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鐵路

《壽光縣誌》記載,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鹽商蕭錫綸投資興建輕軌鐵路,自劉家呈子莊(在今大家窪街道,已被濰坊割去)起至羊角溝止,長40華里,用以運鹽。後因時局動亂拆毀(一說經營不善灘毀路廢),稱作壽光鐵路,也叫壽鹽鐵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壽光鐵路
  • 外文名:Shouguang railway
  • 別稱:壽鹽鐵路
《壽光縣誌》記載,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鹽商投資興建輕軌鐵路,自劉家呈子莊(在今大家窪街道)起至羊角溝止,長40華里,用以運鹽。後因時局動亂拆毀(一說經營不善灘毀路廢),稱作壽光鐵路,也叫壽鹽鐵路。
壽光市多部志書,均未有壽光鐵路的拆除時間,運力及設站等相關信息。另據其他資料介紹:“1904年,煙臺鹽商蕭錫綸投資白銀100萬兩,稟準在官台(鹽)場(具體地點在大家窪劉家呈子以北)開溝灘10副,井灘100副,並建通往羊角溝的輕便鐵路,長40華里。”“這是壽光境內第一次出現鐵路。”
不利社會背景下修建起的鐵路
1904年,也是德國修建的膠濟鐵路通車的時間。而在此之前,清朝的洋務派和西方列強早已將在山東半島修建鐵路的想法提上議程。1868年起,就先後有英國商人和德國地理和地質學家建議在山東半島修建鐵路。據了解,清朝末年列強特別是德國在山東動議修建和染指的鐵路有膠濟鐵路、膠沂鐵路、青沂鐵路、津浦路北段、煙濰鐵路等,其中膠沂、青沂鐵路未修建,煙濰鐵路因資金募集困難而停辦。
德國侵占膠州灣後,將整個山東視為自己的領地,誰也不準插手。同樣是在1904年,煙臺“儀灃德”雜貨行曾擬集股修造鐵路,德國憑藉《膠澳租借條約》讓“儀灃德”的計畫破產。然而就在這么不利的社會大背景下,鹽商卻在我市修建了一條規模不大的輕便鐵路。
建鐵路前後壽光製鹽業發展迅速
修建壽光鐵路,資料顯示的直接原因就是鹽商蕭錫綸修建了110副鹽攤。壽光鐵路的職能是“用以運鹽”,那么,當時羊口一帶的產鹽能力有多大呢?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山東最大的鹽場永阜鹽場被黃河水沖毀,復灘無望,官台鹽場奉命允許私人投資辟灘,運鹽機構歷城局、南運局在羊角溝建分局,從而加劇了官台鹽場的發展。至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官台鹽場年產鹽約1.7萬噸,在山東鹽場中排名在第三位。
光緒三十四年,即壽光鐵路建成後的4年後的1908年,在山東所有的鹽場中,官台鹽場的建成面積等指標列第一位。可以說,是大產量促生了壽光鐵路的興建,壽光鐵路興建後,也促進了壽光鹽業的發展。1908年的官台鹽場,東到濰縣、西接廣饒,東西總長120里,南北寬100里,轄有10處產鹽地。
羊口在當時交通便利、商業繁榮
當時,羊口(時稱羊角溝)已經形成了海河聯運與公路交通運輸協調的運輸網路。在清代,壽光縣城有以總鋪(時壽光有鋪無驛,總鋪設在城內小十字路口西)為中心,通往各地的驛道多條。而羊角溝則有通往外地的大車道兩條,一條是濰縣道,至濰縣縣城;另一條是古鹽大道,至廣饒縣城。大車道屬於舊時鄉村道路,寬3至5米不等,可通行雙輪鐵瓦車等。
海運方面,1901年,羊角溝設立舂運局,為鹽商打包裝船,當時的羊角溝海運,已經形成規模。且在1899年,羊角溝就建立了電報局、郵政局。縣誌記載,羊角溝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的商業進入鼎盛時期,期間數年,為攤主賣鹽的舂運業有十多家,其中不乏濟南等人外地人,資金過萬的商號有七八家之多。而在鹽灘運輸方面,壽光鐵路也曾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益羊鐵路建設之前,1958年壽光還曾建過羊鹽鐵路,從羊角溝的三里溝至大家窪,長約25公里,亦屬輕軌鐵路,羊口鹽場建成即拆除。之後,還曾在羊口鹽場場區建有10公里的輕軌鐵路,服務鹽場的原鹽調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