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啟伐西河
- 發生時間:夏朝
夏啟繼位,西河之亂,五子之歌,
夏啟繼位
隨著中國原始氏族社會組織的逐漸解體,聚居在中原地區黃河中下游兩岸的夏部族與周圍其他部族之間,為爭奪聯盟首領發生頻繁的戰爭。由於禹治水和發展農業生產有功,夏部族勢力增強,博得了各部族首領的支持,從而順利地得到了部族聯盟首領的地位,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代王朝。![夏啟伐西河 夏啟伐西河](/img/b/bc6/nBnauY2YiZmY4ATYxAzN4MWM5ImY0cTZ4EzNiRWZhRDNiFGZhdjNzgTM3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夏啟伐西河 夏啟伐西河](/img/b/bc6/nBnauY2YiZmY4ATYxAzN4MWM5ImY0cTZ4EzNiRWZhRDNiFGZhdjNzgTM3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夏禹死,其子啟繼王位。這種廢“禪讓”而實行父傳子的王位繼承方式,引起了夏朝爭奪王位的激烈鬥爭。東方偃姓集團首領伯益,首先起兵反對夏啟占居王位,被啟剿滅,伯益被殺。西方的同姓邦國有扈氏(今陝西戶縣一帶)隨後起兵,啟親率大軍進行討戰。啟與有扈氏戰於甘(今陝西戶縣境內),有扈氏戰敗而被“剿絕”。夏啟經過東伐西戰,確立了王位世襲制。
西河之亂
啟到晚年,他的幾個兒子激烈地爭奪繼承權。小兒子武觀爭得最凶,啟將他放逐到有莘國(今陝西合陽縣東洽川自然風景名勝區一帶)。莘國東臨黃河,西靠台塬,自然環境優美。武觀有心奪王位,無意守莘國,由不滿、抱怨到聚眾反叛,終於爆發了夏代歷史上有名的“西河之亂”。啟聞訊後,為鞏固王權,調動了以屬臣彭伯壽為首領的大軍,對叛軍進行武力征伐。
約公元前21世紀,彭伯壽率軍從陽城(夏國都,今河南登封縣境內)出發,過函谷關,直至西河地區。夏軍一舉擊敗武觀率領的西河部族軍,活捉了武觀。彭伯壽還師後押著武觀來見啟,武觀認罪服輸,表示悔改。啟命武觀率部東遷,在今山東觀縣境內建立觀國。隨後,啟遷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在位九年,病死,葬於安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