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信息存貯的重要媒介,印刷的誕生和發展受到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推動和制約:一方面是對社會活動經驗積累和交流傳播產生了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是具備了印刷的物質基礎如紙、墨、製版技術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國印刷史
- 外文名:history of printing abroad
- 拼音:Waiguo yinshuashi
- 翻刻:《大藏經》
基本信息,印刷史概況,朝鮮印刷史,日本印刷史,東南亞各國的印刷,歐美印刷的起源,鉛印工藝的傳播,歐洲建立印刷所的年代,歐洲的印刷術,各種印刷工藝的發展,平印,凹印,網印刷,柔性版印刷,印刷機的演變,木質印刷機,石印機,凹印機,其他印刷機,配套機械的發展,製版方面,印刷工藝的改革,電子計算技術加速印刷工業的改造,
基本信息
外國印刷史
印刷史概況
作為信息存貯的重要媒介,印刷的誕生和發展受到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推動和制約:一方面是對社會活動經驗積累和交流傳播產生了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是具備了印刷的物質基礎如紙、墨、製版技術等。在中國發明了印刷術以後,一些東亞、東南亞國家早在中國唐代即先後學習引進印刷技術, 並根據各自的需要和條件,創建了自己的印刷事業;而歐洲各國雖受到中國印刷術的啟發和影響,直到文藝復興以後,15世紀中葉始發展起來,但由於不斷吸收科學技術成就,逐漸形成了多品種、高效率的現代印刷風貌。
東亞、東南亞印刷的源流 東亞、東南亞各國7、8世紀以來與中國的經濟文化交往日趨頻繁。朝鮮、日本等國吸取了中國唐代已臻成熟的雕版印刷術,這對於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傳播起到了橋樑的作用。
朝鮮印刷史
朝鮮與中國在隋唐時代,政治、經濟、文化關係已十分密切。邀請中國人士赴朝鮮講學、傳授技術以及派遣使節、僧侶等來中國學習交流,極為頻繁。文化發展的需要導致對書籍印刷的重視。中國的印本書籍甚至雕刻版往往作為禮品或商品大量輸入朝鮮。印刷術也隨之東傳。現存最早的印刷品中,就有1966年在南韓慶州佛國寺釋迦塔中發現的《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咒》,內有武則天創的“制字”, 學者推定為 8世紀初的印刷品。
朝鮮在此基礎上不斷作出獨特的發展。據朝鮮史籍記載,在10世紀中葉已有了銅版印刷,但主要仍用木刻版印製書籍,曾在1014年翻刻《大藏經》。1042~1045年間先後刻印《漢書》、《後漢書》、《唐書》、《禮記》、 《毛詩正義》等。高麗高宗時 (1234),崔怡鑄字刊印《詳定禮文》28本,經考證為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屬活字(銅活字)印刷的書籍。1239年以前並印行了鑄字本《南明證道歌》。1298年刊印的《清涼答順宗心要法門》,為存世最古金屬活字本朝鮮還用木活字刊印《功臣督監》等。15世紀以來還曾用鉛活字、鐵活字、陶活字進行印刷,如《通鑑綱目》,直到19世紀才逐漸為近代印刷術所取代。
日本印刷史
日本印刷事業的起源與佛教流傳有密切的關係。據史料記載,日本最初的印刷術是由朝鮮東傳。以後日本與中國之間,高僧、遣唐使、留學生等往返頻繁,對日本印刷的開創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據記載,日本寶龜元年 (770),即刻印了全部為漢字的《無垢淨光經根本陀羅尼》等 4種經文,存貯在 100萬經幢(小木塔)中,稱為“百萬塔陀羅尼經”。寬治二年(1088)曾刻印《成唯識論》,寶治元年(1246~1247)翻刻了中國宋代婺本《論語集注》,是日本刻印的第 1部儒家書籍。1264年日本僧侶從中國宋朝攜歸《大覺禪師語錄》刻版,正應二年(1289)招聘中國寧波刻工徐汝舟、洪舉等前往日本刻佛書。元亨元年(1321)刊印附有平假名的《黑谷上人語錄》,是日文刊本之始。1590年歐洲傳教士在中國廣東澳門用西洋活字印拉丁文《日本派赴羅馬之使節》,歐洲印刷術隨即傳入日本,稱“切支丹”本。1597年用木活字刊印《勸學文》,史稱此法出自朝鮮。1616年間用朝鮮銅字印《群書治要》,不足的字由中國人林五官增鑄。1869年日本人本木昌造向曾在中國主持過美華書館的美國傳教士姜別利學習漢字字模製法,併購用 7種漢文活字字樣日本對漢字活字字型有深入研究發展,創寫了多種字型,並不斷向國外輸出。此後,日本不斷吸收西方新的印刷技術加以利用和發展,特別是在漢字排版方面,創製了鑄排機和照相排版系統。
東南亞各國的印刷
東南亞其他各國的印刷事業開展較遲。1295年安南陳英宗從中國元朝取得《大藏經》刊行。1443年安南黎朝梁如鵠兩次奉使到中國明朝學習刻書的方法,回國傳授。明代錢溥奉使安南與其國宰相等賦詩唱和,用活字印成詩集 。1593 年(中國明代萬曆二十一年),教名約翰·維拉的中國天主教徒在菲律賓馬尼拉刻印《無極天主正教真傳實錄》中文本及太格羅文本。中國清代中葉有廣東茂名人林某在泰國刻印書籍。1815~1822年間中國廣東刻工梁阿發到馬六甲刻書。這些交流活動使印刷術在東南亞各國不斷有所發展。
歐美印刷的起源
西方史籍對歐洲印刷的起源缺乏明確的記載。從現存歐洲最古老的印刷品來看,14世紀末即已開始使用木版、銅版刻印聖像、紙牌,1423年印製的聖克利斯道夫像也是採用木刻版。後來在刻制的圖像上配置了文字。到15世紀中葉,又出現了歐洲最早宗教書籍及A.多納圖斯著的拉丁語法, 稱為“語法初階”,採用的是與中國木刻版印刷相同的方法。因此,從印刷套用範圍逐步擴展的過程及使用的版材工藝來觀察,與東方極為相似。中國自唐代8 世紀以來,絲綢之路遠至大秦(古羅馬),而且與波斯等地貿易頻繁,可以證明中國印刷與歐洲印刷有一定的關係。早在1294年波斯京城大不里士已仿中國元代印行鈔幣。1310年波斯首相、史學家拉希德-埃丁所著《世界史》闡述了中國雕刻印書法。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到中國遊歷,也促進了文化方面的交流。據此分析,東方印刷術對歐洲不無影響。
鉛印工藝的傳播
15世紀30~40年代,德國人J.谷登堡致力於印刷術的探索,用模型鑄制鉛合金活字排成版面印刷,並參照釀酒用壓榨架結構,製成木質印刷架,印刷書頁。故西方對印刷機至今仍沿用印刷壓架的名稱。著名的《四十二行聖經》就是用谷登堡活字和印刷架排印的現存最早印刷書籍。因鑄制的字母整齊一致,一次排版可連續印出許多印張,為各國陸續採用,對當時的文化交流傳播作出了重大貢獻。
谷登堡的發明, 不僅使德國許多城市建立了印刷所,並傳播到歐洲各國。如K.斯魏因海姆與A.潘納茨1465年在羅馬附近的蘇比亞科刊印了 “拉克坦提烏斯” 一書。1469 年喬萬尼 · 達施皮拉在威尼斯市建立了印刷所。1470 年 M. 克蘭茨在巴黎建立德國印刷所的第 1分所。1475~1476年W.卡克斯頓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寺建立了英國第 1所印刷書籍的工場 ,刊印《聖經》 和宗教書籍。1563年I.費多羅夫在莫斯科建立了用基里爾字母 (俄文等的本源) 排版的印刷所,刊印《使徒行傳》等。
歐洲建立印刷所的年代
1456年以前 德國美因茨
1462~1465年 義大利羅馬
1466年 希臘
1468年 瑞士
1469年 義大利威尼斯
1470年 法國巴黎
1473年 荷蘭、比利時、奧匈帝國
1474年 波蘭、西班牙(一說1506年)
1475年 英國倫敦
1482年 丹麥
1483年 瑞典斯德哥爾摩、挪威(一說1643年)
1487年 葡萄牙
1494年左右 保加利亞
1508年 羅馬尼亞,英國蘇格蘭
1530年 冰島
1533年 俄國(一說1553年)
1551年 英國愛爾蘭
歐洲的印刷術
關於歐洲活字印刷術的歷史,英國《不列顛百科全書》還提及, 1423~1437年荷蘭人L.楊松,也稱柯斯特,刻制木活字刊印荷蘭文的拉丁文法和大的標題字獲得成功, 而正文字的雕刻質量未能勝過雕版,因此未被推廣。
歐洲的印刷術也傳播到洲外各地。如1516年摩洛哥的非斯設立印刷所,1561年傳到印度果阿。1638~1648年傳到美國。1752年加拿大建立了印刷工廠。19世紀中葉傳到日本。
歐洲的印刷技術以印製宗教書籍為契機由傳教士傳入中國。1807年英籍傳教士馬禮遜計畫在廣州用合金活字版印刷 《聖經》 未成,1814年帶中國刻工到馬六甲,十年後書成,運回中國。1815年英籍傳教士馬士曼委託P.托馬斯在澳門刻制字模,運至星洲(今新加坡)印中文《聖經》。1844年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在澳門開設花華聖經書房,1845年遷寧波,改稱美華書館,再遷上海。傳教士姜別利主持美華書館期間用電鍍法製作漢文活字銅模大小 7種。鉛印技術在中國隨之逐漸普及。
各種印刷工藝的發展
鉛印凸版印刷雖然給書籍印刷帶來便利,但工藝繁複,且主要適用於文字排版,對於彩色圖畫等有很大的局限性。歐洲後來又不斷出現了多種印刷工藝,主要的並有重大發展的有平印凹印絲網印刷、從凸印分化出的苯胺印刷以及無壓印刷等。
平印
最早是布拉格人A.塞內費爾德1798年左右發明的在表面密布細孔的石灰石板上繪製圖文的印刷方法,稱為石印。1868年開始用金屬薄板代替印石,可以包卷在圓筒上, 用捲筒方式進行印刷。 1904年美國人 I.W.魯貝爾創始將印版上的墨跡經橡皮布轉印到紙上,不但印出的圖文結實清晰,且印版的壽命有所延長,更適於印製圖畫。20世紀初,這項工藝即陸續在歐洲各國推廣。因經橡皮布移印是它的特徵,故稱為間接印刷,中國習稱膠印。
凹印
早期凹版製作是在印版平面上利用雕刻或腐蝕方法使圖文凹陷,著墨後刮拭去平面上的油墨,僅有存留在凹陷部分的油墨轉移到紙上。義大利M.菲尼圭拉1452年首先刻制了凹版,於1477年在佛羅倫斯出版用手工雕刻凹版印製插圖的書籍“伊爾莫特·聖狄奧”。1513年德國人W.格拉夫發明蝕刻凹版,以後英國人T.貝爾又創製刮刀刮除版面多餘的油墨。19世紀90年代居住在維也納的捷克族人K.克利克採用照相術製版並結合了前人方格網屏、碳素紙和刮墨刀等的成就,革新工藝後,凹印工藝才發生徹底改革,形成沿用至今的照相凹版印刷術。
網印刷
是孔版印刷的主流。起源於古代中國的鏤空版印刷。現在一般以絲網或金屬網為版基,網上覆蓋一張手工刻制的鏤空印版,用刮板壓刮使漆類塗料或染料透過鏤空花紋,印到承印材料上。採用照相製版法後,絲網上塗布感光膠膜,在照相原版下曝光使網孔阻塞,僅圖像部分透墨印刷,套用範圍日趨廣泛。
柔性版印刷
原稱苯胺印刷, 是凸版印刷的一種。1890年英國人在源於德國的橡皮版印刷基礎上先發展起來,而實用的機型則首先在美國製造。印版用橡膠或塑膠製成,使用苯胺染料(或顏料)及溶劑配製的印墨,因而得名。
20世紀 70年代以來 ,已廢止了有毒性的苯胺染料,1952年國際上改稱為柔性版印刷。此種方法工藝設備簡單,成本較凹印為低,多用於紙張、紙板、塑膠等包裝材料印刷,80年代已將它套用於報紙書籍印刷。
印刷機的演變
木質印刷機
15世紀中葉谷登堡發明鉛活字印刷後 ,早期的印刷機為木製 ,採用螺旋柱加壓方式操作,上墨、給紙、加壓、收紙均靠手工。1620年前後荷蘭人W.J.布勞在印刷機的壓槓上裝配平衡重錘,使壓板上下移動輕便,稱為荷蘭印刷架,在1638年輸入北美。孕育著滾筒印刷原理的機械化印刷機是1790年由倫敦的W.尼科爾森提出構想,1810~1811年方由德國人F.柯尼希實現,經不斷改進,製造出由機械自動操作上墨、壓印的鐵質印刷機,1813~1814年為英國《泰晤士報》裝配由兩組印刷機聯接共用一套上墨系統的機組,每小時印刷1100張。並與A.鮑爾合作,在1814~1817年試製二迴轉印刷機,後經美國人R.米利採用該機型原理於1883年製造出“米利機” ,成為沿用達百餘年的機型 。1846年,美國的R.M.霍公司製成輪轉式的印版與壓印均為圓筒式的印刷機。18世紀末J.瓦特發明蒸汽機,1822年美國波士頓首先在印刷機上採用。蒸汽機動力為開發大型印刷機提供了條件。20世紀60年代以來,凸印逐漸被膠印所取代。
石印機
是最早的平版印刷機,第 1台為1851年維也納的西爾工場所造。自採用金屬薄板代替石板、經橡皮布轉印的間接印刷方式代替了直接印刷,機器的結構基本定型, 數十年來的發展,是機型系列化,給紙、收紙、潤水、上墨等的自動化,多色、雙面印刷等。另有微型的簡易膠印機型與辦公排版系統配套。
凹印機
原採用雕刻版用於紙幣、證券等印刷,自照相加網製版、刮墨刀除去餘墨等方法奠定了主體工藝之後,其發展與膠印機基本相似。70年代以來,出現小型多色的機組,並與壓痕、模切等聯接,便利包裝印刷制盒制封等生產。
其他印刷機
其他諸如絲網印刷、柔性版印刷等,基本上也是沿著操作自動化以達到提高印刷質量和生產效率,從而降低成本, 適應日益增長的社會需要。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電子計算技術為中心的新技術革命浪潮又推動了各種印刷機走向電子化控制。
配套機械的發展
印刷前的機械設備主要是用於排版和彩色圖畫製版。
排版,經歷了長期的手工揀字排版後,19世紀末開始出現了機械排版,首先用於拉丁文字系統,有整行排鑄機和單字鑄排機兩類。日本和中國在20世紀40~60年代曾一度推廣使用單字鑄排機。隨著照相排版技術的興起,60年代以來逐漸被照相排字機及照排系統所取代。(見活字鑄造、機械排版)
照相排版是以光學照相工藝在感光材料上排出字元版面的方法,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稱為第一代機。在採用了電子計算機以後發展迅速,已達第四代、第五代機型,並成功地進行文字圖像拼合與遠距離傳輸。 (見照相排版 )
製版方面
自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前期先後出現照相術、以網目表現濃淡色調和採用三原色原理經濾色鏡分色等技術以來,基本淘汰了原始的手工製版工藝。1957年又出現了電子刻版機,1959年後多種電子分色機相繼問世,並發展到整頁拼版。(見顏色複製、電子分色)
歐洲在手抄本時期已有書籍裝訂。中世紀時的手抄本,用薄木板作為封面或用皮革包裹書芯,稱為 codex,已具有裝訂的意義在書籍的出版印刷高度發展之後,為印行廉價普及本,首先在歐洲出現用鐵絲訂合書芯再包粘一張封面紙的簡單方法,稱紙面書籍,中國習稱平裝。20世紀中葉又出現了用熱熔膠等粘合的無線膠訂或膠訂;頁數不多的書冊、期刊等多採用鐵絲在最後一折的折帖中縫訂合,稱為騎馬訂;長期保存的書籍則在書芯外製有書殼,工藝較為複雜。幾種工藝操作均已形成自動化的流水生產線。瑞典、美國、英國還設計製造出印刷裝訂聯動機系統。(見書籍裝訂)
壓痕、模切工藝主要用於包裝裝潢印刷,也用於書籍裝幀和兒童讀物的印製。壓痕、模切有時是屬於印刷中的一個工序,有的是屬於印刷後的處理。早期是在普通凸版印刷機上進行壓痕模切,20世紀50年代出現有專用設備,並不斷向著自動化發展。
印刷工藝的改革
照相術的發明和感光化學的套用,使印刷製版和相關的工藝發生飛躍。19世紀20年代,法國人J.-N.涅普斯與L.-J.-M.達蓋爾發明了具有實用價值的照相術。1852年英國人W.H.F.塔爾博特發現經過鉻酸鹽處理的明膠膜具有受光硬化的特徵。1855年法國人 A.L.柏德范、1859年英國人 J.W.奧斯本先後試製了重鉻酸鹽蛋白感光版。柏德范的方法是直接製作在石板上,奧斯本則是塗布在紙上感光,再轉移到石板上。柏德范並製成碳素紙,用以將經曝光形成的圖像轉移到印版上。1862年英國的 J. W.斯旺使用碳素紙製版獲得成功。為了能表達圖像的濃淡色調,塔爾博特等進行過長期的試驗。1865年德國人 F.von埃格洛夫施泰因( 一說為W.布洛克)第1次制出濃淡色調的圖畫。1876年美國人F.E.艾夫斯發明了照相製版加網用的網屏,作為製版工具,由美國人M.萊維加以完善,並生產供應。1881年德國人 G. 麥森巴赫成功地用網屏加網,複製出濃淡色調的圖畫。在此期間,對光學上用三原色複合成色譜中各種色彩進行了研究。20世紀20年代以來,國際照明委員會(一譯國際照明學會)一直從事色彩的分析和標準化的研究, 並將成果也用於印刷製版色度和色差的計算,這是色彩的複製走向科學化的途徑。
照相術和感光化學的成就為各項印刷工藝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電子計算技術加速印刷工業的改造
1949年電子數字積分延遲貯存自動計算機 EDSAC首次在英國劍橋大學套用。電子計算機到了50年代已滲透到各行各業,使印刷工業面貌改觀。
在印刷工業中,電子計算技術首先用於彩色圖畫製版。1957年聯邦德國海爾公司發明用於凸版和平版的電子雕刻機,而美國時代出版公司所屬印刷發展公司在50年代研製出 PDI型電子分色機。60年代中,英國、聯邦德國,以及稍遲一些在日本也相繼發展了運用電子計算技術的製版設備如電子修版機等,並分別在電子雕刻機和分色機的基礎上不斷革新。生產中普遍採用的是電子分色機和凹版雕刻機。其中分色機還發展為整頁拼版系統。另一個由於套用電子計算技術改變面貌的範疇是排字。繼1956年運用電子計算機以模擬方式代替手工照排以後,60年代又出現了數字信息處理方式,先後發展了陰極射線管型、雷射掃描型,並向雷射掃描直接製版發展。在印刷機的操作控制方面,特別是膠印機的水、墨輸給,可以計算機嚴格控制印版上每一區域的墨色,使前後一致符合樣張,且數據可存貯備再用;潤水量的控制也在走向數據化隨著裝訂的聯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對各環節節奏的密切配合、監控質量和數量,也越來越廣泛地採用電子計算技術。新型切紙機的裁切操作、規格、連續分切、紙堆輸入、切好堆疊輸出,都自動依程式進行。電子計算技術在各印刷加工領域,不但廣泛代替人工操作,且進行著人的持續勞動和觀察精度所達不到的工作。在生產管理、工資成本核算、監控原材料成品倉儲外運等動態以外,企業還用電子計算機制訂發展規劃,提高企業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