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債期限結構

外債期限結構是指一國所欠的、不同償還期限的債務之間的關係。債務一般分為短期債務、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合理的外債期限結構就是要求各種期限的債務之間保持適當的比例,長、中、短期搭配合理,以便相互協調,滿足經濟發展多方位、多層次的需要。同時,在債務的期限分布上要求不同時間到期的外債數量要與本國在各個期限內的償債能力相適應,即儘量避免出現還本付息過分集中在一個時期的現象,否則會形成償債高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債期限結構
  • 類別:結構
  • 關於:外債
  • 特點:期限長短
研究原因,作用,考慮要素,

研究原因

研究外債的期限結構,主要是因為長短期外債具有不同的性質,從而對一國經濟的發展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一般說來,長期外債有利於國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作出統籌安排。比如,對國民經濟中的薄弱部門,能源、交通等重點基礎設施的投資,一般時間較長,短期內難以受益這就需要長期性貸款,以便儘可能地在借入資金投資發揮效益後償還。長期債務還便於管理,不象短期債務那樣變動不定。而短期債務通常是在結算,貿易中形成的,而且絕大部分債權人是企業、公司,在經濟處於繁榮時期,這種債務容易累積,一旦經濟進入蕭條,對外出口困難,更需要短期借款以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從而形成償債高峰。當然,長期債務如果規模過大,還款期限過於集中,也會形成償債高峰。許多開發中國家,由於沒有重視債務的長短期結構,導致了債務危機。1972年世界市場上石油第一次漲價後,許多非產油國開發中國家借入5至7年期的貸款,到八十年代初便形成償饋高峰,結果資金周轉不靈,爆發債務危機。
事實證明,對外債的管理必須重視對短期債務的監視,使債務期限搭配適當,結構合理。1978年開發中國家的短期債務占總債務的25%左右,1982年底上升到40%左右。其中墨西哥的短期債務達250億美元,占總債務的31%。短期債務通常主要用來融通貿易支付,如果短期債務突然猛增,甚至用於充作長期債務的還本付息,那么,債務問題必然惡化。從外債管理比較成功的一些開發中國家的經驗看,短期債務控制在總債務的20%左右為宜。我國外債期限結構狀況,經過80年代中期的波折,目前基本上處於良性狀態。1985年短期債務所占比重一度高達40%左右,後經過調整,這個比重開始下降,1988年為18.8%,1989年為l0.34%,1990年末,有所回升,但仍末超過20%的警戒線,只有12.9%。

作用

外債期限結構分析主要作用:一是反映外債到期時間的均衡狀況。在外債管理上要儘量做到各種外債到期時間比較均衡,即每年還本利息額基本相等,沒有大的波幅。否則,會影響國家的國際收支正常化,乃至造成被迫拖延債務償還,影響國家對外信譽;二是反映1年以上中長期債務與1年以內(含1年)短期債務各自所占債務總額的比重。在外債管理上,既不能使外債集中於短期,也不能集中於中長期,應當根據不同用向需求合理進行安排。外債期限結構分析是外債統計分析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對有效利用外債資金意義重大,而且對合理安排償債計畫,維護國家對外信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考慮要素

從最佳化外債期限結構的要求出發,主要應該考慮如下幾個因素:一是債務國對外債的需求期限。這一因素與利用外債的目的有關,不同的項目需要不同的投資期限,從而要求外債的期限與之匹配;二是舉借外債的成本。不同期限的外債其利率通常是不一樣的,在滿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應該儘量選擇利率較低的外債;三是債務國的償債安排。合理的外債期限結構應該使債務國的還本付息支出比較均衡,避免出現突發的償債高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