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井頭村(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主山社區轄自然村)

大井頭村(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主山社區轄自然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井頭村,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主山社區,位於東城街道東部,南接主山村,西接高田坊村,北接大塘頭村,東北接塘邊頭村,距東城街道辦事處2.9千米。2015年末,大井頭村戶籍人口610人。

清末,大井頭村屬東莞縣捕廳。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第七區六鳳鄉。1999年,屬主山行政村。2002年,屬東城街道主山社區。

2015年,大井頭村經營鞋業、印刷業等,有企業14家,廠房13萬平方米,總收入1300多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銀行存款利息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井頭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主山社區
  • 地理位置東城街道東部
  • 電話區號:0769
  • 人口數量:610 人(截至2015年末戶籍人口)
  • 車牌代碼:粵S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人口,經濟,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清末,大井頭村屬東莞縣捕廳。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第七區六鳳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五區六鳳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第一區羅治鄉。
1953年,屬第一區主山鄉。
1958年,屬附城人民公社主山大隊。
1983年,屬附城區主山鄉。
1987年,屬東莞市附城街道主山管理區。
1999年,屬主山行政村。
2002年,屬東城街道主山社區。

行政區劃

大井頭村為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主山社區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主山社區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003016。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井頭村,位於東城街道東部,南接主山村,西接高田坊村,北接大塘頭村,東北接塘邊頭村,距東城街道辦事處2.9千米。
東莞市大井頭村

地形地貌

大井頭村地處平原地帶,平均海拔較低。

人口

大井頭村世居村民主要姓氏為黃姓、袁姓、簡姓。還有李、陳、劉、鄭、謝、溫、麥等姓。2015年末,大井頭村戶籍人口610人,其中男309人,女301人;80歲以上13人,最年長者90歲(女);海外留學人員3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6人。

經濟

大井頭村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植黃麻、木薯、甘蔗、橙橘等作物和養殖漁業。1991年後隨著工業化的深入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大井頭村經營鞋業、印刷業等,有企業14家,廠房13萬平方米,總收入1300多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銀行存款利息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5年末,大井頭村有幼稚園3所(小清華幼稚園,在園幼兒467人,教職工83人;東方格林幼稚園,在園幼兒413人,教職工56人;金色夢想幼稚園,在園幼兒439人,教職工56人)。

文體事業

2015年末,大井頭村有籃球場1個,公園1座。

基礎設施

1965年,大井頭村通電,1991年通電話,1992年通自來水,1994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2000年通網際網路。

交通運輸

大井頭村有縣道東寶路、溫南路及鄉道大井頭路經過該村。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大井頭村始建於明朝,黃姓、簡姓攜帶家屬遷居大井頭,其他姓氏分別從其他地方遷來農耕及幫工。建村時,因村裡有口大井,故得名“大井頭村”。
  • 本地方言
大井頭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東城話。
  • 傳統民居
大井頭村傳統民居主要為廣府民居,已無保存。
大井頭村裡有口大井,井口為六角形,始建於明代。重修於1978年和2000年。2004年在井口上建了一圈麻石圍欄。
  • 歷史事件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月,日軍進犯主山大井頭村,打傷在該村活動的大塘頭村民謝漢勤。
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期,附城政府發動民眾大力興修水利,大井頭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開挖大小山塘46個,蓄水抗旱。
1976年12月底,主山大隊大井頭村1.32畝甘蔗試驗田獲得高產,品種粵糖57-423,畝產20.9噸,創全縣旱地甘蔗田畝產最高紀錄。
1980年,大井頭村分田到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007年5月9日,主山朱園路大井頭市場路口一間燒烤檔發生故意傷害案,5名正在吃夜宵的男子被人持刀追砍,導致4死1傷。事發後,警方迅速行動,8小時破案,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