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址選擇

壩址選擇

三峽大壩壩址曾進行過長時期的比較和研究,1979年經選壩會議綜合研究比較,選定三斗坪壩址,可行性研究報告肯定了這一壩址,初步設計經覆核仍選用此壩址。三斗坪壩址位於湖北宜昌三斗坪鎮,下游距已建成的葛洲壩水利樞紐約40公里。長江水運可直達壩區。工程開工後,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長約26公里的準一級專用公路及壩下游4公里處的跨江大橋——西陵長江大橋。還修建了一批壩區碼頭壩區已具備良好的交通條件。壩址控制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4500億立方米,年平均輸沙量約5.3億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壩址選擇
  • 年平均徑流量:4500億立方米
  • 年平均輸沙量:5.3億噸
  • 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

壩址選擇
壩址區河谷寬闊,兩岸岸坡較平緩,江中有中堡島順江分布,具備良好的分期施工導流條件。壩軸線高程185米處的寬度約2250米,左、右岸臨江最高山脊高程分另別為263米和243米。樞紐建築物基礎岩石為堅硬完整的前震旦紀閃雲斜長花崗岩體。岩石抗壓強度約100兆帕;岩體內斷層、裂隙不發育,且大多膠結良好、透水性微弱。壩區地殼穩定,經國家有關部門多次鑑定,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這些因素構成了修建混凝土高壩的優良地質條件三峽工程大壩的壩址選在三斗坪,是經過大量地質勘探,在兩個壩區、15個壩段、數十個壩軸線中,歷時24年,由專家充分論證後才選定的。
從三峽出口南津關起,向上游延伸至石牌止,長13千米,從中選擇了5個壩段,統稱為南津關石灰岩壩區;從蓮沱起,沿江而上至美人沱止,長25千米,從中選擇了10個壩段,統稱為美人沱花崗岩壩區。對15個壩段進行勘察研究,經初步篩選,選擇南津關壩區的南津關壩段和美人沱壩區的三斗坪壩段作為壩區比較的代表性壩段進行深入地質勘察。歷時三年,完成了區域地質背景研究,大、小比例尺的地質測繪,約53000米鑽探,大量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岩石力學試驗研究工作。
通過深入的地質勘察顯示,石灰岩壩區地質有嚴重的缺陷:河谷狹窄,覆蓋層較厚;岩層傾向下游,緩傾角斷層較發育,且構造岩軟弱;岩溶發育,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複雜。而花崗岩壩區河谷開闊,覆蓋層一般不超過10米;基岩完整堅硬;斷裂構造雖較發育,但構造岩經重結晶作用膠結良好。不論地形、地質、樞紐建築物布置和施工條件,花崗岩壩區明顯優於石灰岩壩區。因此於1959年選定了美人沱花崗岩壩區。花崗岩壩區的10個壩段,構造背景、岩性條件基本相似,地質條件的差異主要反映在河谷地貌和岩石表面風化深度兩個方面。10個壩段大體分為兩種類型,經比較,一類選擇了中等寬河谷的太平溪壩段為代表,另一類選擇了寬河谷的三斗坪壩段為代表;前者適合於布置地下廠房,工程防護條件較好;後者適合於布置壩後式廠房,施工場地開闊;兩壩段均具備興建混凝土高壩的地質條件。至壩址選定時,兩壩段僅鑽探工作量一項,分別達3萬米和5.3萬米。三斗坪壩段又有6條壩軸線進行比較,上a、上b,中a、中b,下a、下b。綜合比較後,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推薦上a壩軸線。經多次全國性的專家會議討論,最後在1979年的選壩會議上,選定三斗坪上a壩軸線作為三峽工程攔江大壩的壩址。

其他信息

隧洞及地下洞室開挖的新奧法創始人,國際著名的岩石力學、工程地質學權威——奧地利的繆勒教授,在1986年5月查勘了三斗坪壩址後,讚嘆地說:“這真是一個好壩址,三峽壩址是上帝賜給中國人的一個好壩址。”凡是到三斗坪壩址查勘過的國內外工程地質專家也都稱讚說:“三峽壩址是一個難得的好壩址。”原因如下:
第一,風光如畫的三峽江段,上起奉節白帝城、下至宜昌南津關,全長192千米。從工程地質學角度看,只有廟河至蓮沱,長31千米,為火成岩——閃雲斜長花崗岩(以下簡稱花崗岩),三斗坪壩址就位於這一江段,是適於建設混凝土高壩的壩址。往上游看,上游的白帝城至廟河,長141千米,為變質岩、砂岩、石灰岩;下游的蓮沱至南津關,長20千米,為岩溶發育的石灰岩,均很難選出好的壩址。如果再放大到南津關到重慶,長658千米,也只有這31千米是地殼深處噴發出來的花崗岩(白帝城至重慶大面積分布著砂岩和泥岩)。
第二,壩址的花崗岩,岩性均一,岩體完整,力學強度高,飽和抗壓強度達100兆帕,相當於一萬米的水柱壓力;壩址區有兩組斷層(地質學上也叫斷裂構造),規模均不大,傾角多在60°以上,且膠結良好。這也是很難得的,因為國內外高壩壩址中,大多都有1條或數條規模較大的斷層,而且斷層之間大多夾有破碎帶甚至像硬粘泥一樣的泥化夾層。
第三,岩體透水性微弱,單位吸水量一般小於0.01升/分·米·米,即在1分鐘內、1米水頭下、1米孔段長度範圍內的透水量一般小於0.01升。這在國內外的高壩壩址中也是很少見的。大多是雖然總體上透水性微弱,但局部地段透水性較強,需要進行特別的防滲處理。
第四,壩址位於前震旦紀多期岩漿活動形成的結晶基底的黃陵背斜核部。從區域地質背景及新構造運動特徵分析,黃陵結晶基底區無活動性斷裂及孕育中強震的發震構造,是一個穩定性較高的剛性地塊。以壩址為中心,半徑320千米範圍內近2000年歷史記載證明,區內地震水平不高,強度小,頻度低,屬典型弱震環境。國家地震部門多次鑑定,1987年再次覆核,並經國家地震局地震烈度評定委員會核准,均將壩址區地震基本烈度定為Ⅵ度,十分難得。
但是,三斗坪壩址也不是就沒有缺點。由於壩址處屬潮濕多雨的亞熱帶氣候,漫長的暴露歷史以及相對穩定的地質環境,使花崗岩形成了較厚的表層風化層,即常說的風化殼。例如一級階地的風化殼厚度達20米左右,兩岸山脊的風化殼厚度達30米,增加了剝離至新鮮花崗岩的工作量。總之,三峽大壩三斗坪壩址以上的優越條件,幾乎集中了國內外高壩壩址所有的優點,這在國內外是很少見的,是一個難得的好壩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