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塔古城遺址

夏塔古城遺址

夏塔古城遺址位於昭蘇縣西南57公里,南距夏塔鄉19公里,北臨特克斯河,東瀕夏塔河支流。

夏塔古城遺址的年代可能早到唐代,晚至蒙元時期仍有活動。這座古城遺址是特克斯河流域大且保存完整的一處歷史文化遺址,對研究古代伊犁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史及政治軍事發展都具有重要價值。

2013年,夏塔古城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夏塔古城遺址
  • 出土地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
  • 所屬年代:唐至元
  • 編號:7-0507-1-507
  • 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次:第七批
建築規模,文物價值,

建築規模

夏塔古城位於昭蘇縣西南57公里,南距夏塔鄉19公里,北臨特克斯河,東瀕夏塔河支流。城池略顯方形,不是很規整,城牆僅殘存三面,其中北牆長390米,南牆長212米,西牆長480米,東牆靠夏塔河,原來有無城牆現已不明。城牆為夯築,個別地段可見土塊和石塊補築的痕跡。城西南角有角樓遺蹟,城內有三處台基遺蹟,明顯高於周圍。
夏塔古城外有護城壕與夏塔河相通,壕溝寬20米至40米,深約5米。在西牆南端和南牆分別有一殘損口,應為城門。
夏塔古城西側另有兩處台基,一處為長方形,南北長100米,東西寬48米,高約2米;另一處距此10米,為6個高於地面的小台基組成。古城外,普查組發現許多散布的磚、瓦和陶器殘片。其中磚分為兩種,一種為青色條磚,長29厘米、寬15.5厘米、厚約4.5厘米;另一種為紅色方磚,邊長為30厘米、厚5.5厘米。陶片大多為夾沙紅陶,輪制。從口沿看,器形有瓮、缸、罐。板瓦則為青灰色,表面光滑,背面為細布紋。琉璃瓦表面飾有藍色釉,背面亦是布紋。

文物價值

夏塔古城遺址的年代可能早到唐代,晚至蒙時期仍有活動。這座古城遺址是特克斯河流域大且保存完整的一處歷史文化遺址,對研究古代伊犁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史及政治軍事發展都具有重要價值。
夏塔古城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升昭蘇文化軟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