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論,指自然知識的探索要受社會、政治和經濟環境影響的觀點。與內在論相對。和內在論首先關心的是作為知識的科學不同,外在論首先關心的是處於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的科學和科學家。外在論史學家們感興趣的是:科學團體(包括制度化的和非正式的團體),各種類型的科學研究發展起來的原因,科學發展的歷程,對科學的資助等。他們聲稱,科學研究的速度和方向一直受到社會和經濟環境的影響。他們通常假定:對社會和經濟環境及時作出反應,有助於建立科學知識本身。外在論之所以有吸引力,在於它把科學看成如同哲學觀念、宗教信仰一樣,乃是文化的一部分,從而使科學史成為社會文化通史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內在論不同,外在論把科學活動放在一定的時間和地點中考察,而且喚起人們對不同的科學知識接受力的注意;內在論把知識和它的套用割裂開來,外在論則注意研究知識被套用到各種不同場合時提供的利益,從而把知識同它的套用聯繫起來。一種最糟的情況是外在論退化為粗劣的決定論,即把資本主義的興起描寫為科學革命中觀念變革的原因;這就貶低了科學作為一種具有預言能力的認識形式的重要意義,也不符合由豐富的原始歷史證據揭示出來的複雜情況。外在論的套用會出現困難,例如,有人把J·克卜勒對於新畢達哥拉斯學派信條的信奉,看成他發現行星運動定律的外因,而另一些人則視此為內因;在科學家自身沒有提供線索的情況下,要明確區分外在的目的和原因同內在的目的和原因是相當困難的。但由於科學不僅是一種理性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所以對外在論只要不是教條式地運用,就有繼續保存下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