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病狀與診斷,流行與危害,預防與治療,
病原
寄生在草、青、鯰和淡水鮭等鰓上的稱為大中華鰠。
病狀與診斷
病魚煩躁不安,大量寄生時,鰓絲末端腫大、發白,肉眼可見鰓瓣邊緣掛滿白色像明似的蟲體,故又稱“鰓蛆病”。由於此蟲的寄生,損傷了鰓片,致使鰓絲髮炎,引起細菌感染,因此常出現細菌性爛鰓病的併發症。剪開病魚鰓蓋,明顯可見鰓絲末端內側有乳白色蟲體。
流行與危害
此病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在長江流域,每年4月-11月為流行季節,尤以5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甚。主要危害當年草魚以及1齡以上的草魚。寄生多時常引起大量死亡,其中尤以當年草魚危害最為嚴重。
預防與治療
預防:(1)生石灰徹底清塘,可殺滅水中蟲卵、幼蟲和帶蟲者。(2)次氯酸鈣清塘,每公頃34厘米水深的水面,用500千克。 治療:(1)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5:2),以0.7毫克/升的水體終濃度向全池潑灑。(2)晶體敵百蟲,以0.5毫升的水體終濃度向全池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