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夏秋兩稅,所以新稅制稱為兩稅法。兩稅法-主要內容公元780年(建中元年),由宰相楊炎建議推行的兩稅法,實質上就是以戶稅和地稅來代替租庸調的新稅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秋兩稅
- 推行者:宰相楊炎
因為夏秋兩稅,所以新稅制稱為兩稅法。兩稅法-主要內容公元780年(建中元年),由宰相楊炎建議推行的兩稅法,實質上就是以戶稅和地稅來代替租庸調的新稅制。
南宋統治集團,總是以大敵當前為藉口,進行苛酷的壓榨:夏秋兩稅,身丁錢米,以及名為和買和糴而實際是由納稅戶無償輸納的絹帛米粟等等,都較舊定額增加了五倍至七倍。元代 元代的賦稅也很苛重。在北方,有“稅糧”和“科差”。
戶稅、地稅加以合併,廢除了眾多的科斂名目,使稅制簡明,又便於征管。在兩稅法中楊炎還採用以錢定稅的原則,“定等第錢數多少,為夏秋兩稅。……其丁租庸調,併入兩稅”(《唐會要》八三),這是中國賦稅思想史上的又一大創見。
一、”規定每畝徵收十五文。兩稅法實行後,青苗錢隨夏秋兩稅徵收。二、宋代實行青苗法時,官府貸給農民的錢也叫青苗錢。1.唐代賦稅名。大曆元年詔天下苗一畝徵稅錢十五以補百官俸錢因國急用當苗青即預征又有地頭錢每畝征二十通稱"...
巡檢節級勾當鐵場官並鋪戶一切並廢,鄉村百姓,只於夏秋苗畝上納器具錢,一文五分足。隨夏秋稅二時納。“規定每畝納農器鐵一文五分,隨夏秋兩稅交納。宋初,令百姓鑄造農具時,須隨夏稅田畝納農器稅,大中祥符三年 (公元1010年) ...
下四州的福州、興化(今莆田)、泉州、漳州行“產鹽法”,計稅授鹽,令百姓輸錢,官府抑配食鹽,敷鹽錢隨夏秋兩稅一起交納。鹽課是按照鹽丁產錢高下折鹽輸納,高者每年無過500斤,每斤折錢14.8文,名曰鹽產錢。同時,官府在產鹽...
公元1033年,北宋明道二年,遼重熙二年,歲在癸酉。劉太后去世,宋仁宗親政,追封生母為太后,重新提拔張士遜、李迪為宰相,組成新的領導班子,下令廢除名目繁多的雜變之賦,讓老百姓只交夏秋兩稅。郭皇后九年無子,宋仁宗決意廢后,...
計有農具錢﹑橋道錢﹑鹽錢(綢絹﹑綿﹑米)﹑麴錢﹑加耗﹑斗面﹑腳錢﹑率分紙筆錢﹑鋪襯蘆茇﹑析生望戶錢﹑軍須錢﹑牛皮錢﹑甲料絲﹑鞋錢﹑公用錢米等等﹐各地名品煩細﹐其類不一﹐隨夏秋兩稅送納。宋朝統一後﹐廢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