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壝,是漢語辭彙,解釋為圍繞祭壇的矮土牆。亦泛指祭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壝
- 拼音:wài wěi
- 注音: ㄨㄞˋ ㄨㄟˇ
- 出處:《魏書·禮志一》
詞語解釋,
外壝,是漢語辭彙,解釋為圍繞祭壇的矮土牆。亦泛指祭壇。
外壝,是漢語辭彙,解釋為圍繞祭壇的矮土牆。亦泛指祭壇。...... 外壝詞語解釋 編輯 《魏書·禮志一》:“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一、太一、北斗、司中、司命、...
壝wéi 古代祭壇四周的矮牆:“掌設王之社 壝。...... 【醜集中】【土字部】壝 ·康熙筆畫:19 ·部外筆畫:16 《廣韻》以水切《集韻》《韻會》愈水切,𠀤...
壝埒,指壇、墠之外的矮土圍牆。或泛指土牆。《魏書·禮志一》:“帝親祀上帝於南郊,以 始祖神元皇帝 配。為壇通四陛,為壝埒三重。”...
今先農、先蠶壇位在籍田內,若立外壝,恐妨千畝,其外壝勿築。是歲命祀先農如社稷,禮樂用登歌,日用仲春上丁,後或用上辛或甲日。祝文曰:「維某年月日,皇帝...
“靈星門”始見於《宋史‧禮志二》:“仁宗天聖六年,始築外壝,周以短垣,置靈星門”。古人祭天,先祭靈星,設靈星門於孔廟,取孔子德侔天地之意。後改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