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村情概況,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其中農業人口615人,勞動力41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區內。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0萬元。全村經濟總收入1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37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有11戶,40間危房需改造;村內道路雖已修通,但都是土路,加上年久失修,天陰下雨路滑難行,給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種植核桃100畝經濟林;對村內道路進行硬化。
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59戶通自來水。有15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4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0戶。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機車15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20口;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8公里。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磨盤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綠茂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8公里。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690畝(其中:地690畝),人均耕地1.02畝,主要種植玉米、紅薯等作物;擁有林地500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6畝,主要種植梨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500.18畝,其他面積575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區內。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8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3萬元;畜牧業收入41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20頭,肉牛15頭,肉羊230頭),林業收入3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30.1萬元;工資性收入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3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70人,在省內務工170人。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7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9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加強農村財務管理,並定期以張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開展村務財務公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縣內、省內、省外、國外)。2010年種植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4萬元,占總收入的43.02%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甘蔗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3戶,共鄉村人口264人,其中男性131人,女性133人。其中農業人口264人,勞動力168人。該村以傣族、漢族為主(是傣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傣族260人,漢族4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9人;參加農村養老保險67人;享受低保5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平原鎮蓮花山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平原鎮蓮花山衛生院1公里。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村中心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0.6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人,其中小學生10人,中學生2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公開。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0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2600元(人均50元),一事一議籌勞336個(勞均6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16萬元,有固定資產1.5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1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無公廁,道路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甘蔗。到"十二五"期,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5731元增加到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