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姓的起源,分布及歷史名人。夔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遠古時候,堯帝和舜帝的樂官,名叫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夔姓
- 來源:堯帝和舜帝的樂官
- 讀音:kuí
- 注音:ㄎㄨㄟˊ
夔姓讀音,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夔安,夔信,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宗祠通用聯,四言通用聯,十一言通用聯,
夔姓讀音
[夔,讀音作kuí(ㄎㄨㄟˊ)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伊祁氏,出自堯帝和舜帝時期樂正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夔,原指龍形動物,可能是黃帝一族龍圖騰的分支,亦稱夔龍,只有一爪,在史籍《山海經·大荒東經》中描寫為:“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據說,夔龍能夠吟唱出美妙的音樂,整天歡樂無比。因此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皿上多有夔龍紋飾。
相傳在堯帝和舜帝時,有個叫夔的樂正,在後來先秦時期的史籍《呂氏春秋》上也有“夔一足”的記載。魯定公姬宋曾向孔子請教:“‘夔一足’怎樣理解,是否他真的只有一足?”孔子回答說:“古舜帝為用音樂作輔助,使天下安定,於是讓夔出任樂官,讓他主持這方面的工作。
夔充分發揮了積極性、創造性,制定了樂律,成績非常突出,舜帝很高興地說:‘有夔這樣的能人,一個也就足以辦成事了。’後來人們稱這位樂官叫夔一足,誤傳只有一條腿。”在夔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夔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公族的後代,屬於以國名為氏。春秋時期,楚國國君熊繹的六世孫叫熊摯,他的後代受封於夔城(今湖北秭歸),建立了夔國。後來熊摯的子孫立有戰功,楚王升夔國為子國,這便是歷史上的夔子國,今秭歸縣香溪鎮古名夔子城,即夔子從巫山遷到秭歸的駐地。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夔子國在歸州東二里,故夔子城就是夔氏的發祥地,地名夔沱,是古夔子國的故址。周襄王姬鄭十八年(楚成王羋頵三十八年,公元前634年),楚成王欲吞併附近各附庸國,以消除後顧之憂,蓄備集結力量起兵北上,爭霸中原。
他便尋找藉口,斥責夔子不祀祝融與鬻熊,卻受到了夔子的有力反駁。夔子說:“我先王熊摯因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竄於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他為自己申辨,並埋怨夔之先人熊摯失掉楚王位,方才流落到夔子國,所以既不是楚國的繼承者,也就沒有必要祠祀祝融和鬻熊了。
楚成王由此感到夔子國存在在隱患,其與這些年來巴、蜀兩國多次打到楚國境內,始終都能順利通過夔子國是有一定關係的,同時,夔子國也因先祖熊摯曾無緣登上楚王寶座而心懷不滿,因而怨恨楚國,竟放任敵國兵馬過境去攻打自己的兄弟國家,這成為了是楚成王決定除掉夔子國的根本原因。
在這一年的秋天,楚成王派遣令尹子玉(成得臣)、司馬子西(斗宜申)率大軍滅掉了夔子國這個兄弟國家,把夔子俘回郢都,將夔子國的土地全部併入楚國。命“令尹子玉城夔”,加強了楚國兩部邊境的防禦力量,從而防止了巴、蜀的入侵,可見楚成王對夔地的重要性是極為重視的。夔子國滅亡之後,其王族後裔子孫多以故國名為姓氏,稱夔氏,世代相傳至今。
另外,在夔子國滅亡之後,令尹子玉(成得臣)被分封於夔城,其後裔子孫世代專職駐紮夔沱之地負責防禦楚國與巴、蜀兩國的邊境。在令尹子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封邑名稱為姓氏者,亦稱夔氏,世代相傳至今。熊摯後裔夔子世系與令尹子玉後裔夔氏,實際上皆出楚國羋姓王族,同宗同源。因此夔氏族人大多奉熊摯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揆龍氏,源出元太祖第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家族的克什克騰部,屬於蒙古“黃金家族”世系,曾一度服屬於察哈爾蒙古部,世居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後有鄂溫克族、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uilong Hala。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揆龍氏多冠漢姓為夔氏、龍氏;鄂溫克族揆龍氏多冠漢姓為魁氏、揆氏;滿族揆龍氏所冠漢姓即為夔氏。本書按:蒙古克什克騰部在明思宗朱由檢崇禎七年(後金天聰大汗愛新覺羅·皇太極天聰八年,公元1634年),由其部落首領揆龍·索諾木率整個部落歸附後金政權,後金天聰大汗將其歸入新設定的蒙古旗(當時還未分立蒙古八旗制)。其後,克什克騰部為滿清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卓越功勳。
明崇禎十四年(後金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克什克騰部的台吉揆龍·沙哩、揆龍·博羅和、揆龍·雲敦等奉清太宗之命率兵分赴長城北線董家、喜峰諸口偵擾明軍,期間俘斬甚眾。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順治皇帝下詔整編所部各旗佐領,歸克什克騰部入新建立的蒙古八旗,以揆龍·索諾木領之,指授扎薩克(旗長)。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康熙大帝閱兵盧溝橋,命克什克騰部來朝入從觀。
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噶爾丹侵喀爾喀,詔選兵防蘇尼特汛。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四等台吉揆龍·穆倫噶爾弼以偵擊噶爾丹功,晉一等台吉。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大帝親征噶爾丹部。凱旋,以其部設站兵無誤驛務,特賜賚銀幣。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雍正皇帝特賜銀以賑克什克騰部屬貧戶。知所部所部一旗,駐牧吉拉巴斯峰,隸屬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其爵為扎薩克一等台吉。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中期(公元1807~1808年),嘉慶皇帝到克什克騰部的白岔屬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白岔河流域)巡檢治之。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中期(公元1866~1868年),回民起義軍曾轉移至熱河地區(今河北承德一帶),同治皇帝命克什克騰部在該地區設戍其地,其後直隸多倫諾爾(今察哈爾草原東南部),商民萃處,號稱蕃盛。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金丹起義軍首領楊悅春、李國珍等以道教名義掀起反清起義,克什克騰部曾以駐兵協助清軍剿滅烏丹城等處(今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烏丹鎮)的起義軍,得捷……簡要縱觀整個清朝時期,在蒙古八旗中,克什克騰部擁有的“佐領”之職多達十位。而且在蒙古諸部中,克什克騰部也是開展農墾事業最早的部族,農業人口最為眾多。但克什克騰部族人的民族性質始終沒有改變,一直為蒙古族,從未變更為滿族。因此,在近來的某些文獻中指認“蒙古揆龍氏已加入了滿族”,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得姓始祖
熊摯
夔,原是周朝的一個小國,夔姓是以國為姓的姓氏。根據《通志·氏族略》上的記載,是春秋時期楚國國君熊摯的後代,歸州東二里故夔子城就是夔姓的發祥地。僖公二十六年,楚國滅夔,後代子孫就以故國號為氏。另外,《百家注》上記載,夔姓始於上古時期,傳說是帝堯時的樂正夔的後代。周時楚國的後裔封於夔,即在今湖北秭歸一帶。望族出於京兆郡,就是現在的陝西省長安東。夔氏後人奉熊摯為夔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夔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六十七位門閥。而古時候就有傳說,這位樂官只有一條腿,叫夔一足。《呂氏春秋》這本古書中說,魯國國君向孔子求教,夔一足的事是否真實。孔子說,古時舜帝為了用音樂作為輔助,使天下平安,於是讓夔當官,主持這方面事,而夔就制定了樂律,做得非常出色,於是舜帝說,有夔這樣的能人,一個也就足以辦成事了。後來人就誤傳成這位樂官叫夔一足,只有一條腿。夔姓的起源,就在堯舜帝時代。夔原指龍形動物,推測是黃帝族龍圖騰的分支。春秋時,楚國還有以夔命名的城池,叫夔城,推測因為夔象徵強盛,所以作為地名。楚國君主的一位後代受封為夔城首領,他的後代也形成夔姓。
夔氏族人早期主要活動於江淮之間,漢、唐之際開始逐漸向陝西擴展,並以京兆郡為郡望。
歷史名人
夔安
夔安(?—340年),著名東晉十六國時期後趙政權丞相、軍事家。
夔安為東晉十六國時期後趙太祖武帝石虎手下丞相,他聰敏而才能卓越,十分賢明,不僅在行政事務上卓有見地,將後趙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在軍事指揮上也獨樹一幟。
夔安採取“圍點打援”的戰略,不斷消滅晉軍的有生力量。當時庾亮擁有二十四萬晉軍,軍力遠高於後趙,但手下毛寶在夔安的緊緊圍逼下,不斷求救於庾亮,而庾亮自以城固,則不時遣兵出救,結果出援之兵不斷被夔安消滅,致使自己防禦日漸空虛,形成此消彼長之勢。
到了農曆9月,夔安手下的石閔擊敗晉軍於沔陰,殺其將軍蔡懷;夔安又指揮李農領軍攻陷了沔南;朱保也擊敗晉軍於白石,殺鄭豹等五將軍;張貉則攻陷邾城,殺死晉軍六千餘人。毛寶、樊峻被迫棄城突圍出走,在長江邊被夔安率輕騎追上,將毛寶、樊峻逼入江中溺死。
之後,夔安率後趙大軍進據胡亭,再進逼江夏;東晉的義陽將軍黃沖、義陽太守鄭進等皆降於夔安。隨後,夔安再次率軍進圍石城,當時東晉的竟陵太守李陽拒戰,夔安一舉破之,斬首五千餘級,聲威大振,東晉朝廷一時惶恐。
在消滅了東晉的有生力量之後,夔安指揮退兵,回途中還順帶搶掠了後漢國的東部,挾持七千餘戶遷於幽州、冀州,充盈了後趙北部。後趙太祖對夔安的軍政才能皆十分讚賞,一直予以重用。
夔信
夔信,明代著名官吏、學者。官雩都令,考核政績時,被列為第一。
郡望堂號
郡望
京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是上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
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
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
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相漢堂:後趙時期的夔安為丞相,才能出眾,敏捷乾達,十分賢明,因此有相漢堂。
萃渙堂:資料有待補充。本書按:夔安為東晉時期十六國中後趙政權之丞相,距漢朝遠矣,如何為“相漢堂”?此堂號有待進一步考證。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雩都賢令;漢室高才
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夔信,官雩都令,考核政績時,被列為第一。下聯典指晉末十六國時期的後趙丞相夔安,聰敏而才能卓越,為一時賢相。此聯與下一版本僅易一字。雩都賢令;漢室相才: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夔信,官雩都令,考核政績時,被列為第一。下聯典指晉末十六國時期的後趙丞相夔安,聰敏而才能卓越,為一時賢相。此聯與上一版本僅易一字。
十一言通用聯
撫宇勤勞,循良聞望稱廉吏;才能敬達,燮理陰陽乃異才
上聯典指漢末南北朝時期的夔安,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夔信。資料有待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