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正月十九日過北野同南村訪北花園廢址明日北野有詩仍用清虛堂韻走筆奉答

是明代顧清的作品。顧清,字士廉,號東江。明松江府華亭縣人,家住超果寺南。善詩文,擅書法。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後升侍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壬申正月十九日過北野同南村訪北花園廢址明日北野有詩仍用清虛堂韻走筆奉答
  • 創作年代:明代
  •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顧清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壬申正月十九日過北野同南村訪北花園廢址明日北野有詩仍用清虛堂韻走筆奉答》
【年代】明代
【作者】顧清
【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

壬申正月十九日過北野同南村訪北花園廢址明日北野有詩仍用清虛堂韻走筆奉答
築堤不擬長安沙,鳴鼓已放西曹衙⑵。
夜遊涇南鶴城北,隨處幅巾宜看花⑶。
花林高下映叢冢,池台舊屬淇水家⑷。
當時笙歌沸鄰里⑸,只今古樹啼寒鴉。
先生讀書洞千古⑹,過眼富貴如春葩⑺。
時人不識競模擬⑻,往往背癢連衣爬。
消憂滿貯北海酒,破悶亦有南山茶。
家生小奴解新曲,時復羯鼓當軒撾。
郵筒往複方此始⑼,一倡何止三人嗟。
詩成揮翰向落日⑽,墨光繞筆飛玄霞⑾。

作品注釋

⑴壬申:即1512年。走筆:揮筆疾書。仍用清虛堂韻:指下面這首詩的韻:《東園餞別太守酒酣劇論至於得失寵辱之際聽之洒然是夕被酒齒痛不寐輒用蘇長公過清虛堂韻歌以揚之卒章頌言為將來世講之張本也(三月廿一日)》:“人間萬事真握沙,黃堂昨日猶早衙。春風留人苦無計,漫天撲路飛楊花。楊花飄揚泊何處,碧山夢繞先生家。邯鄲已為魯酒誤,憂喜更足憑晨鴉。東園雨余綠滿樹,猶有青子粘殘葩。撫時惜別萬感集,飄蕭短髮手屢爬。眾賓微酣我輕汗,論功莫計酒與茶。花奴羯鼓不解事,落日猛向紅闌撾。盛時會須有代謝,末俗正爾堪吁嗟。歸舟安穩足春夢,夢抱玉燕吞流霞。”
⑵西曹:古官名,太尉的屬官,執掌府中署用吏屬之事。 衙(yá):舊時官署之稱。
⑶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細絹裹頭的頭巾。
⑷池台:池苑樓台。
⑸笙歌:泛指奏樂唱歌。
⑹洞千古:看透千古。
⑺葩(pā):花。
⑻時復羯鼓當軒撾:時復,猶時常。羯鼓,jiégǔ,我國古代的一種鼓。兩面蒙皮,腰部細。據說來源於羯族。軒(xuān),古代一種有圍棚或帷幕的車。撾(zhuā),打,敲打。
⑼郵筒:古時封寄書信的竹筒,也指書信。
⑽翰(hàn):借指毛筆。
⑾玄霞:黑中帶紅的雲霞。

作者簡介

顧清,字士廉,號東江。明松江府華亭縣人,家住超果寺南。善詩文,擅書法。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後升侍讀。正德初年劉瑾專權,朝官大多奔走其門,顧清絕不與通。被劉瑾排擠出京,改任南京兵部員外郎。後瑾伏誅,升為禮部右侍郎。明世宗即位後被罷官,嘉靖六年重被起用,任南京禮部右侍郎,後升為南京禮部尚書。抱病赴任,卒於旅途,謚“文僖”。其詩清新婉麗,文章簡煉醇雅,書法清勁飄逸,有名於時。正德七年纂成《松江府志》32卷,世稱善本。著有《東江家藏集》、《傍秋亭雜記》、《田家月令》、《農桑輯要》等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