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繼果

夏繼果

夏繼果,男,1964年10月生。山東汶上人,歷史學博士,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開始擔任碩士生導師,同年晉升教授,2003年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擅長西歐中世紀史、近代早期國際關係史、英國史和歐洲教育史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繼果
  • 出生日期:1964年10月生
  • 職業:教師
  • 籍貫:山東汶上
教育背景,工作經歷,開設課程,研究領域,著作,教材,學術論文,專著與編著,譯著,科研項目,獲獎情況,研究領域,

教育背景

1986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
198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獲碩士學位(導師為戚國淦教授)。
1996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博士學位(導師為戚國淦教授)。

工作經歷

1989—2001年在曲阜師範大學歷史系工作。其間,1996—2001年擔任歷史系副主任,分管教學,1999年晉升教授。
2001年至今在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歷史學院)工作。其間,2002—2006年擔任歷史系副主任,分管科研與研究生工作,2003年12月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
2006年8月至2007年5月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科特蘭分校做訪問學者。

開設課程

迄今為止,共開設過下列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世界上古史、世界中世紀史、馬列經典選讀、西方外交思想史、海洋開拓爭霸史、世界宗教問題、都鐸英國史研究、全球史文獻選讀、專業英語翻譯、中世紀歐洲與地中海世界、世界歷史要籍選讀。

研究領域

英國史、中世紀歐洲與地中海世界、基督教歐洲與伊斯蘭教阿拉伯世界關係史。

著作

教材

1、《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39萬字),主編(二人第二位),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此書作為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在山東省使用。
2、《世界通史教程教學參考·古代卷》,主編(二人第二位),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版。

學術論文

1、威廉·塞西爾的內政外交政策(1572—1588),《世界歷史》1991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世界史》1991年第10期轉載。
2、英國價格革命原因新探,《齊魯學刊》1994年第5期。
3、伊莉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與商業擴張,《齊魯學刊》1996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世界史》1996年第12期轉載。
4、伊莉莎白政府的外交政策與蘇格蘭問題的成功解決,《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世界史》1998年第2期轉載。
5、試論伊莉莎白一世的婚姻談判與外交政策的關係,《齊魯學刊》1998年第2期。
6、德雷克的環球航行與伊莉莎白外交,《歷史教學問題》1998年第3期。
7、英西戰爭(1588—1604)中的英方政策評價,《世界歷史》1998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世界史》1998年第10期轉載。
8、論英國主權國家的形成,《齊魯學刊》1999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世界史》1999年第7期轉載。
9、伊莉莎白政府與尼德蘭革命:均勢外交政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世界史》1999年第9期轉載。
10、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原因新探,《聊城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
11、英國外交政策從中世紀向近代的轉變,《世界歷史》1999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0年第1期摘登主要論點。
12. 近代英國外交政策模式的形成,《煙臺師院學報》1999年第4期。
13、都鐸王朝時期英國海軍的創建與發展,《齊魯學刊》2001年第6期。
14、《布魯瓦條約》新論,《北方論叢》2002年第4期。
15、《東學西漸與西方文化的復興》評介,《世界歷史》2003年第4期。
16、加強聯合,推動世界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世界歷史》2004年第2期。
17、哈斯金斯與“12世紀文藝復興”,《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第3期。
18、論埃利奧特的紳士教育思想,《齊魯學刊》2005年第3期。
19、傳統的世界通史研究與教學模式亟待突破,第二作者,《世界歷史》2006年第1期。
20、中國高等學校世界通史教學狀況調查報告,《世界歷史》2006年第3期。
21、Teaching World History at Chinese Universities: A Survey, Comparativ, 16. Jahrgang 2006 Heft 1 (Comparativ; Jg. 16, H.1. Teaching World History—2006)
22、戚國淦先生與我的成長,載《灌園集——中世紀史探研及其他》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師德風采錄——首都師大人情真意切話師德》(首都師大出版社2007年版)。
23、現代世界起源的非歐洲中心論闡釋,《齊魯學刊》2007年第6期。
24、“資深翻譯家”戚國淦先生,《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25、Teaching World History at Chinese Universities: Past and Present, World History Bulletin, Vol. XXIV, No. 2, Fall, 2008.
26、通向全球史的兩條路徑,《光明日報》2008年12月10日,第11版。
27、調查報告:“全球史”在中國高校,《全球史評論》(第一輯)2008年12月。
28、理解全球史,《史學理論研究》2010年第1期。
29、“中世紀黑暗說”的形成與動搖,《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4月26日,第4版。
30、13世紀:有這樣一場宗教辯論,《光明日報》2011年9月15日,第14版。
31、世界歷史的新寫法,《光明日報》2011年9月25日,第5版。

專著與編著

1、《伊莉莎白一世時期英國外交政策研究》,商務印書館1999年8月版。
2、《全球史讀本》(與Jerry Bentley一起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譯著

1、【美】劉易士·柯塞著《理念的人》(翻譯其中的第五、六章,第十五章第一節),台灣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版,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
2、【美】華勒斯坦著《近代世界體系》(第三卷),譯者(三人第二位),台灣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2月版。
3、【美】查爾斯·霍默·哈斯金斯著《12世紀文藝復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美】羅伯特·B. 馬克斯著《現代世界的起源》,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科研項目

1、1997-1998年獨立完成山東省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伊莉莎白一世時期英國外交政策研究。
2、1998-1999年完成山東省面向21世紀教材及課程體系重大改革項目《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的編寫。
3、北京市優秀人才專項經費資助項目:教育與都鐸英國的社會變遷,2003-2006年。
4、2009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世界歷史進程中多元文明互動與共生研究”之子課題“7-13世紀主要文明的互動與共生”。

獲獎情況

1、山東省第十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年):英西戰爭中的英方政策評價,《世界歷史》1998年第4期。
2、山東省第十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0年):《伊莉莎白一世時期英國外交政策研究》,商務印書館1999年8月版。
3、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0年):《世界通史教程 古代卷》。
4、首都師範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2004年。
5、北京市教委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畫入選者,2006年

研究領域

自2006年以來從事全球史的教學與研究。最初主要是譯介全球史的論著。
2009年參與劉新成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世界歷史進程中多元文明互動與共生研究”,承擔子課題“7—13世紀亞歐非主要文明的互動與共生”。
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研究:
(1)從遠程貿易、物種傳播、宗教傳播等方面勾勒東半球主要文明的互動與共生。以公元1000年為界分兩個時段,前者以阿拉伯帝國、拜占庭帝國和中國唐朝為中心。後者以遊牧的突厥和蒙古人所創建的帝國為中心;(2)從微觀上研究12世紀西西里島內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希臘文明和猶太文明的同生共榮,並探究多元文明得以“共生”的深層原因。
(3)研究中世紀基督教歐洲與伊斯蘭教阿拉伯世界的互相認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