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拉爾姓
- 拼音:duō lā ěr
- 滿語:Dolar Hala
- 源於:女真族
姓氏淵源,郡望堂號,歷史名人,多拉爾·海蘭察,多拉爾·安祿,多拉爾·安成,多拉爾·扎爾善,多拉爾·傅森內,
姓氏淵源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鄂溫克族多拉爾氏,亦稱朵拉爾氏、都拉爾氏,世居黑龍江伊敏(今黑龍江嫩江支流諾敏河流域)、扎羅木得、輝河、多金(皆在今黑龍江布特哈阿倫河流域)、郭貝勒(今黑龍江黑河江北俄羅斯境內)等地。後有滿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回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Dolar Hala,漢義“住在河邊的人”。
在史籍《黑龍江志稿》中認為,多拉爾氏源出金國時期的古女真都烈氏,有六個分支:謝盼杜拉爾氏、音哈完氏、祥嘎林哈完氏等。本書完全贊同這個觀點。
郡望堂號
海拉爾的名稱是因河而來的。早在清朝雍正年間,這裡是一座清政府戍邊的軍事重鎮。因坐落在呼倫貝爾草原而被稱為呼倫貝爾城,是《中俄尼布楚議界條約》簽定後大清帝國北部的重要門戶。為捍衛一千公里長的中俄邊界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呼倫貝爾城所處的地埋位置,使其發揮出巨大的輻射作用。建城初即建有通往齊齊哈爾、黑山頭、古北口、張家口、庫倫(今烏蘭巴托)、阿爾山、吉拉林等數條可通車馬的道路。當年草原上盛況空前的甘珠爾廟會就是依靠這些古道暢通而促成的。公元二十世紀初,隨著中東鐵路的修築、通車,俄、日、德、美等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侵入,這裡進入新的商貿發展時期,在呼倫貝爾城外開闢了貿易市場。1907年被正式闢為對外國人開放的商埠。因修築東清鐵路建立車站時,定名為“海浪”站,是海拉爾的譯音,後來新街開發,海拉爾站的知名度漸漸提高,“呼倫貝爾城”的名稱被取而代之。
海拉爾河在《遼史》中寫作“海勒兒”,《元史》重稱“海喇兒河”,後來也漢譯“海蘭兒河”、“合泐里”等。其含義眾說紛紜,長期以來有四種說法比較流行:第一種最流行的是“野韭菜”的意思,考證者還用《蒙漢辭典》來作證,說“哈利亞爾”是野韭菜生長的地方,這裡有大片的野韭菜,這條河也就叫海拉爾了。第二種說法是“流下來的水”之意,持這一觀點的人用翦伯贊的《內蒙訪古》一文為依據,看來也有一定的道理。第三種說法是“桃花水”之意,這與前一種說法大致相似,只是更進一步,他們認為蒙語的”融化”、“融雪”也語音為“海勒”,春天大興安嶺西坡冰雪消融,其水匯成河——海勒,故得“桃花水”之意的河名了。第四種說法是“黑色”之意,但其解釋是海拉爾河兩岸牧草繁茂,呈深綠色,遠遠望去,與藍天、白雲、綠地之間有如黑綠色飄帶,所以也稱之為墨色之意。這四種說法都有一定合理的成分,尤其第四種說法更接近事實,但又都沒有說準其真正含義。道理很簡單,這種河流的名稱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見於史冊。當時這裡的主人是原始蒙古人,古代人為河流、山脈起名不會去認真引經據典,更不能查閱後人的名著,他們都是根據一般特徵而名之。如黃河,就是用水色黃而稱之;嫩江,就因其水清而呼之;黑龍江就是因其在黑土地中孕育,形成滾滾黑色大水而命之。我們的海拉爾河,也是因其水色黑而被持原始蒙古語的先民命名為海拉爾。海拉爾河發源於大興安嶺,全長七百多公里,流入額爾古納河,注入黑龍江,是黑龍江的主要源頭之一。
海拉爾河牙克石以上地段,地形起伏較大,植被良好,水流較急,河水較清,當河水進入呼倫貝爾草原以後,開始放慢了流速,平坦的大草原使河道迂迴曲折,河水漫溢擴散,滲透增加,旁蝕力增強。尤其到與伊敏河匯合處以下,也就是現海拉爾市區後,地勢開闊平坦,河草茂密深綠,蘆葦盪片片相連,河水連起一串串水泡、湖泊,河道流速每秒鐘只能走幾公分的距離,常年泡在水中的葦根水草、腐殖物把水染的更黑,就連生長在這裡的鮎魚、鯽魚都是黑色的。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原始蒙古人,見到這條黑如墨的水,自然“海拉爾”的河名就產生了。
海拉爾河是條母親河,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二、三萬年以前,這裡就有古人類活動。當時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生活的古人類被考古界稱為“扎賚諾爾人”。自公元1934年以來,在扎賚諾爾煤礦先後發現古人類化石已有二十多個。雖然目前在海拉爾市境內尚未出土古人類化石,但扎賚諾爾人在這裡活動是無疑的。不僅是因為海拉爾河與達賚湖相連,按著人類生活規律應同屬一個活動範圍,而且也有考古證據能說明,那時,在人類社會分期屬於舊石器晚期,生活在這裡的古人類與沒有滅絕的猛獁象、披毛犀、東北野牛等古生物共存,而且人類以此為捕獵對象。在海拉爾地區,無論是北山、東山取土場,都發現大量的此類古生物化石。早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黑龍江博物館就在這裡徵集發掘大批古生物化石,現在黑龍江博物館展出的猛獁象、披毛犀、東北野牛化石很多是海拉爾市出土的。1985年,在東山取土場,又發現零散的猛獁象化石,考古人員就曾在一塊化石上發現人類砍砸的痕跡,充分證明這裡在舊石器時期就是古人類活動的地方。
進入距今一萬年左右的全新世,海拉爾地區氣候、地貌與生物群同現在基本相似,人類也走進了新的發展時期。在考古學中,從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期間,有一個中石器時代,目前考古界都把海拉爾西山(松山)細石器作為中石器時代的代表,也就是在距今六千~一萬年間,在海拉爾活動著一支使用細石器、走向文明時代的原始人類。他們手持石制工具,同大自然進行頑強的拚博,過著原始氏族社會生活,創造出中石器文化。當中原進入新石器時代,生活在海拉爾的原始人也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創造了輝煌的哈克文化。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禮器玉器出現了,生產力發展了,先進技術推廣了,複合工具套用了,文明出現了,而且將細石器發展到了頂峰。
進入歷史時期以來,海拉爾市同呼倫貝爾一樣,是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歷史搖籃。在中國歷史發展到春秋戰國之際,海拉爾地區的狩獵、遊牧民族已見於史籍,他們的名字是東胡。那時,在中國北方草原有個強大的遊牧民族,被中原稱為匈奴,史書簡稱其為“胡”。而其北,在大、小興安嶺,乃至外興安嶺,存在一個比匈奴還強大的狩獵、遊牧民族,因在匈奴東,被稱作為“東胡”。秦漢之際,北方草原戰火紛飛,匈奴不僅和漢朝兵戎相見,也和東鄰的東胡刀槍相擊,而東胡被匈奴打散的一支鮮卑族在呼倫貝爾草原的孕育下形成、發展、強大,占據匈奴故地,建立了強大的鮮卑部落聯盟。海拉爾地區,就留下鮮卑人的遺蹟——謝爾塔拉鮮卑古墓群。東漢末年,鮮卑人經過南征北戰,吞併五胡十六國,統一了黃河流域,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少數民族為主體的中央政權北魏王朝。鮮卑南遷的留守部隊,再去中原晉見雖然是本族的,但已是中國的天子時,就以“室韋”的名稱被記入史冊。“室韋”與“鮮卑”是同音異釋之音,都屬蒙古語,是“森林中的人”之意,與“喜桂”、“喜桂圖”等譯音一致。今天,在額爾古納市的原始森林中,也有“室韋”的地名。在北魏、隋、唐之際,中原就把居住在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的狩獵、遊牧民族都稱作為“室韋”。
最近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謝爾塔拉發現了室韋古墓群,就雄辯地說明室韋及其後裔蒙古,都曾是海拉爾地區的主人。公元916年,契丹人在中國北方建立了遼政權,海拉爾地區全部為遼國占據。遼國在這裡設烏古敵烈統軍司,契丹人在海拉爾河流域建立了邊防城池。這裡是契丹人統治下北方遊牧民族駐牧的地方,考古工作者在海拉爾東山、謝爾塔拉鎮、哈克鎮等許多遺址都發現遼代遺蹟。公元1202年秋天,蒙古族英雄鐵木真打敗了塔塔爾人,盡掠其部眾,占領了海拉爾河流域,統一了呼倫貝爾草原,並以此為休養生息據點,僅用四年時間就完成了從東到西統一蒙古高原大業.被各部族擁立為成吉思汗。從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個具有共同語言、地域和文化的,並在心理素質和經濟生活上也有共同特點的民族蒙古族。他們南征北戰,服了歐亞大陸,建立了四大汗國,隨後又統一了中國。
元朝滅亡後,戰亂使呼倫貝爾草原的遊牧民族又過著動盪不定的原始遊牧生活。至後金興起,這裡的蒙古各部陸續臣屬清朝,女真人為利用蒙古人對明朝的反抗情緒,先後把居住在這裡的勇敢善戰的蒙古人遷到烏蘭察布草原。這期間呼倫貝爾地區僅有為數不多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族和達斡爾族、鄂溫克等遊牧和狩獵者活動的區域。就在這時,沙皇俄國侵略魔爪伸向呼倫貝爾地區。清朝雍正年間,針對沙俄的侵略行徑,清政府開始注重邊防建設,在呼倫貝爾境內設十二處卡倫,並遷大興安嶺東麓布特哈八旗索倫(今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和巴爾虎,到嶺西呼倫貝爾地區戍邊。從此,呼倫貝爾地區進入了人丁日益增多的歷史新時期,在今海拉爾市正陽街一帶修築了“呼倫貝爾城”。從此,現在的海拉爾市成為呼倫貝爾的商貿、交通、政治、文化的中心,被譽為“草原明珠”。二十世紀初,俄國人修築中東鐵路,在呼倫貝爾旁建一車站,因臨海拉爾河而定名“海浪”站,即海拉爾的譯音,靠近車站處為新街,隨著商埠的開發,海拉爾的知名度提高,舊街“呼倫貝爾城”被新街“海拉爾”取而代之。
歷史名人
多拉爾·海蘭察
(公元?~1793年待考),鄂溫克族;滿洲鑲黃旗人,索倫多拉爾氏,世居黑龍江布特哈阿倫河。著名清朝將領、大臣。
多拉爾·海蘭察為將勇敢善戰。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隨軍入準噶爾,平定阿睦爾撒納的叛亂。因功升任頭等侍衛大臣。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多拉爾·海蘭察作為清軍先鋒率部進入緬
甸作戰。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再度出師,屢建戰功。
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多拉爾·海蘭察率部鎮壓大小金川(今四川大、小金川流域)割據勢力,平小金川。又從福康安平定大金川。
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甘肅、青海回族、撒拉族發動起義,多拉爾·海蘭察隨軍前往鎮壓。至清乾隆末年,台灣爆發林爽文起義。清廷派福康安進兵台灣,多拉爾·海蘭察在福康安帳下任參贊大臣。在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多拉爾·海蘭察擊潰起義軍,俘獲義軍首領林爽文,解往北京。另一起義領袖莊大田亦被多拉爾·海蘭察俘殺。
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廓爾喀(今尼泊爾)侵擾西藏,多拉爾·海蘭察率部進入日喀則。次年,多拉爾·海蘭察隨福康安入藏,擊敗廓爾喀兵,迫使廓爾喀請和。因此,多拉爾·海蘭察深得福康安賞識,福康安屢任大帥,均以多拉爾·海蘭察為參贊大臣。後多拉爾·海蘭察封爵至一等超勇公。
鄂溫克族人至今流傳有這么一句話,“清朝的武是鄂溫克人.文是達斡爾人”。海蘭察就是清盛世時期鄂溫克族的著名將領,杜拉爾哈拉。“海蘭察”的意思是“海拉爾的森林”,這個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相傳有一年,大清朝曾派出欽差大臣趕赴海拉爾地區視察。有一天夜間該大臣帶領手下巡視時,忽然傳來了嬰兒響亮的啼哭聲,他們認為不遠處一定有新生命降生了,於是巡聲找去。可是萬萬沒有想到,他們在森林中走了很久,仍然沒有看到住戶,而嬰兒的啼哭聲卻還在繼續著。這一奇怪的現象令他們非常驚詫,大臣下令繼續尋找,就這樣,他們在林子裡大約走出了三、四里的路程,才終於發現一所亮著燈光的木屋,而那個奇怪嬰兒的啼哭聲也正是從這個小木屋裡傳出來的。
出於好奇,欽差大臣拜訪了這戶人家,發現是一位鄂溫克婦女剛剛生下來一個男嬰。這個小傢伙除了皮膚黝黑和大嗓門以外,和普通的嬰兒並沒有什麼區別。嬰兒的父母對突然拜訪的朝廷貴客非常尊重,希望他們能給孩子起一個名字,大臣認為這個孩子的哭聲居然會傳出三、四里地,肯定將來會有不平凡的經歷,再加上他們是在海拉爾的森林中找到了這個神奇的孩子,遂為之取名“海蘭察”,意思就是“海拉爾的森林”。這個新生的小傢伙就是多拉爾·海蘭察。
多拉爾·海蘭察從小為人放牧、趕車。在海拉爾一家商號當牧工時,起初主人對他很不信任,時常監視他,有一天主人見到一隻黑熊睡在他牧放的畜群旁邊,非常奇怪,聯想起自從多拉爾·海蘭察來當牧工,牲畜從無丟失,就覺得這一定是個不平凡的人,從此刮目相看。
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多拉爾·海蘭察作為一名馬甲從征準噶爾,開始為維護滿清王朝的統一,反對外國殖民者侵略我國邊疆進行了不懈的鬥爭。
清朝康熙年間,準噶爾蒙古部上層貴族噶爾丹等勾結沙俄侵略者在青海、西藏等地製造分裂、多次發動叛亂,嚴重影響著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清朝廷多次派兵加以鎮壓,這場戰爭也一直延續到乾隆帝執政時期,而多拉爾·海蘭察正是在清乾隆年間的公元1755~1758年參加了平滅準噶爾叛亂的戰鬥,並屢建奇功。其中多拉爾·海蘭察以少勝多,獨自擒獲敵將巴雅爾的故事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
據說,當時多拉爾·海蘭察正在山中砍木時與巴雅爾不期而遇,他隨即掄斧上馬與之展開大戰。巴雅爾不是多拉爾·海蘭察的對手,幾十個回合下來,巴雅爾體力漸漸不支,隨時有被砍於馬下的危險,為了保全生命,巴雅爾被迫下馬歸降,並割下一角衣襟給多拉爾·海蘭察作為憑證。
戰爭結束以後,全軍將士論功行賞,很多人都說巴雅爾是自己擒獲的,並為此爭執不休,而多拉爾·海蘭察卻什麼都沒說。由於爭執不下,上級便下令讓巴雅爾自己到軍營里去認,結果他認出多拉爾·海蘭察來。那些高級將領很不服氣,紛紛讓多拉爾·海蘭察拿出證據來,於是多拉爾·海蘭察把巴雅爾割下的那一角衣襟拿了出來,眾人皆啞口無言。
“是金子總會發光”,經過這件事以後,多拉爾·海蘭察的勇猛無敵以及謙遜正直的人品得到了上級的賞識,他不僅得到了獎賞,還很快就被提升為頭等侍衛。
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在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割據勢力的戰役中,由於多拉爾·海蘭察帶領鄂溫克士兵攻取險阻碉卡,奮力超眾,升為協領,乾隆大帝賞他銀三百兩。
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多拉爾·海蘭察督率官兵去台灣作戰,鼓勇直進,三日破鹿耳港。
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農曆7月,乾隆大帝賜多拉爾·海蘭察宴。
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農曆2月,多拉爾·海蘭察由領侍衛大臣升為正白旗蒙古都統。
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廓爾喀人侵入西藏,應班禪、達賴喇嘛的請求,多拉爾·海蘭察奉命率領鄂溫克勁旅由青海進藏征剿侵略者。第二年(公元1792年)農曆5月,多拉爾·海蘭察把入侵的廓爾喀軍隊全部逐出國境,廓爾喀王認罪乞和,立誓以後永不侵犯邊境。乾隆大帝又一次嘉獎了海蘭察,並在同年農曆9月將多拉爾·海蘭察由二等公爵,晉升為一等公爵。
可惜從西藏得勝回京後,多拉爾·海蘭察因南征北戰身上多處受傷,不久便病故在家中。當時清軍的將領如在家中病故,一般不能入昭忠祠,但乾隆大帝“念伊軍營效力多年,身曾受傷”,格外加恩,特使多拉爾·海蘭察入昭忠祠,以都統銜的待遇為他舉行葬禮。
據歷史記載,多拉爾·海蘭察在清軍中武功卓絕,曾四次被列入滿清紫光閣御功臣的繪像之列,在台灣和黑龍江都曾專為他修過祠堂。
多拉爾·安祿
(公元?~1799年待考),鄂溫克族,多拉爾·海蘭察之子;滿洲鑲黃旗人,索倫多拉爾氏,世居黑龍江布特哈阿倫河。著名清朝將領。
多拉爾·安祿,與其父很相似,在戰陣中能奮不顧身,是鄂溫克族第一個在皇宮中當侍衛的人,號稱拚命三郎。
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多拉爾·安祿以三等輕車都尉之職出征新疆時陣亡,滿清嘉慶皇帝特賞銀一千兩治喪,並與其父同樣入昭忠祠。
多拉爾·安成
(生卒年待考),鄂溫克族,多拉爾·海蘭察裔孫;滿洲鑲黃旗人,索倫多拉爾氏,世居黑龍江布特哈阿倫河。著名清朝將領、邊疆大臣。
由於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中國古代所繪製的西藏地圖並不多。國家圖書館珍藏有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多拉爾·安成繪本《自打箭爐至前後藏途程圖》,雖無比例尺,也不甚精確,但依然能通過此圖可以對入藏及西藏的山川地勢、疆界交通、城池關隘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康定縣境內的打箭爐,自古為荒邊之地。據史料記載,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滿清政府在打箭爐設立茶關,打箭爐因此成為川茶輸藏的集散地和川藏茶馬大道的交通樞紐。
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開闢了自打箭爐經里塘、巴塘、江卡 芒康至昌都的川藏南路大道,沿途設立糧台、塘鋪。由於這條路主要供駐藏清軍官兵和輸藏糧餉來往使用,故習慣上稱之為“川藏官道”,但實際上此道也經常是茶商馱隊行經之路;而由打箭爐經道孚、甘孜、德格、江達至昌都的茶馬古道,則習慣上被稱為“川藏商道”,兩道皆匯合於昌都。由昌都起又分為兩路,至拉薩匯合。一路由昌都經洛隆宗、邊壩、工布江達、墨竹工卡至拉薩;一路由昌都經三十九族至拉薩的古代茶道。
在《自打箭爐至前後藏途程圖》中,多拉爾·安成繪出了自打箭爐入藏的北、中、南三條路線,他採用形象畫法,較詳細地繪出了昌都、拉薩、日喀則等城廓以及土司寨、寺廟、村落、山脈等,並用虛線標註各站路途走向,但未標註路程距離。圖中金沙江、雅礱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分別用文字注出流向,而且標註了西藏的疆界毗連與四川、雲南、新疆的分界以及同緬甸、越南、俄羅斯、廓爾喀尼泊爾等邊界。
《自打箭爐至前後藏途程圖》的製圖者多拉爾·安成,曾於清光緒二十七~二十九年(公元1901~1903年)任駐藏幫辦大臣,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任新疆伊犁副都統兼塔爾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參贊大臣。多拉爾·安成奉命駐藏時,正值英國侵略者籌劃第二次武裝侵略西藏,藏區形勢緊張,滿清朝廷為之震動。多拉爾·安成臨危受命,對藏區山川形勢、疆界毗連和風土人情等均不熟悉,“恐一旦有事,貽誤地方,關係非淺。他五內焦急,日夜不遑”,遂“到處咨訪,考核方輿,勉繪一圖” 均為圖尾作者跋語,即此《自打箭爐至前後藏途程圖》。
在《自打箭爐至前後藏途程圖》的跋中,附有多拉爾·安成所寫詩二首:“一紙新圖入手中,山川差與舊遊同。流觀藉惕冰淵志,敢詡班生萬里功。”“中夏豈真魚肉弱,列邦盡肆虎狼雄。時艱共縞非難事,只此肫誠貫始終。”
體味多拉爾·安成之詩意,並細察全圖,其主體部分(南線)當是多拉爾·安成進藏途中所經各處要地,北線和中線及其它內容應是他“到處咨訪,考核方輿”所得。多拉爾·安成本著愛國盡責的精神,為防禦外敵入侵,鞏固藏區防務,給後人留下了一幅較詳盡的入藏及西藏全圖。
多拉爾·安成後升任一等超勇公。
多拉爾·扎爾善
(生卒年待考),鄂溫克族;滿洲正白旗人,索倫都拉爾氏。著名清朝將領。
多拉爾·扎爾善在從征新疆伊犁的過程中,作戰勇猛,因功賞巴圖魯,後平定回部起義,被乾隆大帝列為平定西域後五十功臣之一(大清紫光閣功臣)。
多拉爾·傅森內
(生卒年待考),鄂溫克族;滿洲正白旗人,滿洲呼倫貝爾正紅旗人,索倫都拉爾氏。著名清朝將領。
在清乾隆年間,多拉爾·傅森內從征西藏,作戰勇猛,因功賞賜巴圖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