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資料庫系統原理與技術》是2005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瑞軒盧正鼎。
基本介紹
- 書名:多資料庫系統原理與技術
- 作者:李瑞軒盧正鼎
- ISBN:9787121009549
- 頁數:324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1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多資料庫系統是分散式資料庫系統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個新興的資料庫研究領域。本書全面而深入地論述了多資料庫系統的相關概念、理論原理及實現技術。.
全書共10章,分4個部分:第1部分是全書的基礎,介紹多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相關研究工作及系統體系結構;第2部分是全書的核心,著重討論多資料庫系統的理論與技術,包括公共數據模型、模式集成、查詢處理、查詢最佳化、事務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內容;第3部分介紹檔案系統與多資料庫系統的集成;第4部分以panorsma原型系統為例介紹多資料庫系統的實現技術。..
本書是作者在研究和開發分散式異構多資料庫系統的基礎上組織撰寫的,包含了作者在多資料庫領域多年的研究成果。本書概念清晰、理論深刻、內容翔實,既可作為計算機專業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計算機專業的研究和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 多資料庫系統概述.
1.1 問題背景
1.2 數據處理技術的發展
1.3 多資料庫系統的定義
1.4 多資料庫系統的特徵
1.4.1 已存性
1.4.2 分布性
1.4.3 自治性
1.4.4 異構性
1.5 多資料庫系統的分類
1.5.1 按多資料庫系統的特性分類
1.5.2 按有無全局模式分類
1.6 多資料庫技術研究概述
1.6.1 傳統的多資料庫系統
1.6.2 擴展的多資料庫系統
1.6.3 多資料庫研究綜述
第2章 多資料庫系統體系結構
2.1 分布異構環境的互操作體系結構
2.1.1 互操作性概念
2.1.2 分布對象技術與互操作
.2.1.3 互作業系統體系結構
2.2 多資料庫系統體系結構
2.2.1 數據集成與互操作的方法
2.2.2 多資料庫系統體系結構
2.2.3 基於代理的多資料庫體系結構
2.3 聯邦資料庫系統體系結構
2.3.1 聯邦資料庫系統概念
2.3.2 聯邦資料庫系統體系結構
第3章 公共數據模型
3.1 數據模型
3.2 多資料庫模式結構
3.3 公共數據模型
3.3.1 公共數據模型的作用
3.3.2 常用的公共數據模型
3.3.3 異構數據源集成模型
3.4 oim模型
3.4.1 帶根連通有向圖
3.4.2 oim對象模型
3.4.3 oim對象代數
3.4.4 基於oim的查詢
3.5 xidm模型
3.5.1 xml技術的發展
3.5.2 基於xml的集成數據模型
3.5.3 多資料庫模式映射
3.5.4 xidm模型及模式映射示例
3.5.5 xidm模型與其他模型的比較
第4章 模式集成
4.1 模式集成概述
4.2 模式集成框架
4.2.1 模式集成的兩個階段
4.2.2 模式映射
4.3 模式衝突的分類及解決策略
4.3.1 對象標識衝突及解決策略
4.3.2 模式定義衝突及解決策略
4.3.3 語義衝突及解決策略
4.3.4 數據衝突及解決策略
4.4 模式集成正確性判斷標準
4.4.1 信息容量
4.4.2 模式變換正確性標準
4.4.3 模式變換分析
4.5 完整性約束的集成
4.5.1 基本操作
4.5.2 處理完整性約束的規則
4.5.3 規則套用示例
第5章 查詢處理
5.1 查詢處理體系結構
5.1.1 傳統資料庫查詢處理
5.1.2 分散式資料庫查詢處理
5.1.3 多資料庫查詢處理
5.2 多資料庫查詢語言
5.2.1 查詢語言剖析
5.2.2 多資料庫對象結構化查詢語言
5.3 查詢內部表示與查詢轉換
5.3.1 查詢樹
5.3.2 查詢轉換規則
5.3.3 多資料庫規範樹
5.4 查詢分解
5.4.1 查詢分解預處理
5.4.2 查詢分解原則
5.4.3 基於查詢任務樹的並發調度體系
5.4.4 查詢分解算法及其等價性分析
5.4.5 查詢分解的實現
第6章 查詢最佳化
6.1 傳統的查詢最佳化技術
6.1.1 查詢最佳化的意義
6.1.2 集中式資料庫的查詢最佳化
6.1.3 分散式資料庫的查詢最佳化
6.1.4 集中式與分散式資料庫查詢最佳化技術的比較
6.2 多資料庫查詢最佳化概述
6.2.1 多資料庫查詢最佳化問題分析
6.2.2 多資料庫查詢最佳化的準則
6.2.3 多資料庫查詢最佳化的代價估算
6.3 基於局部數據源查詢能力的最佳化
6.3.1 局部數據源查詢能力分析
6.3.2 基於局部數據源查詢能力的代數最佳化
6.4 查詢後處理與查詢調度
6.4.1 全局查詢圖
6.4.2 查詢後處理調度依據
6.4.3 全局查詢超圖集的生成..
6.4.4 查詢後處理的並發調度原理
6.5 查詢後處理最佳化
6.5.1 查詢後處理最佳化的基本內容
6.5.2 查詢後處理的代價參數
6.5.3 查詢後處理靜態最佳化算法
6.5.4 查詢後處理動態最佳化策略
第7章 事務管理
7.1 傳統的事務管理
7.1.1 事務的基本概念
7.1.2 可串列化
7.1.3 形式化描述
7.2 多資料庫事務模型
7.2.1 事務類型
7.2.2 調度類型
7.2.3 可串列性
7.3 多資料庫事務管理體系結構
7.4 多資料庫事務管理問題
7.4.1 全局可串列化問題
7.4.2 全局原子性和恢復問題
7.4.3 全局死鎖問題
7.5 全局可串列化
7.5.1 局部資料庫調度類型與全局可串列化策略
7.5.2 兩級並發控制方法
7.5.3 嵌套事務的可串列化問題
7.6 放鬆的可串列化標準
7.6.1 多資料庫一致性和完整性約束
7.6.2 強正確性
7.6.3 兩級可串列化(2lsr)
7.6.4 2lsr調度的強正確性
7.6.5 基於視圖的2lsr調度
7.6.6 2lsr調度分析
7.7 多資料庫事務原子性保證策略
7.7.1 重做方法
7.7.2 重試方法
7.7.3 補償方法
7.7.4 2pc協定
7.7.5 四種方法的結合
第8章 安全管理
8.1 多資料庫系統安全體系
8.1.1 多資料庫中的安全問題
8.1.2 多資料庫安全研究現狀
8.1.3 多資料庫系統的安全體系
8.2 多資料庫系統的認證體系
8.2.1 需要解決的問題
8.2.2 兩種身份認證技術
8.2.3 多資料庫系統中的身份認證
8.3 多資料庫系統的訪問控制
8.3.1 傳統的訪問控制模型
8.3.2 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模型
8.3.3 多資料庫系統中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
8.4 多資料庫系統的安全事務管理
8.4.1 多級安全資料庫系統的事務管理
8.4.2 多資料庫系統的安全事務管理
第9章 檔案系統的集成
9.1 檔案系統的特點
9.1.1 檔案和檔案系統
9.1.2 檔案系統的特徵
9.1.3 半結構化數據
9.2 集成檔案系統需要解決的問題
9.2.1 集成檔案系統的技術要求
9.2.2 公共數據模型
9.2.3 查詢處理
9.2.4 模式集成
9.2.5 視圖管理
9.2.6 事務處理
9.3 集成檔案系統的一般方法
9.3.1 集成檔案系統的多資料庫體系結構
9.3.2 數據抽取和預處理
9.3.3 檔案系統的局部代理
9.4 基於xml的檔案系統與多資料庫系統集成
9.4.1 xml概述
9.4.2 xml圖
9.4.3 基於xml的公共數據模型
9.4.4 基於xml的查詢語言
9.5 集成檔案系統的多資料庫事務模型
9.5.1 事務模型
9.5.2 全局事務管理器
9.5.3 事務提交協定
9.5.4 局部代理設計
第10章 多資料庫系統實現
10.1 panorama系統體系結構
10.1.1 系統實現框架
10.1.2 系統功能結構
10.1.3 系統基本處理過程
10.2 panorama底層支撐平台
10.2.1 對象粒度
10.2.2 調用類型
10.2.3 客戶請求映射方式
10.2.4 對象生命期
10.2.5 激活策略
10.3 模式集成實現策略
10.3.1 系統模式結構
10.3.2 模式集成過程
10.3.3 模式衝突解決策略
10.3.4 模式信息管理
10.4 查詢處理實現策略
10.4.1 全局查詢定義
10.4.2 查詢處理過程
10.4.3 全局查詢分解
10.4.4 中間結果合併
10.4.5 查詢最佳化處理
10.5 事務處理實現策略
10.5.1 局部代理的設計
10.5.2 全局事務的並發控制
10.5.3 全局事務提交協定
附錄a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