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社外國中篇小說經典系列的一部作品。《火車夢》是作家丹尼斯.詹森的一部微型史詩,是他最動人最心酸的小說。二十世紀初,羅伯特.格雷恩納是美國西部的一個工人——特殊年代的一個普通人。受家人去世的打擊,格雷恩納努力在這個嶄新而陌生的世界,尋找活著的意義。隨著故事的展開,我們看到了他個人令人扼腕的傷痛,也看到了美國的巨變。這本書如同美國西部歷史和風貌的延伸畫卷,書中的植物和動物奇異得不像真的,命運多舛的伐木工和橋樑建築工。國家圖書獎獲獎者丹尼斯.詹森,展現了一種快要消失的美國生活方式。
基本介紹
- 書名:外國中篇小說經典:火車夢
- 作者:丹尼斯·詹森 (Denis Johnson)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頁數:106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外文名:Train Dreams
- 譯者:蘭若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14988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外國中篇小說經典:火車夢》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丹尼斯·詹森(Denis Johnson) 譯者:蘭若
丹尼斯·詹森(Denis Johnson)(1949—),美國作家,以短篇小說集《耶穌之子》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長篇小說《煙樹》蜚聲文壇。19歲即出版第一本詩集,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創作了多部長篇小說和詩集,同時也創作戲劇和非虛構作品。他1992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耶穌之子》大獲成功,於1999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2007年,他的長篇小說《煙樹》獲美國國家圖書獎,併入圍普利茲獎短名單。2012年,他的中篇小說《火車夢》再度入圍普利茲獎短名單,並獲《時尚先生》、《紐約客》和《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圖書。詹森善於在嚴肅的作品中糅合類型小說的元素,頗受美國諸多名家的欣賞,喬納森·弗蘭岑自稱崇拜詹森。
丹尼斯·詹森(Denis Johnson)(1949—),美國作家,以短篇小說集《耶穌之子》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長篇小說《煙樹》蜚聲文壇。19歲即出版第一本詩集,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創作了多部長篇小說和詩集,同時也創作戲劇和非虛構作品。他1992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耶穌之子》大獲成功,於1999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2007年,他的長篇小說《煙樹》獲美國國家圖書獎,併入圍普利茲獎短名單。2012年,他的中篇小說《火車夢》再度入圍普利茲獎短名單,並獲《時尚先生》、《紐約客》和《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圖書。詹森善於在嚴肅的作品中糅合類型小說的元素,頗受美國諸多名家的欣賞,喬納森·弗蘭岑自稱崇拜詹森。
序言
中篇小說的“合法性”
——“中經典”總序
畢飛宇
在中國的當代文學裡,。中篇小說”的合法性毋庸置疑。依照長,中、短這樣一個長度順序,中篇小說就是介於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之間的一個小說體類。依照“不成文的規定”,十萬字以上的小說叫長篇小說,三萬字以內的小說叫短篇小說,在這樣一個“不成文”的邏輯體系內,三萬字至十萬字的小說當然是中篇小說。
然而,一旦跳出中國的當代文學,。中篇小說”的身份卻是可疑的。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常識告訴我們,儘管《阿Q正傳》差不多可以看做中篇小說的發軔和模板,可是,《阿Q正傳》在《晨報副刊》連載的時候,中國的現代文學尚未出現“中篇小說”這個概念。
如果我們願意,跳出漢語的世界,“中篇小說”的身份就越發可疑了。在西語裡,我們很難找到與“中篇小說”相對應的概念,英語裡的Long short story勉強算一個,可是,顧名思義,Long short story的著眼點依然是短篇,所謂的中篇小說,只不過比短篇小說長一些,是加長版的或加強版的短篇。
那一次在柏林,我專門請教過一位德國的文學教師,他說,說起小說,拉丁語裡的Novus這個單詞無法迴避,它的意思是“新鮮”的,“從未出現過”的事件、人物和事態發展,基於此,Novus當然具備了“敘事”的性質。義大利語中的Novella,德語裡的Novelle和英語單詞Novel都是從Novus那裡挪移過來的。——如果我們粗暴一點,我們完全可以把那些單詞統統翻譯成“講故事”。
德國教師的這番話讓我恍然大悟:傳統是重要的,在西方的文學傳統面前,“中篇小說”這個概念的確可以省略。姚明兩米一六,是個男人;我一米七四,也是男人。絕不是“中篇男人”。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的小說家需要對西方的文學傳統負責任么?不需要。這個回答既可以理直氣牡,也可以心平氣和。
我第一次接觸“中篇小說”這個概念是在遙遠的“傷痕文學”時期。“傷痕文學”,我們也可以叫做“叫屈文學”或“訴苦文學”,它是激憤的。它急於表達。因為有“傷痕”,有故事,這樣的表達就一定比。吶喊”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篇幅。但是,它又容不得十年磨一劍。十年磨一劍,那實在太憨屈了。還有什麼比“中篇小說”更適台“叫屈”與“訴苦”呢?沒有了。
我們的“中篇小說”正是在“傷痕文學”中發育並茁壯起來的。是“傷痕文學”完善了“中篇小說”的實踐美學和批判美學,在今天,無論我們如何評判“傷痕文學”,它對“中篇小說”這個小說體類的貢獻都不容抹殺。直白地說,“傷痕文學”讓。中篇小說”成熟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從尋根文學,先鋒文學、新寫實文學到晚生代文學那裡讀到中篇佳構的邏輯依據。中國的當代文學能達到現有的水準,中篇小說功不可沒。事實永遠勝於雄辯,新時期得到認可的中國作家們,除了極少數,差不多每個人都有拿得出手的好中篇。這樣的文學場景放在其他國家真的不多見。——中國的文學月刊太多,大型的雙月刊也多,它們需要。沒有一個國家的中篇小說比中國新時期的中篇小說更繁榮、成氣候,這句話我敢說。嗨,誰不敢說呢。
說中篇小說構成了中國當代小說的一個特色,這句話也不為過。
當然,我絕不會說西方的中篇小說不行,這樣大膽的話我可不敢說。雖然沒有明確的。中篇”概念,他們的“長短篇”或“短長篇”卻是佳作迭出的。我至今記得一九八三年的秋天:《老人與海》讓我領略了別樣的“小說”,它的節奏與語氣和長篇不一樣,和短篇也不一樣。——鋪張,卻見好就收,
所以說,“合法性’無非就是這樣一個東西:它始於“非法”,因為行為人有足夠的創造性和尊嚴感,歷史和傳統只能讓步,自然而然地,它“合法”了。
——“中經典”總序
畢飛宇
在中國的當代文學裡,。中篇小說”的合法性毋庸置疑。依照長,中、短這樣一個長度順序,中篇小說就是介於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之間的一個小說體類。依照“不成文的規定”,十萬字以上的小說叫長篇小說,三萬字以內的小說叫短篇小說,在這樣一個“不成文”的邏輯體系內,三萬字至十萬字的小說當然是中篇小說。
然而,一旦跳出中國的當代文學,。中篇小說”的身份卻是可疑的。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常識告訴我們,儘管《阿Q正傳》差不多可以看做中篇小說的發軔和模板,可是,《阿Q正傳》在《晨報副刊》連載的時候,中國的現代文學尚未出現“中篇小說”這個概念。
如果我們願意,跳出漢語的世界,“中篇小說”的身份就越發可疑了。在西語裡,我們很難找到與“中篇小說”相對應的概念,英語裡的Long short story勉強算一個,可是,顧名思義,Long short story的著眼點依然是短篇,所謂的中篇小說,只不過比短篇小說長一些,是加長版的或加強版的短篇。
那一次在柏林,我專門請教過一位德國的文學教師,他說,說起小說,拉丁語裡的Novus這個單詞無法迴避,它的意思是“新鮮”的,“從未出現過”的事件、人物和事態發展,基於此,Novus當然具備了“敘事”的性質。義大利語中的Novella,德語裡的Novelle和英語單詞Novel都是從Novus那裡挪移過來的。——如果我們粗暴一點,我們完全可以把那些單詞統統翻譯成“講故事”。
德國教師的這番話讓我恍然大悟:傳統是重要的,在西方的文學傳統面前,“中篇小說”這個概念的確可以省略。姚明兩米一六,是個男人;我一米七四,也是男人。絕不是“中篇男人”。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的小說家需要對西方的文學傳統負責任么?不需要。這個回答既可以理直氣牡,也可以心平氣和。
我第一次接觸“中篇小說”這個概念是在遙遠的“傷痕文學”時期。“傷痕文學”,我們也可以叫做“叫屈文學”或“訴苦文學”,它是激憤的。它急於表達。因為有“傷痕”,有故事,這樣的表達就一定比。吶喊”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篇幅。但是,它又容不得十年磨一劍。十年磨一劍,那實在太憨屈了。還有什麼比“中篇小說”更適台“叫屈”與“訴苦”呢?沒有了。
我們的“中篇小說”正是在“傷痕文學”中發育並茁壯起來的。是“傷痕文學”完善了“中篇小說”的實踐美學和批判美學,在今天,無論我們如何評判“傷痕文學”,它對“中篇小說”這個小說體類的貢獻都不容抹殺。直白地說,“傷痕文學”讓。中篇小說”成熟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從尋根文學,先鋒文學、新寫實文學到晚生代文學那裡讀到中篇佳構的邏輯依據。中國的當代文學能達到現有的水準,中篇小說功不可沒。事實永遠勝於雄辯,新時期得到認可的中國作家們,除了極少數,差不多每個人都有拿得出手的好中篇。這樣的文學場景放在其他國家真的不多見。——中國的文學月刊太多,大型的雙月刊也多,它們需要。沒有一個國家的中篇小說比中國新時期的中篇小說更繁榮、成氣候,這句話我敢說。嗨,誰不敢說呢。
說中篇小說構成了中國當代小說的一個特色,這句話也不為過。
當然,我絕不會說西方的中篇小說不行,這樣大膽的話我可不敢說。雖然沒有明確的。中篇”概念,他們的“長短篇”或“短長篇”卻是佳作迭出的。我至今記得一九八三年的秋天:《老人與海》讓我領略了別樣的“小說”,它的節奏與語氣和長篇不一樣,和短篇也不一樣。——鋪張,卻見好就收,
所以說,“合法性’無非就是這樣一個東西:它始於“非法”,因為行為人有足夠的創造性和尊嚴感,歷史和傳統只能讓步,自然而然地,它“合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