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會鼓

壯族會鼓

壯族會鼓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壯族人民獨有的一種民間娛樂活動。馬山縣壯族會鼓始於宋末元初,盛行於清代,最初的功能是驅鬼鎮妖、外襲警報、祈求吉祥。因敲起來氣勢磅礴、熱血沸騰,漸漸成了民間喜愛的一種娛樂活動,一直流傳至今。經過申報,2008年11月10日,馬山縣壯族會鼓被列入廣西自治區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10月30日,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評審組評估,正式授予馬山縣“中國會鼓之鄉”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壯族會鼓
  • 非遺級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申報地區:馬山縣
  • 遺產編號:70
  • 申報日期 :2008年
遺產信息,會鼓,打法,表演,發展原因,鼓響世博,三寶,

遺產信息

項目名稱 壯族會鼓

會鼓

馬山壯族會鼓使用的套具主角是鼓,配角則是鑼和鈸。會鼓時所使用的鼓一般為牛皮鼓,這種鼓多是選用生長時間長,木質較堅硬,而且粗大的樟、榕、楓等原木,鋸成長約1.5米的木段,挖成空心後做成鼓殼,兩頭蓋上牛皮,用竹篾或鐵絲從四周把兩頭牛皮拉緊後曬乾而成。鼓面選用純正的牛皮鼓,用竹篾、鐵絲從四周拉緊後曬乾而成。因為製作精良所以敲擊時聲音洪亮、渾圓、厚重。最大的“鼓王”有450歲,重500多斤,用樟木和兩張黃牛皮製成;最小的鼓也有5歲,重100多斤。
壯族千人會鼓-中新社記者楊志雄攝壯族千人會鼓-中新社記者楊志雄攝

打法

壯族會鼓有很多打法,有混鼓打、狂歡鼓、舞龍鼓、扁擔鼓、花燈鼓等,中間還有各式各樣的插曲鼓。敲打時,多人協作,鼓聲震動四面八方。會鼓套具除了主角鼓,還有配角鑼和鈸,聲音十分清脆。敲打時,多人協作,鼓聲撼動四面八方。

表演

馬山壯族會鼓表演,已經不僅僅是古時候那單調的“咚、咚”聲。經過這裡廣大會鼓傳承者的藝術加工,譜了會鼓曲,會鼓表演已經是一個精彩的文藝節目。他們表演會鼓時,除了主角鼓外,還有鑼、釵等充當配角,這些配角以洪亮、清脆的聲音來點綴鼓點,使整個演出鼓聲有力洪亮,節奏整齊,點數變化多采,既震撼人心又悅耳動聽。會鼓有很多種打法,有混鼓打(序曲)、狂歡鼓、舞龍鼓、扁擔鼓、花燈鼓等,中間還有各式各樣的插曲鼓。敲打時,多人協作,鼓聲撼動四面八方。
在馬山,會鼓表演場面往往群情激昂,每臨重大慶典活動,或者慶祝豐收、村寨喜事,人們都會抬出會鼓,盡情演繹一段從會鼓誕生之日起就積蓄下來的熱情,就像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那樣,釋放著生命的全部熱能,淋漓盡致表達著一個民族無限的喜悅心情。那時那刻,整個壯山瑤寨就是一片歡騰熱烈的海洋,一浪高過一浪。2002年10月,馬山縣壯族會鼓參加廣西民運會表演項目比賽獲二等獎。2006年10月28日上午,“2006南寧"東南亞國際旅遊美食節”開幕式上,中外嘉賓遊客就在南寧市青秀山上領略到了由36面鼓108名鼓手參加表演的壯族會鼓原生態表演,強大陣容以及蘊涵著的馬山獨特民族文化風采震撼全場。

發展原因

馬山壯族會鼓得到發展壯大的另一個原因是,會鼓的傳承者緊緊抓住市場經濟的脈搏,把會鼓表演這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董和市場經濟緊密結合起來,經過包裝宣傳,對外進行有償演出。近幾年來,馬山壯鼓隊已經在廣西區內的南寧市區、柳州桂林等地進行演出,而且參加的活動都是政府主辦的大型慶典或文藝演出活動。他們這樣的演出形式,既可以解決很多民間藝術特別是那些處在失傳邊緣的藝術,只有政府單一的“輸血”性投入才能生存的問題,又可以擴大自己的影響,拓寬自己的生存空間,更好地傳播這個已經演變為一個民族特色文化的民間藝術。
馬山壯族會鼓表演馬山壯族會鼓表演

鼓響世博

壯族會鼓演奏極富民族特色,聲音洪亮、清脆的鼓聲,配合鑼等樂器的打擊聲,場面震撼,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馬山縣標誌性的優秀民族特色文化代表。2010年4月,馬山縣成立了由韋建廷任總指揮長共有35名鼓手組成的會鼓隊備戰上海世博會廣西周匯報演出。2010年8月2日上午10時,上海世博園區寶鋼大舞台外,炙熱的陽光下,54個肌肉結實、皮膚黝黑漢子,身著黑紅兩色民族服飾,或擊鼓、敲鑼,或擊鈸,舞得神采飛揚。雖然早已汗流浹背,但見手起槌落,17面大鼓咚咚作響,激越張揚,引得來參加廣西活動周開幕式的各方嘉賓紛紛按動快門。這支“得意高調”的鼓隊就是響噹噹的馬山壯族會鼓隊,他們敲打的正是有名的“振世之鼓”。帶來上海世博會表演的這17面鼓就有很長歷史。

三寶

馬山現存的會鼓中,大多都有悠長的歷史年輪。1956年,自治區博物館已將一面近400年的會鼓作為文物收藏。2002年10月,馬山縣壯族會鼓參加廣西民運會表演項目比賽獲二等獎。馬山壯族會鼓與馬山三聲部民歌、扁擔舞一起被譽為“馬山三寶”,是優秀的壯族傳統民族文化。經過申報,2008年11月10日,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把馬山縣壯族會鼓列入自治區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