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盤村位於黔西南州安龍縣萬峰湖鎮東南部,是布依族古寨,據說村寨形成於明代。壩盤村平均海拔 62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1350毫米,距興義市區36公里,距安龍縣城75公里,與廣西隆林縣交界,屬天生橋一級電站施工移民區,位於天生橋一級電站與二級電站之間,是大壩建成蓄水後南盤江上游生態原貌保存最完好的民族村寨之一,自然環境保護良好,風景優美。全村分為三個村民小組,共146戶620人(2017年統計數據)。土地面積約為4.32平方公里,有耕地220餘畝,林地2600多畝。2015年,全村貧困人口有26戶65人,為國家1類貧困村。2016年實現貧困村摘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壩盤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下轄地區:三個村民小組
- 電話區號:0859
- 郵政區碼:552416
- 面積:4.32平方公里
- 人口:620(2017)
- 方言:布依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
- 著名景點:南盤江、天生橋水庫
- 機場:興義萬峰林機場
- 火車站:興義站(南昆鐵路)
- 車牌代碼:貴E
- 主要民族:布依族
村情概況,村寨起源,民族風情,民居特色,文化傳承,
村情概況
壩盤民族村位於貴州省安龍縣萬峰湖鎮東南部,面積4.32平方公里,是馬嶺河峽谷—萬峰湖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特色景點之一,距興義萬峰林機場36公里,距馬嶺河峽谷40公里,與廣西隔江相望,是萬峰林--萬峰湖--壩盤民族村--荷都安龍--馬嶺河峽谷旅遊線上最誘人的明珠。
村寨起源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為躲避戰亂匪禍,有三個布依族寨子的首領(寨主),帶著他們的族人一路拼殺,幾經遷徙,來到南盤江上遊人跡罕至的深山峽谷中,發現江北岸有一塊很寬的的壩子,依山傍水,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居家落戶的風水寶地,大家都想在這裡落腳,可是壩子容不下這么多人,怎么辦呢?武力爭奪既會傷人又傷和氣。經三個寨主商量,用比射箭這種文明的方式來決定,哪個寨主的箭能射中江對面的白岩(現在壩盤村對岸的玉屏風),他的寨子就可在這裡居住,射不中的就另選地方。
第一個寨主射出的箭被風一吹,射偏了,只好到江對面的半坡住下,他的寨子就叫“科豐”(被風吹歪的意思,也有解釋說是第一個寨主覺得懊惱帶著族人“喝風”的意思)。第二個寨主力氣很大,信息滿滿,但是他的箭雖然射中了白岩,但箭尖撞在堅硬的岩石上,禿成小圓盤,落了下來,於是他只得帶領族人來到下游一公里處的半島上落腳,這個寨子就叫“壩盤”。第三個寨主很聰明,他事先將糯一小砣米粑包住箭頭而且騙過了其它兩位寨主,一箭射出就粘在岩石上,他就得到了這塊最好的地方,當地稱壩子,他的寨子就叫“岜皓”(意思就是白色的岩石)。上世紀九十年代,因天生橋一級電站建成蓄水,科豐、岜皓兩個寨子處於施工區和庫區780水位線下,不得不實施移民搬遷,遠遷的遠遷、後靠的後靠,寨子的原址則從此永遠藏身於湖底,只有大壩坎下一公里處的壩盤寨子有幸保存下來,成為萬峰湖景區一道靚麗的布依古寨風情景點。
民族風情
壩盤村是一個古老的純布依族村寨,民族風情濃郁,古樸典雅的吊腳樓、奇特的“小三峽”風光、神秘的溶洞、粗壯的古榕樹、茂密的翠竹林,構建了一幅優美的民族生活畫卷。壩盤村是黔西南州境內的南盤江上游保存最完好的布依古寨之一。村寨依山傍水,寨內不但風情古樸濃郁,景色幽靜,還有參天如傘的古榕樹、古色古香的吊腳樓,工藝原始的古法造紙,天籟之音古樂八音(簡稱壩盤“四古”),以及芭蕉林下的“浪哨”情。漫步村中小徑,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回到了傳說中如詩般的山水田園。“壩盤”是布依語的音譯,漢語即“箭禿”的意思,這來源於村子起源,與壩盤村同時形成兩個村科豐、岜皓是兄弟村。上世紀九十年代,因天生橋一級電站建成蓄水,科豐、岜皓兩個寨子處於施工區和庫區780水位線下,不得不實施移民搬遷,遠遷的遠遷、後靠的後靠,寨子的原址則從此永遠藏身於湖底,只有大壩坎下一公里處的壩盤寨子有幸保存下來,成為萬峰湖景區一道靚麗的布依古寨風情景點。
民居特色
村內古吊腳樓依山就勢而起,隨形生變,採取“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的建造手法,使建築空間得到最大化的擴展,是建築選址“天人合一”理念的真實體現,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尊重自然的建築環境觀的實物載體,是布依族民居建築選址的典型代表。孔子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壩盤古建築群是地處雲貴高原特定地貌環境的建築類型,它的形成是與山地自然生態相結合的必然結果,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壩盤建築群布局都是以減少對山地自然環境的最小改變為出發點。“小”、“散”、“隱”的布局手法,將建築化整為零,分散布置,儘量隱蔽在山林中,使建築與山地植被、山石和溪流等肌理融合,順應山勢,建築與自然相互滲透。建築群的合理布局,空間形體以及建造技術,採取變形、跌落、出台等方式與山體形狀吻合的建築形式,保持山體原有地形、與環境渾然一體的“隨勢賦行”,房屋坐向和正門位置每家每戶各不相同,修建非常注重當地風水先生的建議,風水先生則是根據民居主人的生辰八字來確定房屋坐向和正門位置。吊腳樓均為三層,底層、一層、二層功能各異,建造風格別具特色,特別是融於整個建築群的花窗垂瓜,典雅細膩,美觀精巧,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文化傳承
壩盤寨的“竹紙”傳統古法造紙工藝,是傳統造紙作坊的典型代表,堪稱中國古法造紙的“活化石”,特別是研究我國布依族傳統造紙技術工藝流程、造紙技術傳播及演變的難得實物。造紙術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人類文明史上一項傑出的成就。兩千年過去了,在壩盤村,卻仍依然可見“蔡侯紙”的鼎盛狀。壩盤村緊依南盤江,距興義市城區40公里,遠離鬧市,依山傍水,山丘圍繞,四周漫山遍野的翠竹連綿不斷。這裡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酸酸的氣味,是竹子長期被石灰水浸泡所散發出來的特有氣味。這就是聞名貴州的古法造紙--壩盤村“竹紙”基地。因其基本原料是竹子,因而稱為“竹紙”,與現代工藝造出的紙張相比,黃色的竹紙顯然粗糙了許多,但以其紙質疏鬆吸潮、價平,依然是冥紙的首選,在南盤江流域地區有大量的銷路。壩盤古法造紙技術的傳統“七道工序”至今仍得到完整的保留,如今仍可欣賞中國古代造紙技術的工藝流程,實屬難能可貴。在南盤江兩岸遺存的冥紙作坊,至今仍在發揮其生產功能,是研究中國傳統造紙術工藝流程、傳播線路、變化發展的“活化石”,特別是研究我國布依族傳統造紙技術工藝流程、造紙技術傳播及演變的難得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