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多重肺部感染的病原譜可以是任何不同類型病原體或同一類型中不同種(屬)病原體的同時感染,比較常見的病原體組合為:
1.複數細菌感染
兩種或多種需氧菌(包括革蘭陽性和革蘭陰性、兩種革蘭陰性桿菌或兩種革蘭陽性球菌)、需氧菌與厭氧菌、分枝桿菌與普通細菌合併感染。
2.細菌加真菌感染
任何細菌和真菌合併感染,以需氧菌與條件致病菌如念珠菌、麴黴菌最常見。
3.細菌加原蟲感染
以卡氏肺孢子蟲合併細菌感染為常見。
4.細菌加病毒感染
常見呼吸道病毒感染繼發細菌感染。在免疫抑制患者常見有細菌與巨細胞病毒的合併感染。
臨床表現
厭氧菌合併其他病原體感染可有厭氧菌感染的臨床特徵如咳膿臭痰。其他類型的多重感染缺少特徵性症狀。一般而言,多重感染患者症狀更嚴重。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咳痰經過篩選,取合格標本培養,若兩種或兩種以上細菌是優勢生長均達到10CFU/ml,有重要參考價值。
2.其他輔助檢查
X線病變範圍更廣泛,壞死性肺炎更常見。
診斷
多重肺部感染儘管臨床上相當常見,但確診甚為困難,一是因為某些病原體如病毒等實驗室診斷技術不能適應臨床需要;二是由於下呼吸道標本採集困難,上呼吸道和口腔存在大量定植菌,而在長期住院或抗菌治療過程中其菌群經常變化,經口咳痰標本易遭污染,培養有多種細菌生長不表示真正存在多重感染,相反培養無菌生長或單一細菌生長並不能排除多重感染。
臨床上凡有好發多重感染的病種和危險因素,或者中重度肺部感染經規範的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患者都應該提高警覺,考慮到多重感染的可能。肺膿腫和支氣管擴張症常見厭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如果臨床症狀典型,便可按多重感染處理。在其他類型肺炎,其多重感染包括二重感染的診斷需要確切的病原學證據。血液和胸液標本培養結果最具診斷價值,下呼吸道防污染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標本需要結合定量培養。咳痰經過篩選,取合格標本培養,若兩種或兩種以上細菌是優勢生長均達到10CFU/ml,有重要參考價值。條件致病性真菌亦需從下呼吸道套用防污染技術進行採樣,口痰標本培養結果無意義。病毒檢測因培養困難,血清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有參考價值。病理組織學檢查對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和某些特殊病原體感染(真菌、卡氏肺孢子蟲、分枝桿菌)結合特殊染色有重要診斷價值。
治療
多重感染抗菌治療的基礎是病原學診斷,方法是聯合用藥。在治療期間療效不理想應及早作藥敏試驗,然後選擇敏感藥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