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系統原理與套用教程(第二版)》是2008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閃四清等人。
基本介紹
- 書名:資料庫系統原理與套用教程(第二版)
- 作者:閃四清等
- ISBN:9787302081562
- 定價:35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印次:1-4
- 印刷日期:2008-1-18
圖書簡介,目錄,
圖書簡介
資料庫技術是信息系統的一個核心技術。本書是一本全面介紹資料庫技術基本原理、技術實現和套用等知識的教程。全書包括4部分共16章。第一部分討論了資料庫的建模方法,第二部分全面介紹了SQL語言及其理論基礎,第三部分探討了資料庫技術深層次的實現方法,第四部分詳細闡述了資料庫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套用。
目錄
第Ⅰ部分設計篇
第1章步入資料庫系統世界 3
1.1概述 3
1.1.1資料庫系統套用示例 4
1.1.2資料庫系統的作用 6
1.1.3常見的資料庫系統 8
1.1.4資料庫應用程式的開發過程 11
1.2資料庫技術的演變 12
1.2.1資料庫技術的環境 12
1.2.2傳統的檔案管理階段 13
1.2.3現代的資料庫管理系統階段 14
1.3資料庫系統架構 16
1.3.1數據存儲架構 16
1.3.2數據視圖管理架構 18
1.3.3資料庫套用架構 19
1.4資料庫管理系統組件 23
1.4.1數據和元數據 23
1.4.2輸入 24
1.4.3查詢處理器 25
1.4.4存儲管理器 26
1.4.5事務管理器 26
1.5資料庫技術的發展趨勢 27
1.5.1資料庫技術面臨的挑戰 27
1.5.2資料庫技術的未來 27
1.6小結 29
1.7思考和練習 29
第2章資料庫建模--ER圖 31
2.1ER圖的基本概念 31
2.1.1實體集和實體集中的屬性 32
2.1.2聯繫集和聯繫集中的屬性 35
2.1.3繪製ER圖 37
2.2ER圖設計原則 39
2.2.1真實性原則 40
2.2.2避免冗餘原則 40
2.2.3簡單性原則 40
2.2.4恰當性原則:用實體集還是用屬性 41
2.2.5恰當性原則:用實體集還是用聯繫集 41
2.3對約束建模 42
2.3.1映射約束 42
2.3.2鍵碼約束 45
2.3.3參照完整性約束 47
2.3.4其他類型的約束 48
2.4弱實體集 48
2.4.1弱實體集產生的原因 49
2.4.2對弱實體集的要求 50
2.4.3弱實體集的表示方法 50
2.5ER圖的高級技術 51
2.5.1特殊化技術 51
2.5.2概括技術 52
2.5.3屬性繼承技術 53
2.5.4概括約束設計 53
2.5.5聚集技術 54
2.6小結 56
2.7思考和練習 56
第3章資料庫建模--IDEF1x圖 58
3.1概述 58
3.1.1IDEF方法族簡介 58
3.1.2IDEF1x圖的概念和特點 60
3.2IDEF1x圖的語法和語義 61
3.2.1實體 61
3.2.2連線聯繫 62
3.2.3分類聯繫 66
3.2.4非確定聯繫 68
3.2.5屬性 69
3.2.6主鍵碼和次鍵碼 71
3.2.7外鍵碼 73
3.3使用IDEF1x圖建立資料庫模型的過程 75
3.3.1準備階段 75
3.3.2定義實體階段 78
3.3.3定義联系階段 79
3.3.4定義鍵碼階段 81
3.3.5定義屬性階段 85
3.3.6檔案編制階段 87
3.4小結 88
3.5思考和練習 88
第4章資料庫建模--ODL方法 90
4.1面向對象概述 90
4.1.1面向對象模型和關係模型比較 90
4.1.2面向對象基本概念 91
4.2ODL的基本結構 93
4.2.1ODL概念 93
4.2.2ODL接口說明 94
4.2.3ODL中的屬性 95
4.2.4ODL中的聯繫 96
4.2.5反向聯繫的概念 97
4.2.6聯繫的多重性 99
4.2.7ODL中的類型 101
4.2.8ODL中方法署名的說明 104
4.3子類和約束 106
4.3.1ODL中的子類 106
4.3.2ODL中的約束 110
4.4小結 115
4.5思考和練習 115
第5章關係模型 117
5.1基本概念 117
5.2從ER圖到關係模型設計的轉換 122
5.2.1ER圖和關係模式的比較 123
5.2.2實體集到關係模式的轉換 123
5.2.3聯繫集到關係模式的轉換 124
5.2.4弱實體集到關係模式的轉換 126
5.2.5ER圖中其他元素的轉換 127
5.2.6鍵碼的轉換 129
5.3從IDEF1x圖到關係模型設計的轉換 130
5.4從ODL設計到關係模型設計的轉換 131
5.4.1ODL設計和關係模式設計的比較 131
5.4.2從ODL屬性到關係模式的屬性 132
5.4.3ODL設計中非原子屬性的轉換 132
5.4.4ODL設計中聯繫的轉換 136
5.4.5ODL設計中聯繫和反向聯繫問題 137
5.4.6ODL設計中子類結構的轉換 137
5.5小結 139
5.6思考和練習 139
第6章關係模式的規範化設計 141
6.1概述 141
6.1.1異常問題 141
6.1.2泛關係模式和資料庫模式 142
6.2函式依賴 143
6.2.1函式依賴的定義 143
6.2.2函式依賴和鍵碼 144
6.2.3邏輯蘊含 145
6.2.4函式依賴的推理規則 146
6.2.5屬性集的閉包 147
6.2.6正則覆蓋 149
6.3關係模式的分解 150
6.4關係模式的範式 151
6.4.1第一範式 151
6.4.2BCNF範式 152
6.4.3分解成BCNF模式的算法 152
6.4.4函式依賴的投影 154
6.4.5第三範式 155
6.4.6第二範式 157
6.5多值依賴 157
6.5.1多值依賴的概念 158
6.5.2多值依賴的推理規則 159
6.5.3第四範式 159
6.6範式之間的關係 160
6.7資料庫模式的實例 161
6.7.1圖書管理資料庫模式 161
6.7.2計算機產品信息管理資料庫模式 163
6.8小結 164
6.9思考和練習 165
第Ⅱ部分編程篇
第7章關係代數基本理論 169
7.1概述 169
7.2關係代數的基本運算 170
7.2.1集合運算 170
7.2.2選擇運算 172
7.2.3投影運算 174
7.2.4笛卡兒積運算 175
7.2.5改名運算 176
7.3關係代數的附加運算 177
7.3.1自然連線運算 177
7.3.2θ連線運算 178
7.3.3除法運算 179
7.3.4賦值運算 180
7.4擴充的關係代數運算 181
7.4.1廣義投影運算 181
7.4.2外連線運算 182
7.4.3聚集運算 183
7.5關係演算 183
7.5.1元組關係演算 184
7.5.2域關係演算 184
7.6關係代數的修改運算 185
7.6.1插入運算 185
7.6.2刪除運算 186
7.6.3修改運算 186
7.7關係代數表達式的最佳化策略 187
7.8小結 188
7.9思考和練習 188
第8章Datalog語言 190
8.1基本概念 190
8.1.1基本結構 190
8.1.2一般規則 192
8.1.3安全規則 193
8.1.4外延謂詞和內涵謂詞 195
8.2關係代數向Datalog規則的轉換 196
8.2.1從集合運算到Datalog規則 196
8.2.2從投影運算到Datalog規則 197
8.2.3從笛卡兒乘積到Datalog規則 197
8.2.4從選擇運算到Datalog規則 198
8.2.5從連線運算到Datalog規則 200
8.2.6從多重運算到Datalog規則 200
8.3遞歸原理 201
8.3.1關係代數存在的問題 201
8.3.2計算最小固定點 203
8.3.3使用Datalog規則表示固定點公式 204
8.4包的運算 205
8.4.1包的意義 205
8.4.2包的關係運算 206
8.4.3包的邏輯運算 209
8.5小結 209
8.6思考和練習 210
第9章SQL語言初步 212
9.1概述 212
9.2簡單查詢語句 213
9.2.1最簡單的查詢語句 214
9.2.2投影 215
9.2.3選擇 217
9.2.4字元串比較 220
9.2.5日期和時間的比較 221
9.2.6排序結果 221
9.2.7副本 223
9.3高級查詢語句 224
9.3.1連線查詢 224
9.3.2集合查詢 230
9.3.3聚集查詢 232
9.3.4子查詢 234
9.4資料庫更新語句 236
9.4.1插入數據 237
9.4.2刪除數據 238
9.4.3修改數據 238
9.5數據定義語句 239
9.5.1數據類型和域 240
9.5.2管理表 241
9.5.3默認值 243
9.5.4索引定義 243
9.5.5管理視圖 244
9.6遞歸查詢 246
9.7動手練習 247
9.8小結 248
9.9思考和練習 249
第10章SQL語言高級功能 251
10.1約束 251
10.1.1鍵碼約束 251
10.1.2外鍵碼約束 253
10.1.3非空約束 254
10.1.4CHECK約束 255
10.1.5斷言約束 256
10.2觸發器 258
10.2.1觸發器的結構 258
10.2.2觸發器示例 260
10.3游標 261
10.3.1定義游標 261
10.3.2游標的選項 262
10.4嵌入式SQL語言 263
10.4.1接口和聲明 263
10.4.2動態的SQL語句 264
10.5安全控制和許可權管理 265
10.5.1許可權的類型 265
10.5.2授權和收權 266
10.6動手練習 267
10.7小結 268
10.8思考和練習 268
第Ⅲ部分實現篇
第11章索引和散列技術 273
11.1概述 273
11.1.1檔案組織方式 273
11.1.2順序檔案組織 274
11.1.3聚集檔案組織 275
11.2索引技術 276
11.2.1基本概念 276
11.2.2順序索引 276
11.2.3B+樹索引檔案 280
11.3散列技術 280
11.3.1基本概念 281
11.3.2散列索引 281
11.4MicrosoftSQLServer系統中的索引 282
11.4.1索引類型 282
11.4.2創建索引的方法 284
11.5小結 285
11.6思考和練習 285
第12章查詢處理技術 286
12.1概述 286
12.2查詢處理的代價模型 288
12.3單個關係運算的代價估計 289
12.3.1選擇運算的代價估計 289
12.3.2連線運算的代價估計 290
12.3.3集合運算的代價估計 291
12.4表達式運算的代價估計 291
12.4.1實體化方法 291
12.4.2流水線方法 292
12.5MicrosoftSQLServer系統的查詢處理器 293
12.5.1特性概述 293
12.5.2互動式操作 294
12.5.3執行計畫 295
12.5.4最佳化索引 296
12.5.5最佳化隱藏 297
12.6小結 298
12.7思考和練習 299
第13章事務和並發控制 300
13.1事務 300
13.1.1事務的基本概念 300
13.1.2事務的狀態變遷圖 301
13.1.3事務的並發執行 302
13.1.4事務的一致性級別 304
13.2並發控制 305
13.2.1並發操作帶來的問題 305
13.2.2鎖 305
13.2.3死鎖 306
13.3MicrosoftSQLServer系統的事務和鎖 307
13.3.1事務的類型 307
13.3.2事務的工作原理 308
13.3.3鎖的粒度 310
13.3.4鎖的類型 313
13.3.5死鎖和死鎖的解決方案 315
13.4小結 316
13.5思考和練習 316
第Ⅳ部分提高篇
第14章分散式資料庫技術 319
14.1概述 319
14.2分散式資料庫的概念和特點 321
14.2.1分散式資料庫的概念 322
14.2.2分散式資料庫的特點 322
14.3分散式數據存儲技術 324
14.3.1數據複製 324
14.3.2數據分片 326
14.3.3數據混合存儲 329
14.4分散式數據查詢技術 330
14.4.1分散式數據查詢示例 331
14.4.2基於半連線的最佳化策略 332
14.4.3基於連線的最佳化策略 333
14.5MicrosoftSQLServer的分散式計算特點 333
14.5.1MicrosoftDistributedTransactionCoordinator 333
14.5.2連結伺服器 334
14.5.3數據複製 334
14.6小結 338
14.7思考和練習 338
第15章數據倉庫技術 339
15.1概述 339
15.2數據挖掘和數據中心庫 341
15.2.1數據挖掘技術 342
15.2.2數據中心庫 344
15.3數據倉庫的支持工具 345
15.3.1OLAP服務 345
15.3.2數據轉換服務 346
15.3.3PivotTable服務 347
15.4數據倉庫的實現步驟 347
15.4.1確定用戶需求 348
15.4.2設計和建立資料庫 348
15.4.3提取和載入數據 351
15.5數據的粒度、分割和元數據 352
15.6小結 353
15.7思考和練習 353
第16章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 354
16.1信息系統概述 354
16.2開發信息系統的方法論 356
16.2.1方法類型 356
16.2.2開發策略 357
16.3信息系統開發階段 358
16.3.1調查研究階段 358
16.3.2系統分析階段 360
16.3.3系統設計階段 362
16.3.4系統實施階段 365
16.3.5系統評價階段 365
16.4影響信息系統開發成功和失敗的因素 366
16.5小結 367
16.6思考和練習 368
參考文獻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