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作品首篇《夜晚的潛水艇》講述的是一個富商被博爾赫斯的一首詩擊中,資助潛水艇尋找詩中被拋向大海的硬幣,最後因潛水艇失聯而終止的故事。過了好多年,這個神秘消失的潛水艇通過畫家陳透納生前的回憶錄得以重現,潛水艇的沉沒無疑是對陳透納想像力被永久扼殺的隱喻。《竹峰寺》圍繞“我”的“藏鑰匙”和慧航和尚的“找碑”兩條線展開敘述,“我”和慧航都是因為“失去”所以要“藏”。《傳彩筆》不僅講述的是葉書華的故事,還關聯了讀中文系的“我”和將軟文經營得有聲有色的葉書華兒子。《裁雲記》里“我”的日常需要時刻警惕雲彩的形狀是否合規,“我”的精神卻常常沉溺於“洞穴”的深淵。《李茵的湖》對“失去”的演繹同時在“我”對李茵的感情變化和李茵追尋過往的兩條線上演進。《尺波》以“熬夜”寫物對人的役使,以“鬼火”寫權力話語對人的規約。《音樂家》全篇都是權力/藝術、理性/情感、逃匿者/追捕者的對照書寫。《釀酒師》中,酒已然不是一般的造物,“酒是水釀出的詩”,釀酒便是求道。真酒既成,釀酒師本人都將遁形。“這酒抹去了他師父的存在”,而“凡是往壇中看過的人都痴了,從此對世間事不屑一顧”。《紅樓夢彌散》將故事設定在4876年,陳春成無意將其寫成一個科幻故事,藉由這種想像的方式,將古老的宿命論問題放置於一個“玄學上的而非科學上的宇宙模型”中加以討論。主人公陳玄石出生在1980年,他的記憶,是已經遺失的《紅樓夢》被複述、進而重新浮出水面的關鍵。小說中的陳玄石是一個有限時空內類似“拉普拉斯妖”的人物,如果我們以當下時間為基點,那么,陳玄石如此漫長的生命,就讓他成為一個親眼見證了世界的過去、現在,甚至是未來的人。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陳春成坦言自己的小說源於在石凳閒坐時的胡思亂想:“許多篇目在那裡生成或敲定。那時語句在我腦中飄拂,四周的人群樓廈化為烏有,我浸在一種興奮又迷濛的狀態中,漸漸窺見故事的脈絡,乃至細部的詞語。”
陳春成接受採訪時說:“書中這九篇,題材上古今中外我都來了一下,每一篇在動筆之前都想通了,知道寫出來大概是什麼樣子。有些(想法)我會覺得寫出來大概也不怎么樣,這個想法就會慢慢消失。我在意的不光是文字,還包括一篇小說的故事性還有氛圍,會不會讓我沉浸進去,有時候小說的氛圍營造甚至比情節設計更重要。這本書里有幾篇小說的情節,我自己感覺處理得挺舒服。好看,又不懵,也不要太複雜。像汪曾祺那樣,一篇小說,一起一落就結束了。比如像書中這篇《傳彩筆》,是寫“我”看到了一個別人看不到的幻境,像《洛神賦》一樣,我看到了,幻境又離去了。就這么一來一去這樣結束,挺好的。《竹峰寺》是寫作過程比較快樂的一篇。動筆之前,一直在腦子裡想這個故事,其中有些我生活的記憶,也有憑空構建的部分。我還在紙上畫了一張竹峰寺和主峰的平面圖,中國的很多寺廟都是那樣的啊,大雄寶殿、觀音殿什麼的,還要有一條溪水。有一陣子都在設計這些,其實有些設計跟小說沒有太大關係,但沉浸在這種想像里很有趣,最終就寫出來了。”
人物介紹
陳透納
從少年時期就沉迷幻想的陳透納在高考來臨之前,因為不忍心再讓父母擔憂,於是做了一個決斷,“我想像我的想像力脫離了我”,隨後他就成了一個正常人,考上了大學,有了不錯的工作,結了婚。直到三十歲的時候,當他自覺已經盡完自己作為普通人的責任後,他再度進入幻想的天地,開始作畫,直至成為印象派畫家。
在陳透納身上,沉浸在幻想中的自我,和服從家庭召喚的自我,並非如現代心理學所想像的,是兩個分裂的自我,抑或是所謂超我對本我的壓制,相反,這兩個自我本就是同一個完整的自我,是同一個自我內部發生的內在對話。
“我”
在城市工作的“我”回到故鄉,本想尋求一種安穩,卻發現這個小縣城也在經歷著劇變,“生活的隱秘支點,如今一一失去了,我不免有種無所依憑之感”。於是,“我”帶著已被拆遷的老屋的鑰匙前往山林中的竹峰寺,希圖以此緩釋自己內心的煩悶。始建於北宋的竹峰寺見證了歷史變遷與人心起伏,最具傳奇色彩的是這裡的蛺蝶碑。在時代的顛沛流離中,為了保護蛺蝶碑,僧人將其藏於寺內某處,漸漸地,沒有人知道這塊碑究竟在哪,除了守口如瓶的慧燈師父。小說最後,一心想著藏鑰匙的“我”頓悟了石碑的秘密,原來竹峰寺邊上的小橋竟是用蛺蝶碑搭成的,“我”隨即將鑰匙藏在了石碑和橋墩的縫隙里。經過在竹峰寺“藏”鑰匙、“找”石碑,“我”也逐漸“藏”起了自己的消極情緒,“找”到了內心的平靜,最終獲得了重新下山、重新面對現實的勇氣。
古廖夫
聯覺人古廖夫在政治高壓下不得不隱藏自己的音樂才華,但潛意識領域難以割捨的音樂夢想,讓他在想像中將自己投射於曾經的同窗穆辛,最終,真實的古廖夫與想像中的穆辛合而為一,在意識領域完成了一次絕妙的合奏。
葉書華
小城作家葉書華有著奇異的精神遭遇,老作家在夢中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給了他一隻筆——用它可以寫出真正偉大的作品,但沒有人會看到。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陳春成《夜晚的潛水艇》的成功,與其說是碰巧迎合了年輕一代某種消極、內傾的生活態度,不如說,是因為他既誠實地記錄了這個時代某種普遍的生活態度,同時又為這種生活態度找到了一個非虛構所無法替代的、肯定性的出口。
陳春成的創作不止於追求“講故事”,而是將其對社會議題的思考植入其中。《夜晚的潛水艇》是對某些教育扼殺想像力的批評,《裁雲記》有著對形式主義和唯上作風的諷刺,《音樂家》呼籲著對藝術創作規律的遵循。
《夜晚的潛水艇》是個體步入社會的殘酷寓言:從幻想少年到泯然眾人,適應社會規則的代價是想像力的萎縮,甚至是“自我”的消失。《夜晚的潛水艇》藉助幻想游離於虛構與現實之間,帶有似真似幻的藝術效果。但在陳春成這裡,幻想並不必然地指向虛構,毋寧說是通過消弭虛構與現實的方式,來試圖打開世界的多重維度。《裁雲記》虛構的“雲彩修剪站”固然同樣有著消弭個性的含義,但陳春成又顛覆性地改寫了柏拉圖的“洞穴隱喻”——它不再成為人類認識世界的有限性,反而成了通向自我的各種可能性。《竹峰寺》《李茵的湖》偏現實,並未訴諸超現實的想像力,時在當下,事非離奇,觸及的是個體和歷史記憶的消逝與寄藏。《〈紅樓夢〉彌撒》是一篇將中國和西方藝術經驗打碎並重構的作品,這篇“遊蕩於舊山河與未知宇宙間”的作品既體現了陳春成想像世界的穿越和遼闊,也將其歷史感慨和時空思悟融於其間。小說意旨不在感官衝擊的情節消遣,而在於對歷史甚至宇宙本體的獨特思悟。
藝術特色
陳春成的小說不以曲折的故事取勝,而是藉助非凡的想像力游離在現實與虛構之間。陳春成以精緻的語言和精巧的意象,為錯綜紛繁的時代打開了一條奇異的通道,引領我們進入一個五彩斑斕而又方生方滅的世界。在他精心營造的文學世界中,萬物冥冥之中有著隱秘的牽連,大地的翻轉激活了世界的內面,人的內心無往而不勝,一種奇異的通感穿梭於斯。小說所氤氳著的曼妙、神秘、寧靜的迷人氛圍,造就了陳春成小說與眾不同的質感和調性。
陳春成的小說是唯美的,他以敏感的內心捕捉到天地宇宙間極其細微的顫動,在小說最動人的時刻,陳春成將不堪一擊的生命取樣,在純澈的歡樂中消解肉身的形態,幻化成宿命般的魅影傳奇,卻也在消失的瞬間彌散入萬物的永恆。
陳春成的想像力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虛構,他從不著意講述一個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更傾心於想像一種意境或一個意象。這個意境/意象既是他小說的底子,也是他小說的線索。
“秋天是水族的夜晚。那些紛亂的魚群,奔躍倦了的海豚,負載山丘的巨鰲,乃至鯨鯢蛟龍,在清秋的涼意中,都深深地沉下去,潛入夜一般的深淵,開始安眠。”幽深而安寧,獨自在寂靜中慢慢地潛下去,沉入適意又微茫的心緒之中。這是陳春成貪戀的一種氛圍,也是陳春成的小說集《夜晚的潛水艇》表現出的獨特質感。《夜晚的潛水艇》帶給我們的感覺類似西方印象派的畫作,沒有猙獰宣洩和奮力吶喊,只有情感的淡淡暈染。比起一般小說中線條感的明晰敘事,《夜晚的潛水艇》充滿了思緒的漫漶。這種源於靜觀、沉思、遐想的審美風格,無疑是面向自我的內向型創作,獨處時無限放大的主體思致與小說對人的內在精神的關注是一致的。
陳春成小說長於想像,想像使他超越技藝,已有了生命救贖的意義。想像力是個體穿越現實疆域的有力憑藉。所以,《音樂家》寫的不僅是歷史中的個體遭際,更是想像力加持下音樂和生命升天入海的穿越和得救(小說中,想像力使藍鯨體內、花苞內部、月球背面、雪花玻璃球都成為古廖夫寄情的音樂廳)。天地玄黃,歲月蒼茫,藝有大道,孤身以往。這是陳春成小說炫目的想像力背後尤其動人的部分。
《夜晚的潛水艇》藉助幻想游離於虛構與現實之間,帶有似真似幻的藝術效果。但在陳春成這裡,幻想並不必然地指向虛構,毋寧說是通過消弭虛構與現實的方式,來試圖打開世界的多重維度。《裁雲記》《傳彩筆》也都極盡浪漫幻想之能事。前者虛構的“雲彩修剪站”固然同樣有著消弭個性的含義,但陳春成又顛覆性地改寫了柏拉圖的“洞穴隱喻”,它不再成為人類認識世界的有限性,反而成了通向自我的各種可能性。後者甚至另闢蹊徑地解讀了江郎才盡的故事——江淹得了傳彩筆後,成了真正的天才,卻因為寫出的作品無法示人,因此被誤解為才盡。小說集《夜晚的潛水艇》中,有曲徑幽深的蔭蔽之所,有難以言說的夢幻仙境,有歸於沉寂後的大道皆空。
陳春成以他超然的敘述語調為我們打開了宇宙和人自身的種種可能。如果說人的肉身只能停駐於有限的時空之內,那么人的想像則可以超越肉身的局限而任意遊走。《夜晚的潛水艇》中,那個耽於幻想的“我”不啻為作家本人的強烈寫照。“我”被過度生長的幻想所纏繞,無法專心做任何事情,而其中“最讓我著迷,也是最危險的一個遊戲”是主人公在頭腦中造了一艘潛水艇。每天夜晚,“我”想像自己駕駛著潛水艇在海底探險,還搭救了一艘名為阿萊夫號的潛艇。但是,這些過多的幻想不僅毫無用處,還有損於適應社會的能力。就在這些幻想漸入佳境之時,父母及時阻止了“我”的行為,“我”不得不放棄“海底探險”,重新回到“正常人”的生活軌道中來。
陳春成的想像力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虛構,他從不著意講述一個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更傾心於想像一種意境或一個意象。這個意境/意象既是他小說的底子,也是他小說的線索。《竹峰寺》中的鑰匙、《紅樓夢彌撒》中的酒杯、《傳彩筆》中的筆、《裁雲記》中的雲彩、《釀酒師》中的酒、《尺波》中的劍、《李茵的湖》中似曾相識的園景……在小說中,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尋常之物被作家賦予了奇幻的色彩,現實世界與想像世界的界限隨之消失,及至“假作真時真亦假”的渾融境界。經由這些意象的不斷變形,串聯出小說的故事、情節,進而承載著那個耽於幻想的作家對世界的觀察。正是這種獨特的“講故事”方式,讓陳春成作品中探討的那些並不新鮮的問題——比如記憶、夢境與真實之間的關聯,比如寫作的意義,比如如何面對知識的瀚海,等等——具有了嶄新的美學價值。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 |
| 豆瓣2020年度讀書榜單中國文學(小說類)第一名、最受關注圖書第二名 |
|
| |
| |
| |
| |
| |
| |
| |
| 入選2021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年度新銳青年作家”榜 |
作品評價
第四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首獎頒獎詞:“《夜晚的潛水艇》獨闢蹊徑,把知識與生活、感性與理性、想像力和準確性結合為一體,具有通透纏綿的氣質和強烈的幻想性。小說以一種典雅迷人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當代小說的新路徑。”
作家余華:“陳春成給了我一個驚喜。他比較厲害的一點是,既飄逸又紮實,想像力非常豐富,寫現實的部分又很紮實,轉換和銜接都做得非常好,很老練的作品。我覺得他是一個前程無量的作家。”
陳春成的文字清晰典雅,在年輕世代作家中並不多見。他的故事天馬行空,字裡行間在在顯示鍛鍊的痕跡。世界文學和傳統典故巧妙糅合,「舊山河和新宇宙」奇特接軌。而他工整的筆觸其實處理著一個又一個危機:從集權暴政到精神耗弱,從歷史崩毀到記憶錯亂,淒迷的夜,詭異的夢,救贖懸而未決……《夜晚的潛水艇》含蓄蘊藉,而又每每閃爍幽光。在一個文字漫漶、人人競相表態卻又言不及義的時代,這樣的書寫何其難得。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陳春成,男,1990年出生,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人,現居福建泉州。小說發表於豆瓣平台、文學期刊。《音樂家》榮獲2019收穫文學排行榜中篇小說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