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鰭魚(學名: Polypterus bichir Geoffroy),多鰭魚目有一科二屬,分多鰭魚屬與蘆鱗屬2屬,共11種。為淡水硬骨魚類的原始類型,被硬鱗,具噴水孔以及其他原始性狀。是比較古老的輻鰭魚類。菱形硬鱗,具噴水孔;背鰭具5-8離(小)鰭,每1離鰭各具1棘並附有1或數鰭條。胸鰭基底為可動性肉質葉,鰭條附骨化輻狀骨上,而輻狀骨又接在中間一快大的中鰭基軟骨板和2骨化的棒狀前、後鰭基骨上,並不直接與肩胛骨和烏喙骨連線。無間鰓蓋骨。具一對喉板。頭骨似古鱈目。上頜骨完全與腦顱結合。無內鼻孔。鰾2葉,內多分隔,開口於食道腹面,可進行吸收,心臟有動脈圓錐,有後大動脈。體延長具腹鰭,最長達1.2米大多數小於30毫米。主要分布於非洲尼羅河、查德湖其鄰近河流流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多鰭魚
- 拉丁學名: Polypterus bichir Geoffroy
- 界:動物界
- 門:脊椎動物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軟骨硬鱗亞綱
- 目:多鰭魚目
- 科:多鰭魚科
- 屬:多鰭魚屬
- 種:多鰭魚
- 分布區域:非洲淡水河、湖區,主要為沼澤、泛濫區和出海的河口。
形態特徵
他們也有基礎的肺部,可以從空氣中吸取氧氣,當在水中的氧氣不足時,多鰭魚會快速地游到表面吸氣,此魚在幼魚期會像兩棲類的有外鰓。在這些種類之中的最大長度為30cm至100c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