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畸形是先天性疾病,多指畸形又叫重複指,在組織的重複現象中包括多指症和鏡手,主要分3型:軸前型的拇指多指,中央型多指,軸後型的小指多指。由於其體徵明確,均可在分娩時發現而診斷。多指征在手的先天性畸形中最為多見,發病特點是男性高於女性,大致為1.5∶1;右手多於左手,比例為2∶1;雙手發病率占10%左右。拇指多指畸形為多發,占總數的90%以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指切除術
- 又叫:重複指
- 拇指多指:畸形為多發,占總數的90%以上
- 手術方法:常用Bil-haut-Cloquet法
手術時間,手術方法,原因,矯正方法,
手術時間
對複雜性多指的手術時機,過去認為在學齡前4~6歲,是大多數手術的最佳時機。因此期患兒能合作,解剖結構較清晰,還能防止患兒的心理變態。但在歐美及日本則認為對畸形的矯正越早越好,約在出生後6個月開始。他們認為,在出生後6個月到3歲期間,是建立手基本功能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完成手術,可望得到一個完善的手功能。手術顯微鏡在臨床上的套用,可減少對組織的損傷,故手術時間可提前。對簡單型多指,出生後6個月手術較好;對有嚴重畸形、組織缺損的複雜多指,在1歲後行多指切除,組織移植或移位,功能重建等手術,並應定期複查直至發育停止期。
手術方法
(1)對均等型多指,常用Bil-haut-Cloquet法,但術後容易並發甲錯位、裂甲、指骨畸形癒合等功能障礙。國外對多指畸形的手術,當保留指大小是健側2/3以上時,採用將多指的指甲、甲床、指骨切除,保留適當大小的皮瓣,與保留拇指組合, 改進拇指形狀。矯形後拇指的指骨雖稍為細小,但功能和外觀都較好,並可避免Bilhaut-Cloquet術式的併發症。
(2)近節成對型多指切除時,拇短展肌止點的重建和切斷掌指關節橈側側副韌帶,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所在。故術時應將拇短展肌止點在骨膜下切斷、剝離,固定於保留指近節基底伸肌腱和關節囊上。在切斷橈側側副韌帶時,應帶有一小塊三角形軟骨塊,固定於保留拇指近節指骨底橈側骨皮質上,以加強關節的穩定性。多指切除時,指伸、屈肌腱可保留,以加強保留的伸、屈功能,或用於重建側副韌帶。在保留指伸、屈肌腱先天性缺損時,可在切除多指的同時,行示指伸肌腱和環指指淺屈肌腱移位,重建保留拇指的功能。
(3)掌、指骨的切骨矯形適用於1歲以後;對掌功能的重建要在3歲後為妥,宜多行掌長肌腱移位。遠期隨訪的重要性:多指畸形的早期療效比較滿意,但隨著患兒的發育,繼發性畸形也並不少見。本組有32例,在術後2~15年作了二期矯形、重建手術,占總數的 13.6%(32/234)。因此,多指畸形術後應長期定期隨訪,直至發育期停止。
原因
由於多指畸形的種類繁多,初次手術的難易程度不一,即使很有經驗的醫師也不能保證獲得完美無缺的手術效果;況且一些經驗不足的醫師不能正確認識與處理多指畸形的異常解剖結構,視多指切除為十分簡單的手術,因而術後繼發畸形的發生率也高。
1、年齡越小,手指的異常解剖越不易辨認,以致初期手術時無法作功能重建。
2、一般認為WasselⅡ型與Ⅳ型者殘留畸形發生率高,有的認為Ⅳ型復拇切除後,50%需行再次手術。近節指骨基底有骨性殘留者多見於Ⅲ型。
3、單純的切除術是殘留畸形的重要原因。指間關節不穩與初次手術時未重建側副韌帶有關。掌指關節不穩歸咎於切除橈側多指後未重建拇短展肌止點。
4、多指畸形均存在解剖異常,不能正確認識與處理這些異常的解剖結構,就會因肌腱的動力持續異常導致術後掌指關節與指間關節的不穩和成角畸形。
矯正方法
一、指間關節不穩
由於初次手術時未重建側副韌帶所致。
手術方法:
1、重建側副韌帶:適用手術中仍可找到較完整的側副韌帶;或利用食指固有伸肌腱轉位重建側副韌帶。
2、關節固定:適用於指間關節功能較差且年齡在13歲以上者。
二、指間關節成角畸形
由於橈側多指切除後瘢痕攣縮,拇指末節向橈側偏斜,以致指間關節尺側副韌帶鬆弛。
手術方法:
1、單純軟組織手術:切除瘢痕,作兩個或多個對偶皮瓣互換以松解橈側的軟組織牽拉,如攣縮瘢痕較重,切除瘢痕後可作局部皮瓣轉移,通常向橈側偏斜者尺側皮膚,皮下組織較鬆弛,此處作供瓣區可直接拉攏縫合,並可同時收緊尺側的關節囊及側副韌帶。術後夾板固定3~4周,再行指間關節的屈伸,捏夾鍛鍊。
2、軟組織松解加近節指骨截骨術:適用於指間關節明顯脫位,上述術式不足以矯正良好的軸線位時,應在近節指骨作楔形截骨,斜形克氏鋼針固定。如術中出現指伸肌腱較鬆弛時,應作適度摺疊縫合。
三、殘留指骨骨贅
初次手術時患者年齡較小術野顯露不良,致指骨殘留較長,或切除指殘留的骨膜化骨,隨年齡增長,又形成一個“復發性多指”。
手術方法:
皮膚梭形切口,充分暴露指骨殘端,靠近主指骨幹徹底切除骨贅及其骨膜。
四、Z字畸形
主要是掌指關節與指間關節脫位,指間關節橈偏,掌指關節尺偏,同時伴有掌指關節囊鬆弛,拇長伸腱滑脫。
手術方法:
1、掌指關節復位,克氏鋼針斜形固定後再收緊橈側關節囊和側副韌帶;
2、近節指骨楔形截骨,克氏鋼針固定,以矯正指間關節脫位;
3、拇長伸腱復位及縮短;
4、拇短展肌腱止點重建。術後用夾板或石膏托固定3~4周,如截骨處已骨性癒合,拆除外固定,拔克氏鋼針,行功能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