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廟宇規模,廟宇歷史,廟宇文化,地圖信息,
廟宇規模
定海有一座壽山廟。壽山廟現在的位置是在定海城東街道義橋村北邊的牛角灣,是定海規模最大的一座廟宇。首先,進山門前,有一座巨大的牌坊,牌坊前有八角涼亭一座。單就這兩個建築的出現就讓人在未進山門之前產生震懾感。一條陡峭而光潔的瀝青路盤曲而上,在路邊還有土地堂,最後才見到它的真容:五間正大殿,九間山門,各為八間的上、下廂房,內部正大殿前一座戲台,還有上大殿五間。山門前還有一座巨大的照壁,上書壽山廟的來歷。照壁之下,是正在建造的另一個寺院,此寺院以下,便是巍峨高聳的觀音堂和靈位堂。整個牛角灣似乎都讓占滿了。
廟宇歷史
說起壽山廟,定海無人不知。雖然它成名不古,但它也經受了不斷遷拆的折騰。據志書記載推算,它的廟齡僅200餘年,因為舟山的志書中,只有康熙版的《定海縣誌》才提到過它,再以上的志書並不載。志書說它“建於城北扶歸橋南”,扶歸橋在現在的紫竹林啤酒廠舊址,當初是合源酒廠,因為在上世紀50年代要造酒廠,只好拆遷到城北的白露岙。在白露岙的壽山廟只有兩間小平房,但上門燒香的人實在太多,擠都擠不下,只好重新從白露岙拆下來,移到城北水庫的鯉魚沖,即現在的城北水庫的東邊、定馬公路一側的山上,這一次建造的壽山廟的規模可大了。但好景不長,建廟才一年,恰逢國家禁止建造“小宮小廟”的政策下達,位於定馬公路一側未經國家和地方當局批准的壽山廟,實在太顯目了一點,不拆有違政策,那么只有再遷了。這一遷,就遷到了位於城北水庫北側的一個山灣中,號曰牛角灣。牛角灣群山環繞,茂林修竹,山清水秀,隱蔽而清靜,況且離城又不遠,實在是選中了地方。
廟宇文化
在廟前照壁上刻的廟宇介紹碑文中,大意是“壽山廟祀南宋吏部侍郎尹福生父子”,說在南宋時金兵南侵時,尹公父子與當時的文天祥一道率兵抵抗,不幸在明州(寧波)海戰中陣亡,朝廷念其忠君愛國,特敕封為“壽山侯”並建廟以祀。
《宋史》上雖然載有多位尹姓官員,如尹谷、尹洙、尹玉、尹崇珂等,但無字為福生。如尹谷,他是一位文官,尹谷字耕叟,號務實,湖南潭州人,知衡州。德佑元年(1275年)7月,元大將阿里海牙率數萬大軍南下,長沙城的宋軍已外調征戰,城內空虛。守將李芾臨時募兵不足三千。9月,城被圍困,因李芾與尹谷過從甚密,派人從衡州請他出來指揮參謀守長沙城。尹谷慨然應允,親冒矢石,與諸將分兵守城,城中百姓亦紛紛助戰。日久,矢盡糧絕,李芾令百姓集羽扇造箭,抓雀捉鼠充飢。將士受傷,李芾親臨撫慰,元兵派人招降,當場誅殺以示賢貞,部屬皆同仇敵愾,誓作殊死戰。城死守百日余,援兵不至,危在旦夕。尹谷正冠端坐於烈焰中,誓死不降,自焚而死。
地圖信息
地址:文化路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