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岩造像

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岩造像

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岩造像,位於浙江省新昌縣南明街道人民西路117號新昌大佛寺文化旅遊區內,始建於南朝時期。

石彌勒像鐫造於南朝齊永明年間(486年-516年),經僧護、僧淑、僧祐三代僧人歷時30年雕鑿而成,世稱“三生聖跡”,為現存世界上最為古老的石窟大佛。千佛岩造像為東晉僧人於法蘭於法開師徒所創建,初名元化寺。南齊永明三年(485年)開窟造小佛千餘尊,改稱“千佛院”。千佛石窟,兩窟毗連,大窟寬17.95米,深10.30米,高7米,共有佛像1040尊;小窟寬6.55米,深4.25米,高6米,共有佛像35尊。

2013年,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岩造像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岩造像
  • 地理位置:浙江省新昌縣城南明街道人民西路117號新昌大佛寺文化旅遊區
  • 所處時代南朝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開放時間:夏令時(4月16日—10月7日):06:00—17:30,冬令時(10月8日—4月15日):06:00—17:00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 號:7-1524-4-027
歷史沿革,建築特點,文物遺存,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位置,交通,

歷史沿革

  • 石彌勒像
南朝南齊永明四年(486年),大佛寺石彌勒像始鑿。
南朝南梁天監十二年(513年)至十五年(516年)鑿成,前後用時30餘年。
歷經唐、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各代多有修葺。
  • 千佛岩造像
南朝南齊永明三年(485年),千佛岩造像開始雕鑿,由盂蘭法師始建。
會昌時期,千佛岩造像被廢。
開運三年(946年),趙仁爽見岩龕有石佛千身,重建院宇,改千佛院。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賜今額。
洪武十五年(1382年),復名千佛院。

建築特點

  • 石彌勒像
石彌勒像方臉長耳,螺發肉髻,寬額細目,方頤薄唇,著袈裟而袒胸,作全跏趺坐,雙手姆指相抵交迭腹前作禪定印。內胎為依山鑿就的石佛,頸部以下敷泥貼金。根據記載,在歷次修葺過程中,造像的坐姿、兩膝、手足等造型幾經變化,唯頭部面容基本保持原貌。由於造像十分高大,因此當初在雕鑿時有意放大頭部,超過了全身的三分之一,使信眾在參拜時感覺佛像的頭部和身體比例很相稱,較好地解決了視覺差的問題。
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岩造像
石彌勒像
石彌勒像法相莊嚴,秀骨清相,氣度嫻雅,體態勻稱,顯露出沉靜、智慧、堅定、超脫的內心世界。造像衣褶流暢飄逸,準確地表現了絲綢的柔軟質感和人體曲線;其袒露部分,精微而妥貼地表現出肌膚的潤澤,表現出古人高超的佛教造像技藝。
  • 千佛岩造像
千佛岩造像多數著通肩服飾,多作禪定印相,個別造像為中原文化的褒衣博帶式。造像瘦而典雅,其形象、服飾、雕刻藝術等都具有南北朝時期佛像的風格。其中,第一窟的兩個護法像的頸飾、帔帛和下裙的襞紋與北魏遷都洛陽(494年)前後的佛教造像相似。
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岩造像
千佛岩造像

文物遺存

石彌勒像初成之時的規模,根據劉勰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記載:“像身坐高五丈,若立形,足至頂十丈,圓光四丈,座輪一丈五尺,從地隨龕,光焰通高十丈。”現存造像的佛座高1.91米,佛身高13.74米,佛頭高4.87米,髮際至頤3.05米,口闊1.28米,雙膝跏趺10.61米。
千佛岩造像的洞窟坐北朝南,分為兩窟。第一窟較大,寬18米,深10.30米,高7米,在後壁正中雕有釋迦摩尼佛坐像,在像右側列千佛六區,左側列千佛四區。兩側千佛每區縱列10個小龕,橫排11個小龕。每區正中雕刻一龕坐佛,約占9個小龕的位置,坐佛兩旁各有一名侍者。總數有1020龕,小佛像1040尊,多作禪定印相。在左右千佛的外側,各雕一尊護法像。第二窟較小,寬6.50米,深4.20米,高6米,在後壁中間雕有一較大的釋迦摩尼佛坐像。左側雕刻佛像分成上、下兩列,每列9尊;右側雕刻佛像分成兩列,每列8尊。第二窟計有佛像35尊,皆有不同程度的殘損。

文物價值

石彌勒像是南朝石窟造像碩果僅存的遺蹟,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作為下生彌勒信仰的重要遺蹟,石彌勒像是僧眾南渡的見證者,是佛教中國化演進的直接參與者,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文化價值。
石彌勒像體現了南朝士大夫信仰與思辨相結合的精神世界。它在中國文化史上有其一席之地,范文瀾的《中國史簡編》、翦伯贊主編的《中國史綱要》及金維諾所作的《中國美術史論述》中都作了記敘。
千佛岩造像是南方地區迄今為止發現的雕鑿年代最早的石窟造像,是研究中國南朝佛教造像藝術的重要實物例證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民不聊生。人們相信彌勒菩薩佛法無邊,能夠普度眾生,拯救黎民百姓,脫離苦海。石彌勒像和千佛造像,揭示了人民飽受戰爭痛苦的精神世界和渴望社會和諧的強烈願望,通過具有時代特徵造像題材和形式折射了當時的現實生活。以大佛、千佛為代表的新昌宗教文化,是新昌地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

保護措施

1961年4月,石彌勒象被浙江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1年4月,新昌大佛寺石彌勒象被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為浙江省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2013年,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岩造像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9月18日,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岩造像——殿閣、千佛院、無量橋修繕工程啟動。

旅遊信息

位置

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岩造像位於浙江省新昌縣南明街道人民西路117號新昌大佛寺文化旅遊區內。
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岩造像
新昌大佛寺文化旅遊區

交通

自駕游線路:
1.上海、杭州、紹興方向至新昌路線
上海市區—莘莊—滬杭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新昌
2.金華、寧波方向至新昌路線
甬金高速公路—新昌
3.溫州、台州方向至新昌路線
上三高速公路—新昌
長途汽車:
杭州:杭州汽車客運中心站從早晨07:05開始到下午19:15,平均每20分鐘左右有一班車發往新昌
上海:上海長途汽車客運總站共有4班車發往新昌,分別是10:00、12:30、15:00、18:30
還有紹興、金華、嘉興、南京、蘇州、麗水、衢州、溫嶺、慈谿、奉化、合肥等幾十個城市都有長途班車發往新昌
新昌縣公共運輸:
新昌城區內乘新昌公交1路新昌公交2路新昌公交4路新昌公交7路新昌公交8路新昌公交20路至大佛城站,乘坐新昌公交石城觀光巴士至大佛寺站。
大佛寺風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