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學》是一部由舍爾巴茨基所著書籍,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乘佛學
- 別名: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
- 作者:舍爾巴茨基
- 類別:佛學
- 譯者:立人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5年04月
- 頁數:251 頁
- 定價:28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0414834
《大乘佛學》是一部由舍爾巴茨基所著書籍,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大乘佛學》是一部由舍爾巴茨基所著書籍,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大乘佛學》為世所公認的世界佛學名著,原書名為《佛教的涅槃概念》,與原著者的另一重要作品《小乘佛學》同為姊妹篇。作者依據《中論》,剖析佛教涅檠...
大乘佛學經典的總稱。又稱大乘修多羅、菩薩契經、方等經、方廣經或大方等經等。相對於小乘經而言。大乘經是隨著佛學思想的不斷發展陸續出現的。。大乘經部帙浩繁,漢譯者達數千卷之多。有提出“佛身是常”、“法身具有常、樂、我、...
《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是200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舍爾巴茨基。內容簡介 《大乘佛學》是俄國著名佛教學者舍爾巴茨基的代表作品。在該書中,舍爾巴茨基有許多深刻的思想,如他以熱寂說的假設來說明涅槃狀...
大乘論又叫大乘佛學,與小乘論相對應,一般把闡發大乘佛教修習的六度和諸法性空等義理以及註解大乘經的著作,都稱為大乘論。歷史背景 大乘論是大乘佛學發展到龍樹時代(約2~3世紀)才出現的。《瑜伽師地論釋》稱:“佛涅盤後,魔事...
大乘七種大義是一種佛學術語, [出大乘莊嚴經論] 一緣大謂菩薩修行大乘之法。由無量修多羅廣大法義而以為緣。故名緣大。(菩薩。梵語具雲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二行大謂菩薩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復能利...
故知本經對修學大乘佛法來講,不論性宗或相宗,都極其重要。譯本 本經共有三種譯本:(一)宋譯:劉宋時,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義譯為功德賢)所譯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亦稱《四卷楞伽》,也就是本經,這是最早的...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八卷。唐·般若譯。略稱《本生心地觀經》、《心地觀經》。收在《大正藏》第三冊。內容敘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為文殊等諸大菩薩開示出家住阿蘭若者,如何觀心地、滅妄想,而成佛道之事。簡介 全書...
由大乘“非佛說”的來源探討論證“是佛說”印順法師在其著作「無諍之辯」第三章《佛學與學佛》曾提及日本方面伊藤義賢博士曾對大乘非佛說問題的作出考證並著作『大乘非佛說論之批駁』一書:「『海潮音』載有日本伊藤義賢氏的『大乘...
《大乘妙法蓮華經》略稱《法華經》、《妙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該經採用詩、譬喻、象徵等文學手法讚嘆了“久遠實成之佛”(即永恆的佛陀)。《大乘妙法蓮華經》與《無量義經》、《觀普賢經》合稱“法華三部經”,是天台宗和...
大乘三藏 大乘的經律論三藏,華嚴經等為經藏,梵網經等為律藏,阿毗達磨經等為論藏。大乘的經律論三藏,華嚴經等為經藏,梵網經等為律藏,阿毗達磨經等為論藏。
大乘佛學的發展與圓滿-牟宗三先生對佛家思想的詮釋 《大乘佛學的發展與圓滿-牟宗三先生對佛家思想的詮釋》是台灣學生書局出版的圖書
論述菩薩發心、修行以及相應修行的法門、大乘佛教要則等。是唯識宗所依論書之一。藏文亦有譯本。喇榮五明佛學院淨戒法師這樣介紹《大乘莊嚴經論》:《大乘莊嚴經論》,又名《經觀莊嚴論》,具有七種大義,稱為大乘。內容簡介 以五種義...
《白話佛學文化小經典:大乘無量壽經》是2012年團結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淨空法師 。本書主要是當代高僧淨空老法師對《大乘無量壽經》親自作的簡易註解。內容簡介 佛教淨土宗有“五經”“一論”,分別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śraddhotpada ś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裂網疏云:二譯對閱。唐本更為文顯義順。簡介 全書分因...
《大乘無量壽經》簡稱《無量壽經》,亦稱《大阿彌陀經》(參閱漢譯版本),為「淨土五經一論」中的一經。經中介紹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諸大願(依版本不同而數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願),建立彌陀淨土接引十方世界眾生,以及彌陀...
無相大乘 佛學術語,三論宗的別名,因三論宗是以空理無相為宗。
《般若經》是大乘佛教空宗的主要經典,也是大乘佛教中形成最早的一類經典,由般若部類的眾多經典彙編而成 讀音 般(bō)若(rě)經 作品背景 “般若”是“般若波羅蜜多”的略稱,是指一種大乘佛教的佛、菩薩所具有的不同於凡俗之...
初學佛的人,看見佛法內,有所謂大乘、小乘;有所謂法相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真言宗、律宗,乃至所謂俱舍成實等宗;已覺得歧路多歧,不知何從措足。再加想求得一位善知識,能原原本本不黨不偏的,將各宗各...
陳那力圖從認識論邏輯的立場去闡述大乘佛學。他的《觀所緣緣論》和《集量論》都說明了大乘宗教解脫理論同瑜伽行派的世界觀和認識論的密切聯繫。陳那的學說具有濃厚的經量部色彩,因而他這一系被近代學者歸入“瑜伽行經量部”。法稱是...
【 大小二乘 】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一曰大乘,二曰小乘。大乘乃大人之乘,此中攝一乘與三乘中之菩薩乘,與不愚法及二乘(此三者即大乘之三乘);小乘者,小人之乘,即愚法之二乘也。在大乘佛法興起的時代,有了以...
《佛家宗派》是2008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談錫永。主要內容 關於“佛家宗派”,可以說,大乘佛學在印度沒有發展得那么複雜,大別而言只有兩派,即是空宗和有宗,亦稱為“中觀宗”與“唯識宗r°另外有一系“如來藏”思想,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