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190.20畝(其中:田509畝,地3681.20畝),人均耕地2.70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2,66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788.9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83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6097畝;荒山、荒地3,325.60畝,其他面積800.00畝。有銅礦產等資源。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438戶,共有鄉村人口1606人,其中男性974人,女性632人。其中農業人口1595人,勞動力986人。該村以白族、傈僳族為主、其中白族650人,傈僳族956人。到2009年底,該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595人,參合率99%;享受低保360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3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中排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9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個。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36戶通自來水;有43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06戶通電,有178戶擁有電視機農,分別占農戶總數的47%和4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166戶,分別占總數的52%和35%。
該村到中排鄉已通公路,進村道路為泊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13.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輛,農用運輸車9輛,拖拉機11輛,機車1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12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31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0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0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有1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4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7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1299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距離中排中學13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6人,其中小學生76人,中學生20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4人,其中男黨員57人、女黨員7人。村委會由村支書、村主任、副主任等組成。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89人。
村務公開
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2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190畝,一事一議籌勞315.00元(勞均3元),集體總收入42.57萬元,有固定資產26.50萬元。
農村經濟
2009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285.5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6.69萬元,占總收入27%;畜牧業收入85.89萬元,占總收入的30%(其中出欄肉豬890頭,肉牛88頭,肉羊272頭);林業收入17.18萬元,占總收入的6%;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87.06萬元,占總收入的30%;工資性收入17.50萬元,占總收入的6%。農民人均純收入1692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2人(占勞動力的6%),在省內務工75人,到省外務工7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存在問題 1、紅岩組異地搬遷16戶存在飲水困難,公路未通到組內。 2、衛打箐至今還未通公路,力爭2016年底通路。 3、力爭在2016年底上半鄉拆除重建基本完善。 4、多依、衛打組移民安置工作存在的矛盾及力解決。。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二、發展重點 1、我村半山區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逐步開發,無形中增加村民就業渠道。在今後大力招商引資,增加經濟收入。2、繼續鞏固養殖業,普及農業科技推廣,有效增加村民在畜牧業農業上的收入。3、礦區開發後,先使各村小組通路,而後爭取通電,爭取項目,使尚未通水的兩個村民小組喝上乾淨的水。。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牧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13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板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牧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