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鱗粉背蕨(學名:Aleuritopteris anceps (Blanford) Panigrahi)是中國蕨科、粉背蕨屬旱生常綠中小型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4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質厚,中間黑色,具淡棕色狹邊。鱗片披針形,棕色、先端長鑽狀;葉片長圓狀披針形,羽片斜三角形,先端鈍尖,無柄,二回羽狀深裂,小羽片披針形,一回羽裂,有裂片長圓形或鐮刀形;第二對羽片長圓狀披針形,鈍尖頭。葉上面褐綠色,光滑,葉脈不顯,下面被白色粉末,羽軸、小羽軸與葉軸羽軸上偶具鱗片。孢子囊由多個孢子囊組成;囊群蓋膜質,棕色,孢子常連線,分布極不均勻。
分布於中國雲南、四川、貴州、西藏、廣東、廣西;印度西北部、尼泊爾亦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600-2300米的岩石上。
多鱗粉背蕨的全草藥用。味淡,性平止咳化痰,健脾利濕,活血止血。主治咳嗽,泄瀉,痢疾,消化不良,月經不調,吐血,便血,白帶,淋症,跌打損傷。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旱生常綠中小型植物。植株高15-4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先端長漸尖,質厚,中間黑色,具淡棕色狹邊。柄長5-23厘米,粗2毫米,直達葉軸具鱗片;鱗片披針形,棕色、先端長鑽狀;葉片長4-17厘米,寬2-7厘米,長圓狀披針形,基部三回羽狀深裂,中部二回羽狀深裂,頂端羽裂漸尖;羽片4-6對,彼此以無翅葉軸遠分開,下部1-2對相距2-4厘米;基部一對羽片最大,斜三角形,先端鈍尖,基部與葉軸合生,無柄,二回羽狀深裂,羽軸下側的小羽片較上側的長;基部下側一片小羽片最長,長1.5-2.5厘米,寬0.5-1厘米,披針形,一回羽裂,有裂片4-6對,長圓形或鐮刀形;第二對羽片長圓狀披針形,較基部一對羽片短而狹;第三對以上羽片披針形,鈍尖頭。葉乾後紙質,上面褐綠色,光滑,葉脈不顯,下面被白色粉末,羽軸、小羽軸與葉軸同色,羽軸上偶具鱗片。孢子囊群密接,由多個孢子囊組成;囊群蓋膜質,棕色,寬幾達羽軸,邊緣撕裂狀;孢子極面觀為三角形或鈍三角形,周壁具擬網狀紋飾,褶皺短而粗,常連線,分布極不均勻。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600-24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岩石上或林緣陰處土坎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貴州、西藏、廣東、廣西、雲南(元陽、綠春、新平、昆明、祿勸、武定、大姚、漾濞、大理、鶴慶、貢山);印度、尼泊爾亦有分布。
生長習性
- 絲狀體-片狀體階段:播種20天后,配子體發育為絲狀,長I毫米,寬50-100微米,基部細胞狹長,中空,內部有少量葉綠體;向分生組織方向的細胞逐漸縮短,葉綠體均勻分布,整體呈淡綠色,並排排成一列,其上著生有假根;頂端為分生區,細胞小而密集,富含葉綠體,多呈楔形或三角形,並排形成分生組織,呈半球形。接著分生區細胞橫向分裂,先端逐漸變地平截。內部細胞寬大,壁薄,呈多列,也逐漸分裂加寬成片狀。有越來越多透明的單細胞假根從側面生出。
- 片狀體-原葉體階段:第27天時,分生區細胞繼續分裂,中心兩側的區域分裂速度超過中間,使得兩側突出先端平面,中央的分生區被擠壓向內四陷。基部連線著孢子周壁的狹長形細胞逐漸老化衰退,假根著生區域上移至較寬的部位,此時配子體寬約400微米,長1毫米(除去衰退了的基部細胞,有500微米)。因為分生區的四陷區域位於原葉體的上方中央部位,最後發育為心形,原葉體的發育過程為鐵線蕨型。但是並非所有配子體都呈標準的鐵線蕨型發育,還有一些配子體分生區有偏斜,中央凹陷區域也偏向一側,較偏向於水蕨型。
- 初期原葉體:第30-32天,配子體充分展開,呈長心形,邊緣平滑,無缺刻,無毛狀體,平均尺寸為長1毫米,寬0.5毫米。配子體生長初期連線孢子的基部的狹長細胞己經完全脫落,基部長有大量假根起支持與固定作用。還未觀察到精子器或頸卵器等。
- 成熟期原葉體:發育至約第40天,配子體開始成熟,配子體單性,雌雄異株。雌性原葉體長約1.4毫米,寬1.5毫米。首個正在成熟的頸卵器,頸卵器位於心形凹陷處的正下方,頸部呈灰黑色透明的帽狀結構,立在表面,直徑40微米,高50微米,遮蓋著埋藏在原葉體內的深色部分。雄性原葉體的體型約為雌性的1/3-1/4,遠遠小於雌性配子體,長600微米,寬400微米。精子器集中分布在心形原葉體的腹面下半部分,直徑40微米,呈球形附著在原葉體表面,有的還有基座。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精子器內部的球形精子及少量葉綠體。未觀察到精子器釋放精子,還很難判斷精子器的開裂方式。從游離的成熟精子上可以看精子透明的外包膜,包膜在1分鐘左右逐漸溶解,以旋轉方式游開。培養過程中始終未見有孢子體。
主要價值
多鱗粉背蕨的全草藥用。味淡,性平止咳化痰,健脾利濕,活血止血。主治咳嗽,泄瀉,痢疾,消化不良,月經不調,吐血,便血,白帶,淋症,跌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