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仆寨村

大仆寨村為行政村,隸屬於雲南省施甸縣何元鄉,地處鄉西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1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30公里。東鄰何元村,南鄰李為地,西鄰施甸河,北鄰石門坎河。轄大仆寨一、二組、陳家寨一、二組、王家寨組、小僕寨組、橄欖坡組7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60戶,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04人。全村國土面積14.43平方公里,海拔1350米,年平均氣溫19.8℃,年降水量910毫米,適合種植烤菸、甘蔗等農作物。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仆寨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
  • 面積:14.43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人口衛生,村務公開,特色產業,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大仆寨村有耕地總面積2540 畝(其中:田431 畝,地 2109 畝),人均耕地1.65 畝,主要種植 甘蔗、烤菸 等作物;擁有林地 9018 畝;水面面積 500 畝;荒山荒地 4132 畝,其他面積5455 畝。
雲南省施甸縣何元鄉大仆寨村地理位置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 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 215 戶通自來水,有 131 戶飲用井水,有 131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7.86 %)。有346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 231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66.76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167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144 戶(分別占總數的47.4 %和41.62 %)。
該村到鄉道路為沙墊石路面;進村道路為沙墊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 11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1 公里。拖拉機9 輛,機車 51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431 畝,有效灌溉率為 16.9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431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 .29 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192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7 戶;建有小水窖 194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65 戶。全村有 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 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343 戶居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5.8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5.25萬元,占總收入的35.53%;畜牧業收入 334.00萬元,占總收入的55.1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3450 頭117,肉牛117頭,肉羊15頭);林業收入20.00萬元,占總收入的 3.30%;第二、三產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 0.66 %;工資性收入20萬元,占總收入的 3.30%。農民人均純收入2422.00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1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57人(占勞動力的25.82%),在省內務工 57人,到省外務工 0人。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3 所,校舍建築面積 470 平方米,擁有教師 5 人,距離 鄉中學11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98 人,其中小學生143 人,中學生55 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1個,下設 5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6 人,少數民族黨員 1 人,其中男黨員 4人。團支部 1個,共有團員 41人。
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委員組成,下設 7個村民小組。
1991年7月1日中共何元鄉黨委評授予“先進黨支部”;
1993年8月何元鄉政府、由旺糖廠評授予“發展甘蔗生產突出成績獎”;
1995年3月8日施甸縣雙學雙比領導小組評授予“雙學雙比競賽活動先進集體獎”;
1997年7月1日中共何元鄉黨委評授予“先進黨支部”;
1997年11月中共施甸縣委評授予“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獎”;
2000年12月中共施甸縣委、縣政府評授予“發展甘蔗突破1萬噸獎”;
2000年7月1日中共何元鄉黨委評授予“先進黨支部”;
2001年11月29日中共施甸縣委、縣政府評授予“發展甘蔗先進單位獎”;
2001年7月1日中共施甸縣委評授予“先進黨支部”;
2002年12月中共施甸縣委、縣政府評授予“甘蔗產量突破1萬噸獎”;
2003年9月8日何元鄉農村稅費改革領導小組評授予“農村稅費優秀獎”;
2003年7月1日中共施甸縣委評授予“先進黨支部”;
2004年7月1日何元鄉黨委評授予“先進黨支部”;
2005年7月1日何元鄉黨委評授予“先進黨支部”;
2007年7月1日何元鄉黨委評授予“先進黨支部”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60戶,共有鄉村人口1583人,其中男性838人,女性745人。其中農業人口1572人,勞動力95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546人,彝族36人,傣族1人。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48人,參合率98.47%;享受低保13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1公里。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3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33.2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一事一議籌勞4700元(勞均5元)。有固定資產2.8萬元,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政務、民政、計生、惠農政策、宅基地審批等。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玉米、烤菸、甘蔗,主要銷售往雲南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0.6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甘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甘蔗產業。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道路基礎設施建設薄弱;2、民眾投勞籌資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搞好基礎設施建設;2、大力發展烤菸、甘蔗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