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育史(學科)

外國教育史(學科),教育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教育史的一個組成部分。研究外國從古代至現代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發展以及變化。在中國,外國教育史的學習和研究,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並貫徹“古為今用”和“洋為中用”的方針。外國教育史是中國高等師範院校的一門專業課程。學習和研究這一學科,有助於理解教育的本質、教育發展的規律;批判地吸取人類教育的優秀遺產;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學的素養,開闊眼界;培養師範院校學生對教育工作的興趣和忠誠教育事業的獻身精神。因此,它在高等師範院校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外國教育史所闡述的內容,可概括分為古代、中世紀、近代和現代等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國教育史
  • 所屬學科:教育科學
古代教育,近代現代教育,

古代教育

在外國,在漫長的原始社會裡,人們的教育活動是同勞動、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在原始社會,新生一代屬於原始群和原始公社,教育新生一代是公共的事。教育是成年人對他們傳授勞動技能,講述集體生活的習俗和禁忌、怎樣抵禦外來侵襲的有目的的活動。到了原始社會末期,出現了“青年之家”,有人認為這是學校的萌芽。進入奴隸制社會後,約在公元前二、三千年,東方各國先後出現了學校。埃及主要依靠宮廷和政府機關設定學校,培養統治成員和行政幹才,來強化階級統治。印度和希伯來主要是憑藉宗教教育,通過控制思想意識以安定社會秩序。古代東方各國的學校也傳授天文、數學、曆法、測量、水利、醫藥、詩歌、藝術、文學和哲學等各類知識。公元前6~前4世紀,在希臘,形成了斯巴達和雅典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斯巴達的教育屬軍事體育性質,由國家主辦,以培養體格健美、勇猛善戰、維護奴隸主統治的軍人為目標;雅典則形成了以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公民為目標的較完整的學校制度。
古希臘的智者週遊四方,傳播文化知識,創建了3科(文法、修辭學、辯證法)。蘇格拉底以建立啟發式教學法而聞名於世;柏拉圖論證了教育屬於國家的職能,比較全面地闡述了身心兼備的教育內容;亞里士多德繼續論證了和諧發展的理論。古代希臘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論對後世有重大影響。古代羅馬的教育,同希臘相比,則偏重於實際的效用。
羅馬共和時代(公元前6~前1世紀)已有教讀、寫、算的私立初等學校,也有中等水平的文法學校和修辭學校,培養富有者的子弟準備參加社會生活和政治鬥爭。
羅馬帝國時代(公元前30~公元476)教育逐漸成為國家的事業,以培養帝國的官吏和順民為目的。羅馬的教育理論也偏重於實用的目的。中世紀教育 從公元476年起,歐洲進入了封建社會。基督教教會是歐洲封建主義的主要精神支柱。早期中世紀的教育基本上是宗教教育,主要的教育機構是僧院學校、大主教學校和教區學校。封建主的世俗教育主要是通過宮廷學校培養文官,通過騎士教育制度培養維護封建統治的武士。早期中世紀的西歐教育處於相對低下的狀態。與此同時,各東方國家仍保持文化教育的繁榮局面。拜占廷保存了希臘羅馬的文化教育成果,也發展了獨特的拜占廷文化。伊斯蘭國家當8世紀阿拔斯王朝時期,文化教育也有了較大發展。公元5~9世紀以後,隨著城市的發展和貿易的擴大,西歐出現了新的市民階層,為適應其需要,出現了新型的學校(行會學校和城市學校),這類學校用本族語教學,傳授世俗的實用的知識和技能。中世紀後半期,由於商業往來的影響和十字軍的東侵,出現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歐洲人吸收了阿拉伯的文化,擴大了數學、天文學、地理學、醫學等知識領域。在12、13世紀陸續出現了一些大學,大學對歐洲文化教育的繁榮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基督教為使科學同宗教調和起來,使世俗知識服從宗教信仰的需要,便產生了經院哲學。經院哲學的基本特徵是憑藉聖經的權威,用亞里士多德形式邏輯的方法,建立新的神學體系。
14~16世紀,歐洲進入文藝復興時代。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教育家繼承古希臘的“身心既美且善”的傳統,提倡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義大利人文主義教育家維多里諾創建了新型學校──“快樂之家”,實施“博雅教育”。荷蘭人文主義者D.伊拉斯謨和法國人文主義者F.拉伯雷都尖銳地批判經院主義的教育制度。法國的思想家M.E.de蒙田提出了對培養資產階級新人的憧憬。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英國的T.莫爾和義大利的T.康帕內拉提出了兒童的社會教育、普及教育、男女教育平等、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及用本族語教學等思想。在16世紀,首先在德國,隨後在整個歐洲爆發了宗教改革運動。德國宗教改革家M.路德和法國的J.加爾文等領導的新教曾倡導普及教育。舊教的組織,特別是耶穌會派同新教進行了長期的鬥爭。耶穌會派在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等方面,也有某些可供後世借鑑之處。宗教改革的結果是使教會從屬於國家,教育的領導權也開始由教會轉入國家手中。
16~17世紀,歐洲許多國家形成了兩種學校制度,一種是用本族語教學的國民學校,另一種是古典文科中學。前者逐漸變成專為下層民眾兒童設立的教育機構,後者則是著重以培養神職人員或政府官吏為目標的學校。
17世紀中期,捷克教育家J.A.夸美紐斯提倡普及教育,主張學習一切現實有用的知識,總結了適應自然的教學方法。夸美紐斯寫了《母育學校》(1632)、《大教學論》(1632)和《泛智學校》(1651)等著作,為近代資產階級教育學奠定了初步基礎。

近代現代教育

從17世紀中期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開始,歐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英國教育家J.洛克提出了紳士教育思想。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J.-J.盧梭反對封建教育戕害人性,提出了自然教育的理論,對18~19世紀資產階級教育學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1789年法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一些代表人物,如deC.康多塞、雷佩爾提等人提出了國民教育的方案,其中體現了普及義務教育、學校與教會分離、傳授實科知識等原則。這些方案雖未立即實施,但對19世紀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教育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
至19世紀70年代,在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學校教育事業的管理已轉到國家手中,並有了法律上的規定。英國1870年的法律奠定了創立國立初等學校制度的基礎。
1872年,德國公布了初等教育法,實科教育有所加強。瑞士民主主義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齊繼夸美紐斯之後,發展了國民學校的思想。他的智育、德育、體育和諧發展,要素教育以及教學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在發展初等教育的教學理論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德國教育家J.F.赫爾巴特以倫理學和心理學為基礎建立了“科學教育學”的體系,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對歐美教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19世紀初,出現了以法國的F.-M.-C.傅立葉、C.H.de聖西門和英國的R.歐文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歐文試圖在北美和英國建立共產主義公社,實施其社會改革和教育實驗。歐文的活動和思想曾得到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高度評價。
19世紀俄羅斯教育家К.Д.烏申斯基對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都有精闢的論述,他的教育思想對十月革命後蘇聯教育科學的建立有一定的影響。
19世紀中葉,K.馬克思、F.恩格斯創立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理論科學地闡明了教育的性質,論證了人的個性形成以及全面發展。
19世紀末,各資本主義大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傳統教育與新的政治經濟要求日益矛盾。壟斷資產階級需要新型工人、受到良好訓練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隨著工人運動的發展,工人階級也不斷提出改革教育的要求。
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國都進行學校教育和課程的改革,陸續出現了許多教育流派,如新教育運動學派、公民教育和勞作教育學派、行動教育學派、實驗教育學派和實用主義教育學派。其中實用主義教育的影響最大,美國的J.杜威是其創始人和代表人物,他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是“兒童經驗的改造”,提出了“做中學”的理論。偉大的十月革命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十月革命後,蘇維埃俄國進行了新型的社會主義教育的探索和建設。В.И.列寧、М.И.加里寧和Н.К.克魯普斯卡婭等人闡述了共產主義教育的許多理論問題。蘇維埃教育家А.С.馬卡連柯積極探索培養共產主義新人的途徑,對蘇維埃教育理論的建設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中國,從20世紀20年代前後,開始了對外國教育史的探討和研究。並在中等師範和高等師範學校開設了外國教育史(或西洋教育史)的課程。
從20~40年代,陸續出版了一些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外國教育史的研究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績。翻譯、編輯出版了一批資料。編寫出版了一些教科書和專著。並對一些有影響的外國教育家、思想家的教育思想進行了專題研究,發表了不少有價值的學術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