不是因了他們後來的品德和行為,而是因為他們出生成長在不同的階層和環境裡,是外部世界支配著他們的人生。《鐘聲》是表現人生與命運的一篇出色作品。敘事人“我”的父母決然離開大陸,遠走海外。他們為什麼要走?去了哪裡?始終是個謎。親人們諱莫如深,“我”想揭開這個謎總是不能。由於父母的失蹤,“我”從農村投奔城市,寄居姑姑門下,求學、工作而成為城裡人。偶然性改變著人生命運。姑夫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基督教牧師,但受到革命宣傳的鼓動,辭去聖職成為進步人士,設計了一座紅色居民大樓藍圖,信仰中的上帝的“樂園”與共產主義的“天堂”竟殊途同歸。人生的道路真是撲朔迷離。正如“我”所感慨的“……生命中有很多神秘的事”,“你絕對數不清都是哪些事在對一個人的命運起作用”。但這些芸芸眾生的背後,有一個宏大的社會背景,即1949年的改朝換代。正是這場革命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只不過置身潮流的人們還看不清、也無力把握自己的路向。
對過程與目的的破譯:人生中的過程與目的是一個永恆的課題。現實生活中的人更看重的是目的,而往往忽略了過程。史鐵生在多篇散文中談到對這一問題的思索,他說:“痛苦和幸福都沒有一個客觀標準,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不斷超越自身局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是一樣,在這過程中我們遭遇痛苦、超越局限,從而感受幸福。”他甚至認為:人生就是一場苦難,從根本上說就是荒誕的。唯有過程可以變得十分精彩、美好,值得體驗和享受。因此“過程就是目的”。《命若琴弦》講的是一個現實故事,又似一個傳說故事,更像一個寓言故事。老瞎子與小瞎子師徒二人,相扶相攙、到處彈琴說書,目的就是彈斷一千根琴弦,得到封藏在琴槽中的藥方,就可治好眼睛見到光明。這是一個誘人的、遙遠的目標,鼓舞著師徒二人翻山越嶺、備嘗艱辛,終於彈斷了師父的師父囑咐的琴弦根數。但讓老瞎子想不到的是,那張藥方竟是一頁白紙。他在又驚又悲的時刻,“懷戀起過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興致勃勃的翻山、趕路、彈琴,乃至心焦、憂慮都是多么歡樂!那時有個東西把心弦扯緊,雖然那東西原是虛設。”人生的目的往往是虛幻的、自造的。有了它才能使生命的琴弦拉緊繃直,彈出最優美的旋律。這個過程正是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於是老瞎子又把藥方藏入琴槽,傳給小瞎子,說自己記錯了老師父的囑咐,把一千二百根記成了一千根,他要和徒弟從頭開始彈起。在史鐵生關於人生的過程與目的的思辨中,既有道家看破世事的睿智與超脫,又有儒家面對現實的執著與進取。
對生與死的揭示:史鐵生小說中最突出的主題是關於生與死的探索。在中國,人們更注重的是現世,即活得如何,而忽視了“天國”,即死後怎樣。史鐵生以他直面人生的勇氣和特立獨行的思考,對生與死作了深廣的探尋。《黑黑》中的“我”為革命奮鬥一生,“文革”中被打成黑幫,妻離子散,作好了自殺的準備。但死前的故鄉之行,卻使他堅定了生的信念。鄉親們面對天災人禍堅韌豁達的生存精神,那個叫黑黑的狗,對主人的忠心不二和對“愛情”的執著尋找,使他深深認識到:“萬物都是本能地不願意死的,何況人!”小說表達了這樣一個主題:在死亡的邊緣走過一回,你才能理解生的意義。《毒藥》也是一篇熔傳奇與寓言為一爐的佳作。那個一心要養“怪魚”以獲取名利而終於失敗的年輕人,自覺無顏活著,帶了兩顆劇毒藥丸決心客死他鄉。抱著“只當我已經死了”,“幹嗎不再試試乾點什麼”的念頭,竟又活了60年。辛勤勞作,娶妻生子,成為一個自滿自足的老頭兒。唾手可得的死,使他重新嘗試生、體驗生,獲得了人生的樂趣和幸福。這兩篇小說都表達了作家對生的留戀和肯定,而這種對生的認識是在“死過一回”後得到的。正所謂“未知死,焉知生”。對生與死的探索最深切透徹的作品是《我與地壇》。在那座“荒蕪但並不衰敗”的地壇里,史鐵生流連、沉思了十五年。地壇成為他的精神家園、思想搖籃。地壇四百年的歷史滄桑、年復一年的四季輪迴、樹木花草的枯枯榮榮,使他感受到了個體生命的渺小和偶然,使他認識到人的生死只是上帝或自然法則的一種安排,不必擔驚害怕,也不必“急於求成”。幾度自殺的念頭終於打消,他超越了生。地壇里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特別是母親深厚而細微的關愛,使他下定了“試著活一活看”的決心。為了使活著有成就、有自尊,他找到了文學寫作道路。“活著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是為了活著。”他終於“為生存”找到了“可靠的理由”。他超越了死。史鐵生在生與死的思考、探索中,領悟了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奧秘。
在絕大多數作家沉浸在現實的社會人生題材的時候,史鐵生孤軍深入了人的精神、靈魂世界乃至主宰宇宙的上帝那裡。在人們熱衷於當下的生存和發展問題之際,史鐵生關注和思考的是生命、困境、宗教這些人類的終極課題。他是一個真正的獨闢蹊徑的作家,有人稱他為“小說家中的小說家”,這主要不是就他的文學實績而言,而是指他在藝術上的這種純粹性和獨創性。

名人推薦

我對史鐵生滿懷敬仰之情,因為他不但是一個傑出的作家,更是一個偉大的人。
——莫 言

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蹟,在漫長的輪椅生涯里自強自尊;一座文學的高峰,其想像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當代精神的高度;一種千萬人心痛的溫暖,讓我們在瞬息中觸摸永恆,在微粒中進入廣遠,在艱難和痛苦中卻打心眼裡寬厚地微笑。
——韓少功

在當下喧囂浮躁的社會,鐵生作品中的那份沉靜更顯珍貴,他從容地閱讀了生命這本大書,堅守著自己的文學立場。他的生命痛苦,靈魂卻是那么純淨。
——張海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