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背景
《大中國小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國家安全教育的目標,科學設定教育教學的整體架構和主要內容,提出各學段具體的教育內容要求,貫徹落實憲法和
國家安全法的精神和原則。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指導綱要》制定相應的實施辦法,各學校做好教學安排。
現有的教材將進行調整,在
大學現有相關課程中豐富和充實國家安全教育的內容,組織編寫高校國家安全專門教材。組織修訂中國小相關教材,語文、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信息技術等課程要強化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土安全、社會安全、生態安全、網路安全教育。
檔案全文
大中國小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
教材〔2020〕5號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教育體系,系統推進國家安全教育進課程、進教材、進校園,全面增強大中小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提升維護國家安全能力,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慨滲厚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統一規劃。強化頂層照組匪乎設計,明確大中國小各學段國家安全教育目標,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統籌各領域國家安全教育內容,形成縱向銜接、橫向配合、有機融入的教育格局。
堅持遵循規律。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密切聯繫學生實際,緊貼世情國情社情,適應不同學科專業領域和不同類型教育特點,提升科學性和適宜性。
堅持方式多樣。充分利用多種資源,專門課程與學科融入相結合,知識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生動鮮活、易於接受,增強育人實效。
(三)主要目標
通過國家安全教育,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增強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意識,具備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
國小階段,重點圍繞建立國家概念,啟蒙國家安全意識。學生初步了解國家安全基本常識,感受個人生活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國中階段,重點圍繞認識個人與國家關係,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學生初步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掌握國家安全基礎知識,理解國家安全對個人成長的重要作用,初步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
高中階段,重點圍繞理解人民福祉與國家關係,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生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初步掌握國家安全各領域內涵及其關係,認識國家安全對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樹立憂患意識,增強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使命感。
大學階段,重點圍繞理解中華民族命運與國家關係,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生系統掌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涵和精神實質,理解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體系,樹立國家安全底線思維,將國家安全意識轉化為自覺行動,強化責任擔當。
二、主要內容
(一)總論
主要包括: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我國新時代國家安全的形勢與特點,總體國家安全盼艱全觀的基本內涵、重點領域和重大意義,以及相關法律法規。
主要學習:習近平關於總體國家安全觀重要論述,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有機統一,堅持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堅持科學統籌。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幾邀元會安全為保障,健戒禁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國家安全能力。完善集中統棄諒想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健全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
(二)重點領域
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不斷拓展的新型領域安全。
主要學習:國家安全各重點領域的基本內涵、重要性、面臨的威脅與挑戰、維護的途徑與方法。
具體內容:
政治安全包括政權安全、制度安全、
意識形態安全等方面,是國家安全的根本,對於保障人民安全、維護國家利益,不斷提高全體國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意義。面臨滲透、分裂、顛覆等敵對活動的威脅。維護政治安全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堅定理想妹端敬盼信念。
國土安全包括領土以及自然資源、基礎設施安全等方面,核心是指領土完整、國家統一,邊疆邊境、領空、海洋權益等不受侵犯或免於威脅的狀態,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面臨境內外分裂勢力的挑釁。維護國土安全必須加強國防和外交能力建設。
軍事安全包括軍事力量、軍事戰略和領導體制等方面,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和保底手段。面臨世界軍事變革深入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潛在戰爭風險。維護軍事安全必須貫徹落實習近平強軍思想,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經濟安全包括經濟制度安全、經濟秩序安全、經濟主權安全、經濟發展安全等方面,是國家安全與發展的基礎。面臨國際經濟金融動盪和國內經濟可持續發展挑戰。維護經濟安全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
文化安全包括文化主權、
文化價值觀、文化資源安全等方面,是確保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獨立和尊嚴的重要精神支撐。面臨外部意識形態滲透、消極文化侵蝕、文化自信和向心力缺失等威脅。維護文化安全必須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
社會安全包括社會治安、社會輿情、公共衛生等方面,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面臨重大疫情、群體性事件、暴力恐怖活動、新型違法犯罪等威脅。維護社會安全必須健全法制,完善體制機制,提升應對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等社會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科技安全包括科技自身安全和科技支撐保障相關領域安全,涵蓋科技人才、設施設備、科技活動、科技成果、成果套用等多個方面,是支撐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和技術基礎。面臨重點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維護科技安全必須重視人才培養、突破關鍵技術。
網路安全包括
網路基礎設施、網路運行、網路服務、信息安全等方面,是保障和促進信息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礎。面臨網路基礎設施安全隱患和網路犯罪等威脅。維護網路安全必須踐行“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的理念,強化依法治網、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樹立網路空間主權意識。
生態安全包括水、土地、大氣、生物物種安全等方面,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面臨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疫情等威脅。維護生態安全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綜合治理,築牢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
資源安全包括可再生資源安全、不可再生資源安全等方面,是國家戰略命脈和國家發展依託。面臨供需矛盾大、對外依存度高、開發利用水平低等問題。維護資源安全必須堅持推進綠色發展、利用好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
核安全包括核材料、核設施、核技術、核擴散安全等方面,事關人類前途命運。面臨核事故風險、涉核恐怖活動、核擴散威脅和核對抗挑戰等。維護核安全必須強化政治投入、國家責任、國際合作、核安全文化建設,全面提升核技術能力。
海外利益安全包括海外中國公民、機構、企業安全和正當權益,海外戰略性利益安全等方面。面臨衝突與政局動盪、國際恐怖主義、重大自然災害、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等威脅。維護海外利益安全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必須提升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加強國際合作。
新型領域安全包括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發展探索、保護利用等,是未來國際競爭的新焦點。面臨技術挑戰、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等問題。維護新型領域安全必須推進頂層設計、加快人才培養、深化國際合作等。
三、實施途徑
(一)開設專門課程
高等學校依託校內相關教學科研機構,開設國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礎課。鼓勵支持地方和中國小(含中職)挖掘和利用校內外國家安全教育資源,開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
(二)開展專題教育
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安全各領域,確定綜合性或特定領域的主題。通過組織講座、參觀、調研、體驗式實踐活動等方式,進行案例分析、實地考察、訪談探究、行動反思,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體驗感悟。
(三)融入各學科專業教育教學
中國小各學科課程標準、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公共基礎課及相關專業課,要結合本學科本專業特點,明確國家安全教育相關內容和要求,納入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各學科專業教師要強化國家安全意識,通過延伸、拓展學科知識,引導學生主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國家安全問題,著力強化學生國家安全意識,豐富國家安全知識;要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掌握國家安全基礎知識,結合學科專業領域特點,在課程中有機融入國家安全教育內容,避免簡單添加、生硬聯繫,注重教學實效。
(四)發揮校園文化作用
充分利用學校各類社團、報刊媒體、廣播站、宣傳欄等平台,實現國家安全知識傳播常態化。鼓勵和支持學校網站開設國家安全宣傳專欄或線上學習平台,開發適合網際網路、移動終端等新興媒體傳播手段的國家安全教育精品資源。結合入學教育、升旗儀式、軍訓、節日慶典、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國家安全教育活動。
(五)充分利用社會資源
充分發揮國家安全各領域專業人才、專業機構和行業企業的作用,開設專題講座、指導學生實踐活動、培訓師資、提供專業諮詢和體驗服務等。有效利用各類場館、基地、設施等,開發實踐課程,組織現場教學,強化體驗感受。
四、考試評價
(一)評價原則
堅持發展性,強化教育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杜絕隨意打分、簡單排名。
堅持過程性,激發學生積極實踐,提升學生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引導知行合一,避免單一考察知識概念。
堅持多元性,注重自評與他評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保證評價全面客觀。
(二)評價實施
依據國家安全教育主要目標和主要內容,明確評價要求和評價要點,突出素養導向。將相關國家安全教育內容納入不同階段學生學業評價範疇。國小階段側重考察參與相關活動情況;中學階段相關學科要把國家安全教育有關內容納入考核評價範圍,兼顧活動參與情況的考察;大學階段採用多種方式進行課程考試,兼顧過程性考核。客觀記錄學生參與國家安全專題教育、課程學習和社會實踐等活動中的態度、行為表現和學習成果,確保記錄真實可靠,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五、管理與保障
(一)組織領導
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省級教育部門會同省級黨委有關辦事機構,做好本地中國小(含中職)國家安全教育頂層設計,明確工作任務、人員配備、責任機構、條件保障、經費投入、推進計畫等。實行分級負責制,省級黨委有關辦事機構協調推動,省級教育部門牽頭協調其他部門,統籌指導本地國家安全教育工作,地市、縣相關部門負責組織落實,督促中國小(含中職)履行國家安全教育教學實施主體責任。
高等學校黨委負責本校國家安全教育的組織實施,在教師配備、經費投入等給予必要保障。
(二)課時保障
大中國小國家安全專題教育每學年不少於1次,每次不少於2課時。高等學校國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礎課不少於1學分。國小、國中、高中(含中職)各學段國家安全教育內容安排原則上不少於32課時,要統籌落實到課程標準和教材中。
(三)督導檢查
把國家安全教育納入教育督導體系,明確督導辦法。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組織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督導,著重檢查教育實效,檢驗學生思想認識、態度情感、行為表現等方面的狀況。將督導檢查結果納入年度考核範圍。
(四)專業指導
全國國家安全教育指導委員會負責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教學的研究、諮詢、指導、評估、服務等工作,會同國家教材委員會相關專家委員會組織開展國家安全教育高等學校教材和中國小(含中職)讀本審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通過開展典型培養、評優評先、學術研討、經驗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相關專業學術機構、學術團體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學術平台建設,組織開展學術交流、教學套用研究等。
各級教研部門組織國家安全教育實施途徑與方法的專項研究,探索學科有機融入、專題教育設計,有效指導教師教學。
(五)資源開發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指導開發適合中國小(含中職)學生認知特點的國家安全教育讀本,組織編寫高等學校國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礎課教材。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相關專業機構要綜合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有針對性地開發配套的
多媒體素材、案例庫、課件、微課、專題網站、套用軟體、微信公眾號、線上開放課程等集成的數位化課程資源,確保資源形式與種類多樣化。
地方和學校應注重因地制宜,統籌利用現有資源,推動相關教育實踐基地改造升級,拓展其國家安全教育功能,打造一批綜合性教育實踐基地和專題性教育實踐基地。
(六)師資隊伍建設
分級開展大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培計畫”、高等學校新入職教師培訓、思政課教師培訓等各級各類培訓,強化每位教師的國家安全意識,提高實施國家安全教育的自覺性。
分層次舉辦校級領導總體國家安全觀專題研討班,對國家安全教育關聯度較高的學科教師進行專項培訓,建設培訓者隊伍和專家庫,提升實施國家安全教育的能力。
選拔、培育一批專門從事國家安全教育的專業骨幹教師;鼓勵相關領域專家、思政課教師、相關學科教師,發揮專業特長,參與國家安全教育,形成專兼結合的國家安全教育師資隊伍。
鼓勵支持高等學校設定國家安全教育專業或開設國家安全教育專業雙學位,強化師範專業國家安全教育要求,培養從事國家安全教育專業人才。
附錄:國家安全教育知識要點。
內容解讀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總體國家安全觀,結合教育系統實際,2020年9月,教育部印發了《大中國小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指導綱要)。指導綱要落實中央關於加強大中國小國家安全教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提出“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要求,針對有些地方和學校對國家安全教育重視不夠,落實不到位,以及不夠全面、系統,未實現全覆蓋等問題,整體規劃設計國家安全教育,進一步明確地方和學校的教育責任。
指導綱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統領,系統設計大中小各學段育人目標和學習內容,突出啟蒙、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層次遞進要求;強調全領域、全學段覆蓋,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有機融入,將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巨觀要求分領域全面闡述,將核心要義具體化細化為可理解、可實施的學習內容與要求;提出實施國家安全教育的保障要求,確保“有人管”“有人教”“有載體”。
指導綱要明確了國家安全教育主要內容,包括政治、國土、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路、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等12個領域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4個不斷拓展的新型領域安全,圍繞各領域安全的重要性、基本內涵、面臨的威脅與挑戰、維護的途徑與方法等方面提出學習要求。附錄國家安全教育知識要點在正文基礎上,拓展出一級二級知識點,提出起點學段和學科覆蓋建議,對每個領域安全主要學習內容進行具體化細化,幫助各學段各學科準確把握、系統融入。
指導綱要對實施途徑和考試評價提出明確要求,強調多種方式開展國家安全教育,通過高校開設公共基礎課,中國小學科課程有機融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加強校園文化宣傳使學生應知盡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支持等開展教育活動;強調考試評價提出發展性、過程性和多元性的原則,要求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等,確保國家安全教育落地。
高中階段,重點圍繞理解人民福祉與國家關係,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生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初步掌握國家安全各領域內涵及其關係,認識國家安全對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樹立憂患意識,增強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使命感。
大學階段,重點圍繞理解中華民族命運與國家關係,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生系統掌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涵和精神實質,理解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體系,樹立國家安全底線思維,將國家安全意識轉化為自覺行動,強化責任擔當。
二、主要內容
(一)總論
主要包括: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我國新時代國家安全的形勢與特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基本內涵、重點領域和重大意義,以及相關法律法規。
主要學習:習近平關於總體國家安全觀重要論述,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有機統一,堅持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堅持科學統籌。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國家安全能力。完善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健全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
(二)重點領域
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不斷拓展的新型領域安全。
主要學習:國家安全各重點領域的基本內涵、重要性、面臨的威脅與挑戰、維護的途徑與方法。
具體內容:
政治安全包括政權安全、制度安全、
意識形態安全等方面,是國家安全的根本,對於保障人民安全、維護國家利益,不斷提高全體國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意義。面臨滲透、分裂、顛覆等敵對活動的威脅。維護政治安全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堅定理想信念。
國土安全包括領土以及自然資源、基礎設施安全等方面,核心是指領土完整、國家統一,邊疆邊境、領空、海洋權益等不受侵犯或免於威脅的狀態,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面臨境內外分裂勢力的挑釁。維護國土安全必須加強國防和外交能力建設。
軍事安全包括軍事力量、軍事戰略和領導體制等方面,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和保底手段。面臨世界軍事變革深入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潛在戰爭風險。維護軍事安全必須貫徹落實習近平強軍思想,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經濟安全包括經濟制度安全、經濟秩序安全、經濟主權安全、經濟發展安全等方面,是國家安全與發展的基礎。面臨國際經濟金融動盪和國內經濟可持續發展挑戰。維護經濟安全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
文化安全包括文化主權、
文化價值觀、文化資源安全等方面,是確保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獨立和尊嚴的重要精神支撐。面臨外部意識形態滲透、消極文化侵蝕、文化自信和向心力缺失等威脅。維護文化安全必須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
社會安全包括社會治安、社會輿情、公共衛生等方面,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面臨重大疫情、群體性事件、暴力恐怖活動、新型違法犯罪等威脅。維護社會安全必須健全法制,完善體制機制,提升應對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等社會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科技安全包括科技自身安全和科技支撐保障相關領域安全,涵蓋科技人才、設施設備、科技活動、科技成果、成果套用等多個方面,是支撐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和技術基礎。面臨重點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維護科技安全必須重視人才培養、突破關鍵技術。
網路安全包括
網路基礎設施、網路運行、網路服務、信息安全等方面,是保障和促進信息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礎。面臨網路基礎設施安全隱患和網路犯罪等威脅。維護網路安全必須踐行“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的理念,強化依法治網、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樹立網路空間主權意識。
生態安全包括水、土地、大氣、生物物種安全等方面,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面臨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疫情等威脅。維護生態安全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綜合治理,築牢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
資源安全包括可再生資源安全、不可再生資源安全等方面,是國家戰略命脈和國家發展依託。面臨供需矛盾大、對外依存度高、開發利用水平低等問題。維護資源安全必須堅持推進綠色發展、利用好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
核安全包括核材料、核設施、核技術、核擴散安全等方面,事關人類前途命運。面臨核事故風險、涉核恐怖活動、核擴散威脅和核對抗挑戰等。維護核安全必須強化政治投入、國家責任、國際合作、核安全文化建設,全面提升核技術能力。
海外利益安全包括海外中國公民、機構、企業安全和正當權益,海外戰略性利益安全等方面。面臨衝突與政局動盪、國際恐怖主義、重大自然災害、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等威脅。維護海外利益安全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必須提升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加強國際合作。
新型領域安全包括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發展探索、保護利用等,是未來國際競爭的新焦點。面臨技術挑戰、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等問題。維護新型領域安全必須推進頂層設計、加快人才培養、深化國際合作等。
三、實施途徑
(一)開設專門課程
高等學校依託校內相關教學科研機構,開設國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礎課。鼓勵支持地方和中國小(含中職)挖掘和利用校內外國家安全教育資源,開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
(二)開展專題教育
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安全各領域,確定綜合性或特定領域的主題。通過組織講座、參觀、調研、體驗式實踐活動等方式,進行案例分析、實地考察、訪談探究、行動反思,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體驗感悟。
(三)融入各學科專業教育教學
中國小各學科課程標準、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公共基礎課及相關專業課,要結合本學科本專業特點,明確國家安全教育相關內容和要求,納入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各學科專業教師要強化國家安全意識,通過延伸、拓展學科知識,引導學生主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國家安全問題,著力強化學生國家安全意識,豐富國家安全知識;要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掌握國家安全基礎知識,結合學科專業領域特點,在課程中有機融入國家安全教育內容,避免簡單添加、生硬聯繫,注重教學實效。
(四)發揮校園文化作用
充分利用學校各類社團、報刊媒體、廣播站、宣傳欄等平台,實現國家安全知識傳播常態化。鼓勵和支持學校網站開設國家安全宣傳專欄或線上學習平台,開發適合網際網路、移動終端等新興媒體傳播手段的國家安全教育精品資源。結合入學教育、升旗儀式、軍訓、節日慶典、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國家安全教育活動。
(五)充分利用社會資源
充分發揮國家安全各領域專業人才、專業機構和行業企業的作用,開設專題講座、指導學生實踐活動、培訓師資、提供專業諮詢和體驗服務等。有效利用各類場館、基地、設施等,開發實踐課程,組織現場教學,強化體驗感受。
四、考試評價
(一)評價原則
堅持發展性,強化教育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杜絕隨意打分、簡單排名。
堅持過程性,激發學生積極實踐,提升學生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引導知行合一,避免單一考察知識概念。
堅持多元性,注重自評與他評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保證評價全面客觀。
(二)評價實施
依據國家安全教育主要目標和主要內容,明確評價要求和評價要點,突出素養導向。將相關國家安全教育內容納入不同階段學生學業評價範疇。國小階段側重考察參與相關活動情況;中學階段相關學科要把國家安全教育有關內容納入考核評價範圍,兼顧活動參與情況的考察;大學階段採用多種方式進行課程考試,兼顧過程性考核。客觀記錄學生參與國家安全專題教育、課程學習和社會實踐等活動中的態度、行為表現和學習成果,確保記錄真實可靠,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五、管理與保障
(一)組織領導
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省級教育部門會同省級黨委有關辦事機構,做好本地中國小(含中職)國家安全教育頂層設計,明確工作任務、人員配備、責任機構、條件保障、經費投入、推進計畫等。實行分級負責制,省級黨委有關辦事機構協調推動,省級教育部門牽頭協調其他部門,統籌指導本地國家安全教育工作,地市、縣相關部門負責組織落實,督促中國小(含中職)履行國家安全教育教學實施主體責任。
高等學校黨委負責本校國家安全教育的組織實施,在教師配備、經費投入等給予必要保障。
(二)課時保障
大中國小國家安全專題教育每學年不少於1次,每次不少於2課時。高等學校國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礎課不少於1學分。國小、國中、高中(含中職)各學段國家安全教育內容安排原則上不少於32課時,要統籌落實到課程標準和教材中。
(三)督導檢查
把國家安全教育納入教育督導體系,明確督導辦法。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組織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督導,著重檢查教育實效,檢驗學生思想認識、態度情感、行為表現等方面的狀況。將督導檢查結果納入年度考核範圍。
(四)專業指導
全國國家安全教育指導委員會負責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教學的研究、諮詢、指導、評估、服務等工作,會同國家教材委員會相關專家委員會組織開展國家安全教育高等學校教材和中國小(含中職)讀本審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通過開展典型培養、評優評先、學術研討、經驗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相關專業學術機構、學術團體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學術平台建設,組織開展學術交流、教學套用研究等。
各級教研部門組織國家安全教育實施途徑與方法的專項研究,探索學科有機融入、專題教育設計,有效指導教師教學。
(五)資源開發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指導開發適合中國小(含中職)學生認知特點的國家安全教育讀本,組織編寫高等學校國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礎課教材。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相關專業機構要綜合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有針對性地開發配套的
多媒體素材、案例庫、課件、微課、專題網站、套用軟體、微信公眾號、線上開放課程等集成的數位化課程資源,確保資源形式與種類多樣化。
地方和學校應注重因地制宜,統籌利用現有資源,推動相關教育實踐基地改造升級,拓展其國家安全教育功能,打造一批綜合性教育實踐基地和專題性教育實踐基地。
(六)師資隊伍建設
分級開展大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培計畫”、高等學校新入職教師培訓、思政課教師培訓等各級各類培訓,強化每位教師的國家安全意識,提高實施國家安全教育的自覺性。
分層次舉辦校級領導總體國家安全觀專題研討班,對國家安全教育關聯度較高的學科教師進行專項培訓,建設培訓者隊伍和專家庫,提升實施國家安全教育的能力。
選拔、培育一批專門從事國家安全教育的專業骨幹教師;鼓勵相關領域專家、思政課教師、相關學科教師,發揮專業特長,參與國家安全教育,形成專兼結合的國家安全教育師資隊伍。
鼓勵支持高等學校設定國家安全教育專業或開設國家安全教育專業雙學位,強化師範專業國家安全教育要求,培養從事國家安全教育專業人才。
附錄:國家安全教育知識要點。
內容解讀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總體國家安全觀,結合教育系統實際,2020年9月,教育部印發了《大中國小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指導綱要)。指導綱要落實中央關於加強大中國小國家安全教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提出“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要求,針對有些地方和學校對國家安全教育重視不夠,落實不到位,以及不夠全面、系統,未實現全覆蓋等問題,整體規劃設計國家安全教育,進一步明確地方和學校的教育責任。
指導綱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統領,系統設計大中小各學段育人目標和學習內容,突出啟蒙、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層次遞進要求;強調全領域、全學段覆蓋,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有機融入,將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巨觀要求分領域全面闡述,將核心要義具體化細化為可理解、可實施的學習內容與要求;提出實施國家安全教育的保障要求,確保“有人管”“有人教”“有載體”。
指導綱要明確了國家安全教育主要內容,包括政治、國土、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路、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等12個領域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4個不斷拓展的新型領域安全,圍繞各領域安全的重要性、基本內涵、面臨的威脅與挑戰、維護的途徑與方法等方面提出學習要求。附錄國家安全教育知識要點在正文基礎上,拓展出一級二級知識點,提出起點學段和學科覆蓋建議,對每個領域安全主要學習內容進行具體化細化,幫助各學段各學科準確把握、系統融入。
指導綱要對實施途徑和考試評價提出明確要求,強調多種方式開展國家安全教育,通過高校開設公共基礎課,中國小學科課程有機融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加強校園文化宣傳使學生應知盡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支持等開展教育活動;強調考試評價提出發展性、過程性和多元性的原則,要求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等,確保國家安全教育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