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當看到一位父親對其孩子破口大罵時,我們可以認為,這位父親之所以破口大罵,是因為他看到孩子過馬路時沒有注意來往的車輛,十分危險,這是外部歸因。用外部歸因,我們對這位父親會有一定的同情和理解。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在日常的社會交往中,人們為了有效地控制和適應環境,往往對發生於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社會行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做出一定的解釋,即認知整體...
外部歸因(external attribution)是歸因理論中的一種類型,與內部歸因相對應。這種推論方式認為,個體之所以出現某種行為,其原因與其所處的情境有關,並假設大多數人在...
內部歸因是歸因理論中一種類型,與外部歸因相對應。所謂的內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這種推論方式認為,個體之所以出現某種行為,其原因與個體自身有關,如人格、...
三維歸因理論(Cube theory),也稱炻度理論或立方體理論,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凱利於1967年發表的《社會心理學的歸因理論》一書中提出。凱利認為,對他人行為的歸因一般...
歸因偏差是大多數人具有的無意或非完全有意地將個人行為及其結果進行不準確歸因的現象最常見的有基本歸因偏差和自我服務歸因偏差。...
歸因理論的起源:Heider第一次寫道歸因理論是在他的那本《人際關係的心理學》(1958)一書中。這本書在歸因理論的發源和定義上起到了主要作用。Jones和Davis的關於...
教師控制點(Locus of Control)是指教師將學生的好或壞的學業表現歸為外部原因或內部原因的傾向。有的教師傾向於外歸因,有的教師傾向於內歸因,兩種不同的歸因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