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蜂鼓說唱

壯族蜂鼓說唱是來賓壯族民間一種特有的演唱形式,為一人多角演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壯族蜂鼓說唱
  • 性質:特有的演唱形式
  • 形式:一人多角演唱
  • 工具:蜂鼓
概述,蜂鼓簡介,蜂鼓歷史,

概述

壯族蜂鼓說唱是來賓壯族民間一種特有的演唱形式,為一人多角演唱。音樂是在師腔和歡腔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音樂形象單一,曲式為上下結構,曲調的落音一般落在主音或屬音上,調式穩定,調性純樸,敘述性強,易唱易記。

蜂鼓簡介

蜂鼓,因鼓身其形似蜂而得名。是壯族、瑤族和毛南族混合擊膜鳴樂器。又以橫置腹前演奏 而有橫鼓之稱。壯族還稱岳鼓。瑤語稱勐嘓、如叨。毛南族稱長鼓。此外,還有腰鼓、瓦鼓 、黃泥鼓之名。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
生活在美麗富饒的祖國西南邊陲的壯、瑤、毛南各族人民,都創造了本民族的文化藝術。山歌對唱悅耳動聽,民間舞蹈絢麗多姿。在廣西各地,每當慶祝豐收和歡度節日之時,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便身穿盛裝,在蜂鼓的伴奏下高歌歡舞。

蜂鼓歷史

蜂鼓歷史悠久,它是流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細腰鼓,它和朝鮮族的杖鼓同出一源。在古代不僅叫作杖鼓,還有拍鼓、正鼓和魏鼓(因北魏時使用普遍)之稱,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壯族蜂鼓說唱
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花腔腰鼓,出臨桂職田鄉,其土特宜鼓腔,村人專作窯燒之,油畫紅花紋,以為飾。”周去非《嶺外代答》:“腰鼓,靜江腰鼓,最有聲腔,出於臨桂職田鄉”。用陶瓷製作蜂鼓由來已久,它源於唐代陶瓷細腰鼓。宋人筆記中記載的臨桂職田鄉以燒制“腰鼓”腔著名,叫作“窯燒腔”,當為歷史上盛產蜂鼓精品之地。在其鄰近的永福縣及藤縣、容縣等宋代窯址中,都曾出土了完好的窯燒腔,它與現代民間流傳的蜂鼓相比,只是中間的鼓腰略長。北宋陳暘《樂書》對鼓的形狀、製作和用途記述道:“……大者以瓦,小者以木類,皆廣首纖腹。……右擊以杖,左拍以手,後世謂之杖鼓、拍鼓,亦謂之魏鼓。每奏大曲入破時,與羯鼓、大鼓同震作,其聲和壯而有節也。”在敦煌唐代壁畫、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樂舞浮雕中,都有敲擊細腰鼓的舞樂圖,其鼓形和奏法與今日廣西地區的蜂鼓極為相似。
蜂鼓,鼓身先用黃泥捏成,然後入窯燒為陶瓷,兩端粗大、中間細小,形似蜂腰(圖)。 全長50厘米~64厘米,鼓腔的一端呈圓球狀,最大直徑20厘米~22厘米,頂端敞口(鼓面)較小,直徑只有7厘米~10.5厘米;鼓腔的另一端呈喇叭狀,頂端敞口(鼓面)較大,直徑14厘米~20厘米。鼓腰細如蜂腰,直徑5.8厘米~8厘米,鼓腔兩端相通,壁厚1厘米。鼓的兩端蒙以牛皮或羊皮,鼓皮附於圓形鐵圈上,鐵圈四周置鐵鉤數個,通過繩索連結繫緊,並可調節鼓皮的張力,以改變音高和音色。在廣西百色地區靖西縣等地,也有木製的蜂鼓,鼓皮不用繩索繃緊,而直接用鼓釘固定在鼓的兩端,鼓身塗以朱漆,兩端並繪有黃色小菱形圖飾,外表也很美觀。 演奏蜂鼓時,將鼓系以彩帶橫掛於腹前,或置於鼓架上,圓球狀一端鼓面置於左側。既可用雙手拍擊兩端鼓面,也可用左手執木或竹製圓頭鼓棰敲擊左側球狀一端鼓面,用右手拍擊右側喇叭狀一端鼓面。球狀的一端鼓面,發出清脆明亮的高音;喇叭狀的一端鼓面,發出深沉渾厚的低音。音高不固定,兩端發音通常為五度關係。陶瓷製的蜂鼓,音色清晰明亮;木製的蜂鼓,音色柔和動聽。用於器樂合奏、師公戲、師公舞、蜂鼓舞等歌舞和曲藝伴奏。它常與小鼓、鑼、鈸、鈴等民間樂器一起合奏。在壯族逢年過節、婚喪之事、祈慶豐收和祭祀祝壽,在金秀、防城瑤族做鴻門、還願和度戒,在桂北環江毛南族的道場齋事中,蜂鼓都是必不可少的樂器。它還是壯族說唱“蜂鼓”的主要伴奏樂器。在民間歌舞中,它既是重要的伴奏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常由奏者邊奏邊舞,聲情並茂,頗富地方特色。
1987年,廣西音樂工作者黃仲裕、張穎中與蘇州民族樂器三廠合作,設計製成一套系列定音蜂鼓,共十面。鼓腔使用性能接近陶瓷的玻璃鋼製成,通過螺桿調節皮膜的張力,可獲得所需的音高,其調音範圍為大三度。每面鼓都置於設有機械裝置的鼓架上,可任意調整鼓的角度和高度。演奏時,系列定音蜂鼓中間豎向排列八面,兩邊各橫置一面,既可用鼓棰敲擊,又可用雙手拍擊。棰擊音色清脆明亮;拍擊音色含蓄柔和。音域A—e1。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戲曲、歌舞伴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