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簡介
自古以來,壯族素以善唱山歌而聞名於世,壯族聚居的廣西被譽為“歌的海洋”、“山歌的故鄉”,而充分體現壯族人民能歌善唱這一特點的便是遍布壯鄉的歌圩。歌圩是壯族民眾在特定的時間、地點裡舉行的節慶性聚會唱歌活動形式。在壯語中,各地歌圩有不同的稱謂,憑祥、崇左、寧明一帶叫“窩坡(og出來 poz 坡地 )”、“埠坡(fawh 街日poz坡地)”、“歌坡(go 聚會 poz 坡地)”,意即“出到坡地上相會”,或叫“歌坡”,意即“坡場上會歌”;武鳴、馬山、大新一帶叫“籠峒(loengz 下去 dungh 原野)”,意為“到平峒歡聚”;天等、德保、田陽一帶叫“航端(hangz 街市 ndoenz 山澗平原)”,意即“垌場圩市”;靖西古時叫“窩岩(og 出來ngwemz 山洞)”,意即“出岩洞相會”;百色等地稱“窩敢”,意為“洞外歌圩”;賓陽、來賓、橫縣一帶叫“圩逢(fawh 街日faengz 歡樂)”,意為“歡樂的圩日”;邕寧一帶叫“還球”,則是對歌、賽歌活動的一種形式。各地還有歡坡(歌坡 fwen boz)、歡垌(歌垌 fwen dungh)等稱謂。壯族歌圩具有悠久的歷史,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樣,多在春秋兩季舉行,以農曆三月初三、四月初八和八月十五為最盛。此外還有不定期的歌圩。定期歌圩一般一年舉行兩三次,規模大者上萬人參加,小者也有一兩千人。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參加。
歷史起源
壯族歌圩源於氏族部落時代的祭祀性歌舞活動,但進入社會發展後期,這種祭祀性活動逐漸演變成以民眾間的交流為主,並且多著重於歌唱活動而淡化“舞”的色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群體性的
歌圩活動。按照
壯學宗師
黃現璠所言:“壯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愛唱山歌的民族,可說壯族山歌是壯族文明的源點和重要傳播手段之一。壯話稱山歌為‘家’或‘歡’。唱山歌叫‘唱家’。何為‘家’?古代女子無家,女以男為家,故女子的‘嫁’字即由‘女’和‘家’兩字組成,表明女子與男子共同生活始有‘家’。如何‘嫁’人尋‘家’,壯族婦女即靠唱‘家’(
山歌)來尋找中意男人成家,壯族古來‘倚歌擇偶’的風俗即由此而來。同時,古代女子受封建禮教束縛,言行受到諸多限制,沒有婚姻自由,無以為‘歡’,從而以唱歌來散發心緒或尋覓知心人結婚成‘家’來謀得‘歡’欣快樂。所以,壯族山歌的傳統表現內容除神話、歷史、政治、道德、地理、天文、傳說故事、社會生活、生產勞動外,絕大多數都是談情說愛的,用以尋‘歡’作‘家’或成‘家’得‘歡’。逢有婚喪喜慶,親朋好友來到家中舉行‘家中歌會’,壯話叫‘歡江欄’。壯族歷來具有定期集會唱歌的風俗,這種風習漢話稱為‘歌圩’,壯話叫‘歡龍峒’(意為到田間去唱的山歌),或‘歡窩敢’(意為出岩洞外唱的山歌),或‘歡埠坡’、‘歡埠峒’、‘歡墟合’、‘歡出岩’、‘歡墟蓬’(埠與墟同義,即指圩市;坡指山坡、坡地;窩為出或去之義;埠坡指野地里的墟市)。”據古代文獻的記載,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經流行。南宋
周去非的《
嶺外代答》載,壯人"
迭相歌和,含情淒婉,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這裡所說的就是男女青年聚會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發展,並定期在固定地點舉行。
歌圩源於氏族部落時代祭祀性的歌舞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原始儀式性的群體歌舞由"娛神"向"娛人"過渡,從"舞化"朝"歌化"發展,從而形成群體性酬唱的
歌圩活動。具有特別的象徵性和凝聚力,歌圩對壯族的每個成員、每個家庭都有影響。
壯族歌圩,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有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如禱祝豐年、賽歌擇婿、歌仙
劉三姐傳歌等法。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傳說在以前,有位
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
主要活動
凡是壯族較大的聚居區都有歌圩,舉辦歌圩的時間主要在春秋兩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間為最盛,農曆三月初三舉辦的次數最多;秋季歌圩集中於農曆八九月,尤以中秋節為最佳日期。
歌圩的舉辦地點各處不盡相同,但每一處歌圩一般都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地方舉行。
壯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歌圩期間,少則一兩千人,多則萬餘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歌節活動一般持續三五天。地點有固定的,如圩場、坡地等,也有不固定的,一般選擇在離村寨不遠的空地、山坡上舉行。
搭彩棚、擺歌台、
拋彩球、擇佳偶,別有風情。
壯族主要有以下形式:節日性歌圩,一般在農曆正月至五月,秋季的八、九月間的節日裡舉行;臨場性歌圩,在勞動場所、圩市、婚娶之時歌唱;競賽性歌圩,包括"放球、還球歌圩"、"廟會賽歌"等。有的
歌圩則節日性、紀念性、祭祀性兼而有之。
農曆三月三的歌圩最為隆重。
主要內容
歌圩活動的內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
歌場交情,即倚歌擇配。二是賽歌賞歌,有
盤歌、猜歌、
對子歌、連故事和別具特色的搶歌、斗歌等。三是文體自娛歌圩,圩期伴有拋繡球、
搶花炮、斗蛋、博扇活動等,甚至還有壯劇、
師公戲、
採茶戲等文藝演出。
歌圩以青年男女交情即倚歌擇配和賽歌賞歌為核心內容。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們都穿節日盛裝,男攜禮物,女揣
繡球,尋找別村的青年,三五或群,結隊前往歌圩場地對唱山歌。有的抬著劉三姐神像繞行歌圩一周,才開始對歌。有的則由姑娘們搭起五彩繡棚,待小伙子到來,邊對歌、邊審度對方人品、才華。有的是男女對列,姑娘向意中人拋出繡球,對方如果中意,就在繡球上綁上禮物,擲還女方。有些
歌圩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願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邊蛋讓他碰;不願,就整個握住。還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約還球時舉行山歌比賽,如乙村輸了,彩球不準送還,來年繼續比賽,直到唱贏為止。
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過對歌后接觸,建立一定感情,相約下次歌圩再會。
歌圩所唱涉及到天文地理、神話傳說、歲時農事、社會生活、倫理道德、戀愛婚姻等各個方面,幾乎無事不歌。
歌圩上,除對歌外,還兼有戲劇、曲藝、體育等文化娛樂活動,還舉行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如精彩的
拋繡球,有趣的碰紅蛋,熱鬧的放花炮,以及演出民眾喜聞樂見的
壯戲等。
祭奠布洛陀
廣西
田陽被認為是壯族人文始祖
布洛陀的發祥地,
敢壯山則是布洛陀文化聖山。根據民間傳說,農曆二月十九是布洛陀的生日,歷史上的壯族民眾從這一天開始到農曆三月初九都會自發前往敢壯山祭奉,前來拜祭的壯族民眾要唱山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廣西最古老、規模最大的
歌圩,三月三歌圩也包含其中。
傳承意義
凡壯族聚居地區均有
歌圩的活動,
廣西壯族自治區共有640多個歌圩點。歌圩是壯族民歌的自然載體,它已成為壯族的傳統文化娛樂活動的代表形式,造就了壯族特有的"歌圩文化",對於壯族各類傳統民歌的產生、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它又是壯族民間文學的寶庫,對了解和研究壯族古代社會生活具有重要的價值。歌圩還為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提供了學習山歌和展示歌才的場所,滿足了他們崇尚山歌、詩性思維的心理需求。
隨著現代化步伐的加快,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受到嚴重衝擊,歌圩活動也逐漸減少。不少歌圩因為老歌手退出後沒有中青年歌手參與和接班而消亡。應迅速採取措施,對這一古老民族風俗進行搶救和保護。
主要種類
分類
歌圩原是一種“春秋場歌”,與壯族地區的生產季節和生活節奏有密切的關係,並與許多節日活動結合起來,成為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裡舉行的歌唱聚會。但隨著其從“春祈秋報”向“歌唱為樂”的發展,以及壯族社會生活的“歌化”,往往在人們聚會的各種場合中,都經常出現群歌對唱的情景,成為臨場性的歌圩。此外,還有村寨之間約定舉行的賽歌會唱,也是一種專題性的歌圩形式。有的又按
歌圩活動的時間地點,分為日歌圩和夜歌圩、野外歌圩和村寨歌圩。從總體來看,各地的歌圩的活動方式是大同小異,若從其舉行的時機及特徵來說,則大致可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節日性歌圩
這是在一年一度的節期里舉行的
歌唱聚會。大多是春季的正月至五月間,秋季的八、九月間,為當地特定的唱歌節日,有的與漢族的
二月二、
三月三、
四月八,以及中元、
中秋、
重陽等節期相同。而其中,又尤以春季節期的
歌圩活動最為繁盛。例如:靖西縣的50個歌圩點,除祿峒、吞盤、峒巴、弄達4個點是以七、八月間為會期外,其餘都是在春季舉行(其中動潘弄歌圩是在正月和七月、八月有3次會期);崇左縣的48個歌圩點,也有44個是春季節會;百色市的72個歌圩點,則全部在正月至四月間活動,
龍州縣43個歌圩點的節期也都集中在春季。其盛況,正如清代龍州
壯族詩人
黃譽所描述:“雙溪雲鎖漲蛟涎,春雨連朝悵漏天,油傘層層遮斗笠,前村姐妹踏歌還。”
此類歌圩活動的意義及特點,或緣於祈年,或出於某種紀念,基本上是隨著當地的歲時
農事的節期來開展。在現代的節日性歌圩中,除少數地方外,大都不再舉行什麼儀式。其活動場地多在郊野坡地,夜間移至村莊,有的則改在集鎮街區里舉行。屆時人趨若鶩,自由對歌,會期一般是一天,個別地方也有二、三天的。這種節日歌圩,規模最大的如武鳴縣城歌圩(三月初三)和靖西縣城歌圩(二月二十二日),參加人數有時達三四萬。其次,2萬人左右的歌圩有:田陽六聯村
春曉岩(三月初七至九日),那坡縣城廂(三月二十八日),橫縣雲表鄉桑園坡(正月初二至初四),
靖西縣的縣城(二月二十二日)及
龍臨(三月二十五日)、祿峒(七月十日),平果縣山心(四月九日和十日),扶綏縣渠舊鄉布沙(四月三日、十三日和二十三日),武鳴縣縣城(三月初三),
東蘭縣長江鄉巴英(正月春節),
融水縣的雙和廟(三月初三)和
三防鎮攔馬坪(三月初三),恭城縣蓮花街(中秋節)等12個;萬人左右的節日性
歌圩近60個。可見人們對傳統性歌圩是十分注重的。
活動形式
在歌圩節期中,扶綏及
寧明縣一帶,還有臨近的幾個點輪流“復坡”即舉行再次會唱的活動形式。當地叫趕歌圩為“窩坡”,意即出到山坡上唱歌玩樂和趁
熱鬧。過去扶綏縣有9個傳統歌圩點,即那歪、童、派豆、賴恆、婆渠、那導、板含、公安,分布於明江、
公安河兩岸,往下游延伸有寧明縣的琴岳、同棉、婆銳,相連一起為12個歌圩點。每年的“窩坡”,三月初四從那歪開始,一天一個點地往下次第接連舉行,至三月十五日到婆銳為第一輪。然後周而復始,從三月十六日起,又按原來的
順序進行“復坡”,至三月二十七日宣告結束。這種“復坡”的意義,與當地的生產季節有關。在春耕大忙即將來臨之際,人們盡情遊樂,青年加緊開展社交,有更多的機會增進情誼;同時,人們亦藉“復坡”來表達祈求豐稔的強烈願望。
臨場性歌圩
這類歌圩,是人們在一定的聚會時機和場合中的會唱形式。如群體勞動、婚娶喜慶、集市聚會等的酬唱。雖無特定的日期和場地,規模亦比節日性的傳統歌圩要小,但逢此臨場開唱,在許多地方已成為習俗慣例,可說是一種廣義的
歌圩。
勞動歌會壯族有在生產勞動中會唱對歌的習俗,“雖耕田,亦必口樂相之”(
周去非: 《嶺外代答·;;平南樂》 )。同時,由於壯族地區特別是桂西一帶,社會歷史進程及經濟文化發展較遲緩,至清代中葉,仍處於古樸封閉的生活狀態。……這種同族、鄰里、村社互相幫工勞作,俗稱“賠工”(又稱“
換工”),以互補勞力之不足,亦藉此聚會唱歌助興。
到了近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左、右江一帶的
壯族農家,在大忙季節,常有僱請外地的青年勞力來作臨時幫工。一戶少則6至8人,多則30到50人,富家有達100多人的。因山區的氣候多有差異,各地的耕作收割起義有先後之別,故趁一時的閒暇,青年男女也樂於應雇,並趁此開展社交,或施展自己的歌才。而對於報酬,他們並不計較。一般來說,女的插秧,男的挑秧;女的割稻,男的挑谷。他們一面勞動,一面信口而歌。入夜,又在村寨里繼續酬唱。女的分別集於主家房中,男的三五成群駐足屋外,隔著窗戶發歌對唱。…… 此類勞動歌會,尤以春插秧歌為最盛,各地又有自己獨特的形式。如過去的
德保縣欽迷鄉,每個大自然村的春插,都約定在同一天或一天半里全部完畢。屆時,還要舉行隆重的插秧儀式。……看來,這是氏族部落群體勞動生產祈年儀式的一種遺俗。又與當地的
插秧有期限,場面熱烈,請來的女歌手也較為集中,因此吸引了許多外鄉外縣(
靖西、天等縣)的青年。欽迷的插秧期,也就成為兩三萬人參加的盛大的
歌圩會期。
更為別致的是,過去在大新縣寶圩鄉一帶還有一種專僱請姑娘們來夜間插秧對歌的習俗。……在桂西鄉村,人們往往以僱請到勤快善歌的姑娘為榮耀,並以田峒、村寨的歌聲之熱烈沸揚為
吉慶之徵兆。故在春插秋收時節的勞動歌會,常有一村接一村,一片轉一片而連續不斷的現象。
圩場會唱這是在趁圩(
趕集)之中,男女相邀對歌的活動形式。“粵西土民……每春月趁圩唱歌,男女各坐一邊,其歌皆男女相悅之詞。其不合者,亦有歌拒之,如‘你愛我,我不愛你’之類。若兩相悅,則歌畢輒攜手就酒棚,並坐而飲,彼此互贈物以定情,訂期相會”(趙翼: 《簞曝雜記·;;邊郡風俗》 )。這種圩日會唱,至今在
河池市及德保、
靖西、巴馬等縣還盛行。但不是逢圩必唱,僅在節慶或農閒時節的圩日散場後,或入夜而相約對唱。有的在圩亭中,有的在街頭或郊外。參加者不只是年輕人,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好歌的中、老年人,他們往往是發現某地名歌手來趕圩之後,臨時結伴邀之賽歌的。其情形也與古時的“春月趁圩唱歌”大不相同,規模也較小。 婚娶會唱壯族不僅“答歌為婚”,而且以唱歌賀婚。……至近代,此俗仍於鄉間盛行。在柳城縣,“遇有婚嫁,親友亦嘗登門聚歌通宵”。在橫縣,“當新嫁娘出門時,男家的客郎和女家的送嫁姨,就互唱
山歌,隨行隨唱,一直唱到村邊。”“晚上,那邊的送嫁
姨和這邊的客郎,開堂唱山歌,有的唱到夜半,有的唱到天光”。
這種
婚嫁歌唱,既是婚儀的組成部分,又是親友慶賀的一種方式。在成禮當晚,人們便與女方的送嫁姨對唱,遂成喜慶歌會。而在新婚之夜,人們之所以唱歌通宵達旦,又與舊時壯族的“不落夫家”婚俗有密切關係。送嫁娘一夜陪著新娘,次日清晨,又一起返回娘家,男家的陪郎歌手,還要唱歌送行。有關
歌圩與壯族婚姻文化的關係,在第五章中有專節論及。
競賽性歌圩
這類歌圩,是以
村寨間或歌手群體間的傳統山歌賽會。時間一般是在
節慶,或在特定的歌圩場上舉行,有準備、有組織地按一定的俗規程式開展活動。主要有如下幾種形式:
“放球”、“還球”歌圩它是以一種特製的彩球為媒介,村與村之間的山歌比賽活動。主要流行於廣西
邕寧縣壯族聚居的新江、百濟、良慶、吳圩、那陳、南曉等鄉村中。……
廟會賽歌這種賽歌活動,是在特定的廟會期間裡舉行。其特點是有組織,但無需預約,屆時,歌手直接
登場或
臨江隔岸即興對唱,有男女對唱和村寨對唱兩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廣西賀縣浮山廟歌圩,會期為農曆五月十九日,俗稱“點燈會”。……
唱“草歌”這是壯族婦女賽歌的一種形式,主要流行於廣西
忻城縣城廂一帶,多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於院子裡坐在月光下組織對唱。所謂“草歌”,就是甲乙雙方以一節節稻草為對歌勝負的標誌而得名。
法定節假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批准:每年農曆“
三月三”將成為廣西公眾假日,自治區全區放假兩天。具體放假時間,將由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每年年初確定後公布。
2014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定於三月初三、初四放假兩天,全區放假。時間為4月2日至3日。
日前,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2015年“壯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通知指出,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於2015年4月20日至4月21日(即農曆三月初二、初三)放假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