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聲劇校

1938年7月由劉仲秋、郭建英、任桂林、封至模發起,“以振興民族藝術,傳揚華夏之聲”為宗旨,成立“夏聲劇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聲劇校
  • 創辦時間:1938年7月
  • 校址:西安東木頭市
  • 校長:封至模
  • 劇校宗旨:振興民族藝術,傳揚華夏之聲
背景介紹,相關理念,

背景介紹

首先成立了董事會,每個董事出資一百元。劇社的經費大都是向西安市的開明人士募集而來。董事會下設一個劇校和一個劇院。劇校即夏聲戲劇學校,當時在夏聲劇校任教的,除發起人外,還有龐鑒心、馬振奎、王惠芳、韓盛岫等,另有《夏聲》校刊。校址設在西安的東木頭市,封至模任校長,任桂林為教務主任。當時有不少平津一帶流亡到西安的難童,於是劇校招收了四十名難童,一面學文化知識,一面學戲。

相關理念

學校貫徹文化教學和專業教學並重的方針,文化課有國文、算術、地理、歷史、公民、英文等,專業課有戲曲選讀、戲劇概論、音樂、曲牌、步法、械舞、毯子功、戲劇習演等,學校以“培養人才,研究戲劇藝術,實行並改良中國戲劇”為宗旨,大力革除陋習舊俗,規定學生不演迷信戲和淫蕩戲,不為達官貴人唱堂會,不準個人收受賞賜,要以飽滿的情緒演出,為宣傳抗日出力。
夏聲劇校初創後到漢中,條件較為艱苦,但師生團結一致,演出了《小放牛》、《女起解》、《黃鶴樓》、《打麵缸》、《春香鬧學》、《轅門斬子》、《打漁殺家》等戲,曾隨梅蘭芳去蘇聯演出的教師郭建英,以北方某農村幾個青年農民從在城隍廟躲避抓壯丁到要求參軍抗擊日軍的題材,創作排演了現代京劇《新打城隍》,引起觀眾抗日救國的共鳴。1939年冬,劇校師生返回西安,排演了《花木蘭》、《梁紅玉》、《巾幗英雄》、《陸文龍》、《生死恨》等近百出戲。
1943年來,劇校師生赴重慶。翌年1月3日,劇校在重慶演出《陸文龍》,當演到陸文龍醒悟歸來,岳飛出場迎接時,紅色的後幕上出現了“還我河山”四個粉白色的正楷大字。觀眾不約而同高呼“收復失地,還我河山!”“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演完落幕時,演員合唱《滿江紅》,觀眾掌聲雷動。首場演出就轟動了重慶。胡政之曾在《大公報》上稱讚:“夏聲劇校收容淪陷區出來的苦難孩子。中國小課程之外,授以舊劇。德、智、體三育並重,更予以藝術的生活技能。西安市上震震有聲……”蔣介石、陳立夫、陳果夫、孔祥熙等也觀看了夏聲劇校的演出。演出後,于右任上台接見演員,並揮筆題詞“華夏之聲”;陳立夫邀請劇校師生去青木關給教育部全體職員演出。當時在教育部工作的老舍觀劇後勉勵師生:“肩負民族希望,以華夏之聲為宣傳抗日而作出貢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劇校組織了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的演出,並舉行第一期學生畢業典禮大會。
1947年遷移至上海。
學校遷至上海後,聘請徐筱汀、關質甫、李盛斌、松雪芳、陳大濩、張增保等任教。因擴大招生,開支驟增,曾向國民政府申請補助,後經聯勤總部批准,每月以“演劇十七隊”名義去南京為勤務署演出10場,由總部給予一定補助以維持生計。
上海解放後,學校師生併入第三野戰軍政治部文藝工作第三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