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

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

《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是一本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

2022年7月,《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新書首發式暨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
  • 作者: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
  • 出版時間:2022年6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272 頁
  • ISBN:9787030722874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中國“九五”國家計畫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是我國第一個由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的大型科學研究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總目標,是將夏、商、西周三個時期的年代學進一步科學化、量化,制定這一時期有科學依據的年表,為深入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是對“夏商周斷代工程”9大課題、44個專題研究的綜合與總結,是在《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的框架和結論的基礎上編寫修訂而成,較為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實施和研究過程、取得的成果和結題後的重要新進展。

圖書目錄

目錄
一、引言 1
(一)“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緣起 1
(二)“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目標和實施 3
1.研究途徑和課題設計 3
2.實施過程中的一系列基礎性工作 4
3.多學科的學術研討會 4
4.2000年結題基本達到的預期目標 4
5.《夏商周斷代工程 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簡稱《簡本》)的編寫和項目驗收 5
(三)2000年以後的工作 6
1.夏、商前期和西周考古發掘和研究 6
2.河南龍山—新砦—二里頭—二里岡考古年代序列的建立 6
3.殷墟甲骨分期和測年研究 7
4.西周王年和金文歷譜研究的檢驗 7
5.2000年結題後多學科的學術研討會 7
(四)《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的編寫 8
(五)“夏商周斷代工程”在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多學科交叉研究途徑上的探索 9
二、西周年代學研究 10
(一)西周年代學研究的目標、材料和途徑 10
1.研究範圍和目標 10
2.材料及已有研究 11
3.進一步研究的途徑 13
(二)西周考古學文化序列的研究與測年 14
1.西周封國考古和琉璃河遺址、天馬—曲村遺址的選定 15
2.琉璃河遺址墓地和居址的分期與測年 17
3.天馬—曲村遺址的分期與測年 25
(三)構建西周金文歷譜的基礎 33
1.由春秋曆法上推西周曆法 33
2.青銅器的考古類型學研究 37
3.“月相”含義的討論 42
(四)西周金文歷譜的建立 55
1.宣王年代的驗證 55
2.厲王年代的推定 57
3.懿、孝、夷王年的推排 61
4.共王年代的推定 66
5.穆王年代的推定 66
6.昭王年代的推定 69
7.成王、康王年代的推定 71
8.2000年以後新見的金文材料 72
9.“西周金文歷譜”及有關問題 79
10.列入金文歷譜的青銅器系聯 82
附錄一 西周擬年長曆表84
附錄二 列入金文歷譜的青銅器系聯表(插頁)
三、武王克商年研究 131
(一)武王克商年研究的思路 131
1.研究的背景和現狀 131
2.推求武王克商年的多學科結合路線 143
(二)文獻所見西周積年的討論 144
1.由《左傳》推論的西周積年 144
2.由《孟子》推論的西周積年 144
3.古本《竹書紀年》的西周積年 146
4.今本《竹書紀年》的西周積年 147
5.《史記 魯世家》與《世經》的魯公年數 149
6.漢人依殷歷推定的西周積年 151
(三)灃西97SCMH18的發現與測年 153
1.豐鎬遺址分期與灃西97SCMH18 153
2.由相關係列14C測年推定克商年的範圍 158
(四)武王克商年的天象史料 158
1.對傳世文獻中有關記載的討論 158
2.利簋及“歲鼎”的解釋 161
3.《武成》與《世俘》 163
4.《國語》伶州鳩語的性質 163
(五) 武王克商年的天文推算 166
1.公元前1027年方案 166
2.公元前1044年方案 166
3.公元前1046年方案 170
4.武王克商年與西周金文歷譜的銜接 183
四、商代後期的年代學研究 186
(一)商代後期年代學研究的構想 186
(二)殷墟文化分期與14C測年 187
1.殷墟文化分期 187
2.殷墟各期14C測年結果 195
(三)殷墟甲骨分期與14C測年 197
1.殷墟甲骨分期 197
2.卜骨的14C測年 201
(四)殷墟甲骨文日月食與武丁年代 204
1.“三焰食日”的排除 205
2.賓組月食年代的證認 209
3.武丁年代的推定 221
(五)周祭祀譜與帝乙、帝辛年代 223
1.商末周祭制度和三個周祭系統 223
2.帝辛祀譜與帝辛在位年 236
3.帝乙祀譜與帝乙在位年 242
(六)文獻中的商後期王年 244
1.《尚書 無逸》商王年數的研究 244
2.其他文獻中的商王年數 246
3.盤庚遷殷年的估計 247
(七)商代後期年代的整合 248
附錄三帝辛元祀至二十五祀周祭祀譜 250
五、商代前期的年代學研究 273
(一)文獻所見的商代積年 274
1.文獻所記的商代積年 274
2.文獻所見商前期諸王的在位年數與商前期積年 276
(二)文獻所見商前期的都城遷徙 278
1.湯之亳都地望諸說 278
2.仲丁之都地望諸說 283
3.河亶甲之都地望諸說 284
4.祖乙之都地望諸說 285
5.南庚之都地望諸說 286
6.盤庚之都地望諸說 286
(三)商前期考古學文化分期與測年 287
1.鄭州商城的發現、分期與測年 288
2.偃師商城的發現、分期與測年 298
3.鄭州商城、偃師商城的始建和夏商分界的確定 305
4.小雙橋遺址的發現、分期與測年 313
5.洹北花園莊遺址的發現、分期與測年 315
6.邢台東先賢遺址的發現、分期與測年 319
(四)商代前期年代框架的估定 321
1.由武王克商之年推定商代始年 321
2.由盤庚遷殷之年推商代始年 321
3.由考古學上的夏商分界和14C測年推商代始年 321
4.商前期年代框架的初步推斷 322
六、夏代年代學研究 324
(一)文獻所見的夏代積年 324
(二)夏文化遺存的發現研究與測年 326
1.二里頭文化的發現、認識、分期與測年 326
2.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的認識、分期與測年 338
(三)夏代天象的天文推算 352
1.禹時五星聚合的天文推算 352
2.仲康日食再研究 354
3.《夏小正》星象年代 356
(四)夏代基本年代框架的估定 359
七、夏商周考古年代的14C測定與研究 361
(一)14C測年技術簡介 361
1.14C測定年代原理 361
2.14C年代套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14C年代校正 362
3.實驗技術的發展 364
4.14C年代測定對我國考古學的貢獻 366
5.高精度14C測定和系列樣品測年新方法 367
6.“夏商周斷代工程”中的14C方法論證 368
(二)常規方法的技術改造、數據處理研究與年代測定 369
1.常規14C年代測定的技術改造和研究 369
2.系列樣品14C年代測定方法中數據處理研究 377
3.常規法的14C測定情況 382
(三)AMS方法技術改造、數據處理研究與年代測定 420
1.AMS骨樣品的前處理與化學製備研究 420
2.AMS14C年代測定的技術改造與方法學研究 432
3.系列樣品14C年齡校正的貝葉斯方法研究 441
4.考古遺址的AMS14C年代測定結果 451
5.殷墟甲骨的AMS14C年代測定結果 475
(四)對有關問題的討論與結論 496
1.基本認識和思路 496
2.關於考古年代框架 498
附錄四 甲骨測年數據表509
八、夏商周年表 517
附錄五 夏商周斷代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 519
附錄六 “夏商周斷代工程”組織與學術研討會總錄 534
後記(一) 542
後記(二) 545
圖目錄
圖2-1 陝西眉縣楊家村出土的逨盤銘文 11
圖2-2 灃西西周墓葬出土陶器分期圖 16
圖2-3 琉璃河遺址平面圖 18
圖2-4 琉璃河遺址西周墓葬出土陶器分期圖 20
圖2-5 琉璃河M1193出土的克盉器形及銘文 23
圖2-6 琉璃河H108出土陶器 24
圖2-7 琉璃河遺址H108出土帶“成周”字樣的龜甲摹本 25
圖2-8 天馬—曲村遺址平面圖26
圖2-9a 天馬—曲村遺址西周墓葬出土陶鬲、陶罐分期圖 27
圖2-9b 天馬—曲村遺址西周墓葬出土陶盆、陶尊分期圖 28
圖2-9c 天馬—曲村遺址西周墓葬出土陶豆分期圖 29
圖2-10 晉侯墓地總平面圖 31
圖2-11 虞虎鼎器形及銘文 56
圖2-12 14C測定年代在高精度樹輪校正曲線上所處位置圖 60
圖2-13 晉侯墓地M8木炭14C測年的擬合 60
圖2-14 理論計算得到的各地點視亮度變化過程 63
圖2-15 公元前1000—前840年中國可見的“天再旦”現象 64
圖2-16 虎簋蓋銘文 67
圖2-17 鮮簋銘文 68
圖2-18 靜方鼎銘文 70
圖2-19 簋器形及銘文 73
圖2-20 吳盉器形 73
圖2-21 士山盤銘文 74
圖2-22 伯呂父銘文 75
圖2-23 七年師兌簋蓋器形及銘文 76
圖2-24 覺公簋器形及銘文 78
圖3-1 灃西97SCMT1西壁剖面及H18層點陣圖 154
圖3-2 灃西97SCMH18出土陶器 155
圖3-3 打破97SCMH18諸單位出土陶器 156
圖3-4 利簋器形及銘文 162
圖3-5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甲子子夜朝歌天象圖 181
圖4-1 殷墟示意圖 188
圖4-2 殷墟遺址陶器分期圖 194
圖4-3 殷墟墓葬陶器分期圖 194
圖4-4 “三焰食日”卜甲 207
圖4-5 《合集》11482正反 210
圖4-6 《合集》11485 210
圖4-7 《合集》11486 210
圖4-8 《英藏》886正反 210
圖4-9 《英藏》885正反 210
圖4-10 《合集》11483 210
圖4-11 《合集》11484正 210
圖4-12 二祀其卣銘文 237
圖4-13 四祀其卣銘文 237
圖4-14 作冊卣銘文 237
圖5-1 鄭州商城平面圖 290
圖5-2 鄭州二里岡期商文化陶器分期圖 292
圖5-3 偃師商城平面圖 300
圖5-4 偃師商城典型陶器分期圖 302
圖5-5 小雙橋遺址與鄭州白家莊遺址出土陶器比較 314
圖5-6 安陽殷墟與洹北商城平面圖 316
圖5-7 花園莊早段陶鬲 317
圖5-8 東先賢遺址第一期陶器 320
圖6-1 二里頭遺址位置示意圖 328
圖6-2 二里頭遺址二號宮殿基址圖 329
圖6-3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02VM3出土的綠松石龍形器 330
圖6-4a 二里頭遺址典型陶器分期圖(1) 332
圖6-4b 二里頭遺址典型陶器分期圖(2) 333
圖6-4c 二里頭遺址典型陶器分期圖(3) 334
圖6-4d 二里頭遺址典型陶器分期圖(4) 335
圖6-5 王城崗遺址典型陶器分期圖 341
圖6-6 王城崗遺址實測地形圖 343
圖6-7 禹州瓦店遺址典型陶器分期圖 345
圖6-8 王灣三期、“新砦期”與二里頭一期典型陶器對比圖 34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