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峪村隸屬鋼城區黃莊鎮,位於黃莊鎮西南6.7公里處,在萊蕪東南邊與新泰接壤。四面環山,北有著名的青楊崮,東部有旋崮、臥牛山,西與小上峪、高家莊及205國道接壤,南部與新泰市相連。現有人口1348人,13個姓氏,以陳、孫二姓為主。913畝耕地,2000畝山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上峪村
- 電話區號:0634
據《馬氏家譜》載:“明太祖二年(1369年)始祖諱天寶自冀州棗強遷居上峪莊。”以地貌取名大上峪。解放後,從村中遷出兩部分人口,分別居住在村的西南、東地兩坡,取名“高家坡”、“山前懷”,但仍屬於同一村落。除東、北部為灰岩夾面岩土石外,其餘大部為砂石山坡,宜植花生、地瓜。村南有一小河,名曰石河子,發源於東峪、灰菜峪,從村前向西北方流經小上峪,經高家莊東側匯人汶河。
新中國成立前大上峪村屬蒙陰縣(見《蒙陰縣誌》);民國初年(1912年)為蒙陰北一區,下設九社,即西舜聖社、東舜聖村、歷山社、義福社、西洪福社、鐵峰社、峰山社、斜山社等;1939年在黃莊一帶成立人民政權,屬蒙陰縣管轄;1940年歸新泰縣管轄;1941蒙陰縣管轄;1942年成立博萊縣,全稱山東省魯中行署博萊縣張黃區,將新泰縣大上峪、小上峪劃歸張黃區;1944年7月博萊縣撤銷,復歸蒙陰縣;1945年5月張黃區解放,劃歸沂源縣為第六區;1957年區設鄉鎮,為黃莊鄉管轄;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開設區、鄉,下設黃莊、丈八丘、東王家莊三個鄉;1985年撤區設鄉鎮,為黃莊鎮上峪管區大上峪村民委員會;1991年歸萊蕪市;1993年屬鋼城區黃莊鎮至今。
大上峪村1949年由陳文興積極組織,倡導成立了變工組;1951年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互助組,村民相互結合,互助生產;1955年8月20日成立初級社,時有4個大隊,一隊郭興永、二隊郭興武、三隊陳現聖、四隊張安邦負責;1956年正月成立高級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劃分為11個生產隊。“文革”期間,該村沒有出現大的派別活動,基本屬平穩過渡。
1965年根據備戰備荒為人民、三線建設要抓緊的指示,新華廠(屬軍工企業)來此建廠,厂部就設在大上峪北山前坡,村里無償提供土地、山灘千餘畝,在王家峪村建101車間,妖子峪建102車間,1997年臘月遷至泰安。
每當斷電停水,水管結凍,人們就到西山腳下的古井去挑水。看著這甘甜的泉水,鄉親們就自然想起打造這口井的馬家祖先。據老人說,乾隆年間,連遇旱年,馬康禮祖輩看到全村人畜飲水困難,他獨自出錢雇用外地人打了這口井。據說,當挖到18米多時,一股泉水湧出,挖井人偷偷用木楔楔住,並騙主人說:“往下三至五米才能有水,若無水,工錢分文不要,若有水則一升石塊換一升銅錢。”雙方同意,畫押為證。挖到23米時他就拔開木楔,就說果然在23米挖到泉眼。馬家忠厚老實,信以為真,便賣掉所有土地家產,支付了從井底挖出的沒用的石頭款。為了鄉親們飲水,馬家從此傾家蕩產,從此由富有變成了貧窮。
在戰爭年代,該村游擊隊員為保護村莊和村民付出了血的代價。曾有4名游擊隊員(其中孫兆友、劉原生、郭興安今還健在)手持步槍,偷偷爬向山頭,想一起開槍把山頭上的還鄉團嚇跑,可惜只響了兩槍,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幸虧他們熟悉本村地理特點,滾下山後沿北溝逃於黃路庵,但劉原生胳膊被敵人打中,至今傷疤還在,陰天疼痛。第二年春,敵人懷恨在心,派一“飛毛腿”下山來燒毀村子,卻被埋伏在雞窩子山柏樹林中的民兵王士禮等人發現,“飛毛腿”還未飛下山就被擊斃。從此後,“還鄉團”再也沒敢來騷擾本村。
那時,該村也湧現出了英雄人物,如:具有上將軍銜的王西和(現在住在北京),擔任新、萊、蒙游擊大隊長的孫兆福(已病故),抗戰時貢獻較大的陳克東(解放後在新泰市委工作,縣級,現已病故),還有很多烈士,他們都為保衛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是上峪村民的驕傲,也是全鎮人民的驕傲。
解放初期到70年代,歷次擔任村長的孫兆方、吳連才、王士純、孫兆棟為本村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如:修築了小山子東、西兩水庫,打造了排井,機電配套,架橋大小7座;果園發展到400畝,使整個上峪村的荒山無荒坡,全部栽上了柏樹、洋槐樹、松樹,群山披綠裝,山河變模樣。後來的村主任伊樹秋、陳寶三、王士忠也乾出了較大成績,如:改河造田,打井修渠,鋪路架橋,也同樣促進了本村經濟的發展。新華機器廠的搬遷,給上峪村民及各單位的吃水帶來了困難,村支書陳振明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組織村民在雞窩子山腰處建1000立方米水池一座;完成了深井配套,挖鑿了三條主要管道,將水管鋪設到了各家各戶,就連較遠的北嶺居民及上峪聯小也實現了“南水北調”。這項工作,不僅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還為開發區內的招商創造了條件。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上峪村湧現出了一批發展經濟的帶頭人,部分村民借新華廠廠房大搞養殖業,孫啟峰一次上肉雞7萬隻。在他的帶動下,全村新建大棚30多個,養雞戶40多家,養豬戶20多家,養鵝戶1家,還養羊、兔。他們嘗到了養殖致富的甜頭,孫啟峰成為發家致富的帶頭人。養殖帶動了種植。大上峪村有漫山遍野的花椒樹,長勢良好,連年豐產,這裡的土雜肥、雞糞、豬糞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上峪村在銷售鋼材方面有“絕活”。陳保全、陳德的鋼材生意就搞得紅紅火火;陳保利的廢鐵收購也挺不錯。他們一是為國家上交了可觀的稅收,二是減少了本村剩餘勞動力,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重視文化教育,以文育人,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是大上峪村的傳統。1935年在陳克志家就有私塾學校,胡家宅村的魏老師任教,後來劉慎民等任教。1941年成立村國小,在陳克得家,有20多人上學,第一任教師是陳文興,後來施家峪鮑勝賢老師任教。1949年國小遷往關帝廟後,有兩個教學班,學生70餘人,1968年與新華廠合為一校。1970年成立上峪聯中,上峪管區5個村在陳家林村建校30間,共9個教學班,學生400餘名,教職工14人,張汝聖任校長。1980年遷至黃路庵。自恢復高考以來,大上峪村有26人考入大中專院校。
新中國成立前大上峪村屬蒙陰縣(見《蒙陰縣誌》);民國初年(1912年)為蒙陰北一區,下設九社,即西舜聖社、東舜聖村、歷山社、義福社、西洪福社、鐵峰社、峰山社、斜山社等;1939年在黃莊一帶成立人民政權,屬蒙陰縣管轄;1940年歸新泰縣管轄;1941蒙陰縣管轄;1942年成立博萊縣,全稱山東省魯中行署博萊縣張黃區,將新泰縣大上峪、小上峪劃歸張黃區;1944年7月博萊縣撤銷,復歸蒙陰縣;1945年5月張黃區解放,劃歸沂源縣為第六區;1957年區設鄉鎮,為黃莊鄉管轄;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開設區、鄉,下設黃莊、丈八丘、東王家莊三個鄉;1985年撤區設鄉鎮,為黃莊鎮上峪管區大上峪村民委員會;1991年歸萊蕪市;1993年屬鋼城區黃莊鎮至今。
大上峪村1949年由陳文興積極組織,倡導成立了變工組;1951年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互助組,村民相互結合,互助生產;1955年8月20日成立初級社,時有4個大隊,一隊郭興永、二隊郭興武、三隊陳現聖、四隊張安邦負責;1956年正月成立高級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劃分為11個生產隊。“文革”期間,該村沒有出現大的派別活動,基本屬平穩過渡。
1965年根據備戰備荒為人民、三線建設要抓緊的指示,新華廠(屬軍工企業)來此建廠,厂部就設在大上峪北山前坡,村里無償提供土地、山灘千餘畝,在王家峪村建101車間,妖子峪建102車間,1997年臘月遷至泰安。
每當斷電停水,水管結凍,人們就到西山腳下的古井去挑水。看著這甘甜的泉水,鄉親們就自然想起打造這口井的馬家祖先。據老人說,乾隆年間,連遇旱年,馬康禮祖輩看到全村人畜飲水困難,他獨自出錢雇用外地人打了這口井。據說,當挖到18米多時,一股泉水湧出,挖井人偷偷用木楔楔住,並騙主人說:“往下三至五米才能有水,若無水,工錢分文不要,若有水則一升石塊換一升銅錢。”雙方同意,畫押為證。挖到23米時他就拔開木楔,就說果然在23米挖到泉眼。馬家忠厚老實,信以為真,便賣掉所有土地家產,支付了從井底挖出的沒用的石頭款。為了鄉親們飲水,馬家從此傾家蕩產,從此由富有變成了貧窮。
在戰爭年代,該村游擊隊員為保護村莊和村民付出了血的代價。曾有4名游擊隊員(其中孫兆友、劉原生、郭興安今還健在)手持步槍,偷偷爬向山頭,想一起開槍把山頭上的還鄉團嚇跑,可惜只響了兩槍,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幸虧他們熟悉本村地理特點,滾下山後沿北溝逃於黃路庵,但劉原生胳膊被敵人打中,至今傷疤還在,陰天疼痛。第二年春,敵人懷恨在心,派一“飛毛腿”下山來燒毀村子,卻被埋伏在雞窩子山柏樹林中的民兵王士禮等人發現,“飛毛腿”還未飛下山就被擊斃。從此後,“還鄉團”再也沒敢來騷擾本村。
那時,該村也湧現出了英雄人物,如:具有上將軍銜的王西和(現在住在北京),擔任新、萊、蒙游擊大隊長的孫兆福(已病故),抗戰時貢獻較大的陳克東(解放後在新泰市委工作,縣級,現已病故),還有很多烈士,他們都為保衛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是上峪村民的驕傲,也是全鎮人民的驕傲。
解放初期到70年代,歷次擔任村長的孫兆方、吳連才、王士純、孫兆棟為本村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如:修築了小山子東、西兩水庫,打造了排井,機電配套,架橋大小7座;果園發展到400畝,使整個上峪村的荒山無荒坡,全部栽上了柏樹、洋槐樹、松樹,群山披綠裝,山河變模樣。後來的村主任伊樹秋、陳寶三、王士忠也乾出了較大成績,如:改河造田,打井修渠,鋪路架橋,也同樣促進了本村經濟的發展。新華機器廠的搬遷,給上峪村民及各單位的吃水帶來了困難,村支書陳振明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組織村民在雞窩子山腰處建1000立方米水池一座;完成了深井配套,挖鑿了三條主要管道,將水管鋪設到了各家各戶,就連較遠的北嶺居民及上峪聯小也實現了“南水北調”。這項工作,不僅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還為開發區內的招商創造了條件。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上峪村湧現出了一批發展經濟的帶頭人,部分村民借新華廠廠房大搞養殖業,孫啟峰一次上肉雞7萬隻。在他的帶動下,全村新建大棚30多個,養雞戶40多家,養豬戶20多家,養鵝戶1家,還養羊、兔。他們嘗到了養殖致富的甜頭,孫啟峰成為發家致富的帶頭人。養殖帶動了種植。大上峪村有漫山遍野的花椒樹,長勢良好,連年豐產,這裡的土雜肥、雞糞、豬糞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上峪村在銷售鋼材方面有“絕活”。陳保全、陳德的鋼材生意就搞得紅紅火火;陳保利的廢鐵收購也挺不錯。他們一是為國家上交了可觀的稅收,二是減少了本村剩餘勞動力,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重視文化教育,以文育人,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是大上峪村的傳統。1935年在陳克志家就有私塾學校,胡家宅村的魏老師任教,後來劉慎民等任教。1941年成立村國小,在陳克得家,有20多人上學,第一任教師是陳文興,後來施家峪鮑勝賢老師任教。1949年國小遷往關帝廟後,有兩個教學班,學生70餘人,1968年與新華廠合為一校。1970年成立上峪聯中,上峪管區5個村在陳家林村建校30間,共9個教學班,學生400餘名,教職工14人,張汝聖任校長。1980年遷至黃路庵。自恢復高考以來,大上峪村有26人考入大中專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