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燥痰,病證名。因時令燥熱乾犯肺胃所致燥痰證。亦稱火痰。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外感燥痰
- 別名:火痰
- 常見症狀:發熱唇焦,煩渴引飲,喘咳短息,時作時止,吐咯難出
- 出處:《症因脈治·外感痰症》
外感燥痰,病證名。因時令燥熱乾犯肺胃所致燥痰證。亦稱火痰。
外感燥痰,病證名。因時令燥熱乾犯肺胃所致燥痰證。亦稱火痰。外感燥痰,病證名。因時令燥熱乾犯肺胃所致燥痰證。亦稱火痰。見《症因脈治·外感痰症》。症見發熱唇焦,煩渴引飲,喘咳短息,時作時止,吐咯難出。治宜清熱潤燥,降火化痰,...
外感濕熱,燥邪與五志過極及誤用汗、吐、下法傷津,皆能損傷胃陰。胃陰損傷,失其通降,則水谷聚生痰濁。胃燥津竭,土不生金,則肺燥生痰,又胃陰虛火旺,虛火循肺脈上犯肺金,則灼津為痰。故在治法上,以甘涼平潤之劑濡...
(1)發病條件:外感燥邪,乾於肺家,燥痰作成,或肺腎陰虧,灼津化燥生痰。痰證具備燥邪性質:燥性乾燥,傷陰傷津,易傷肺胃。(2)症候特點:秋燥肺咳,咳多痰少色白,或咯出如米粘狀痰,澀而難出,或咽乾鼻燥,心煩口渴...
《症因脈治·痰證》:“痰之為病,變化百出,皆內因七情,外感六氣,中宮失清化之令,薰蒸結聚而成。須分所兼之邪治之。”《醫林繩墨》卷二:“人之氣道,貴處清順,其痰不生。設若窒塞其間,痰必壅盛。或因風、寒、暑、...
外感燥痰證。發熱唇焦,煩渴引飲,喘咳短息,時作時止,吐咯難出。運用 臨床常用於痰熱內蘊,肺失宣降而致發熱咳嗽、口渴唇焦、煩渴欲飲、喘息氣短、痰不易出等症。文獻摘要 《症因脈法》:“二母二陳湯,知母,貝母,半夏,白...
牛黃蛇膽川貝散,清熱,化痰,止咳。用於外感咳嗽中的熱痰咳嗽,燥痰咳嗽。功能主治 清熱,化痰,止咳。用於外感咳嗽中的熱痰咳嗽,燥痰咳嗽。規格 每瓶裝0.5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2瓶,一日2~3次。注意事項 1.忌食辛辣、油膩...
多因外感風寒濕熱之盛,內傷七情飲食之郁,以致氣逆液濁而成多量稀粘之汁。痰與飲常常互稱,在臨床上又有鑑別:粘而稠者為痰,清而稀者為飲。痰色黃者屬於熱證,色白者屬於寒證。舌苔膩者多屬濕痰,舌紅口乾者多為燥痰。藥物分類...
由於痰的生成原因不同,所以有寒痰、熱痰、濕痰、風痰、郁痰、頑痰之異。痰熱互結,則為熱痰;寒痰互凝,則為寒痰;痰兼濕象,則為濕痰;痰兼燥象,則為燥痰。飲的形成,多由脾腎陽氣素虛,復加外感寒濕、飲食勞欲之傷,以致...
治療外感咳嗽兼有表證者,宜與解表劑同用,以使表解氣宣,痰濁亦化。治麻疹咳嗽時,忌用溫燥收澀化痰止咳平喘藥,以免影響疹毒透發。治痰嗽咯血者,也應忌用燥烈祛痰藥,以免進一步傷陰動血。治燥痰咳嗽,莫過於陰柔滋膩,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