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西漢末年
公孫述據蜀,在山上築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他便藉此自號白帝,併名此城為白帝城。公孫述死後,當地人在山上建廟立公孫述像,稱白帝廟。由於公孫述非正統而系僭稱,明正德七年(1512年)四川巡撫毀公孫述像,祀江神、土神和
馬援像,改稱“三公祠”。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又改祀劉備、
諸葛亮像,名“正義祠”;以後又添供關羽、
張飛像,遂形成白帝廟內無白帝,而長祀蜀漢人物的格局。白帝城三面環水,一面傍山,孤獨峙,氣象
蕭森,在雄偉險峻的
夔門山水中,顯得格外秀麗。從山腳下拾級而上,要攀登近千級石階,才到達山頂的白帝廟門前。在這裡可觀賞夔門的雄壯氣勢。繞至廟後,可見蜿蜒秀麗的草堂河從白帝山下入江。
景點
白帝廟內有
明良殿、
武侯祠、觀星亭、等明清建築。明良殿為嘉靖十二年建,系廟內主要建築,內有劉備、關羽、張飛塑像。武侯祠內供諸葛亮祖孫三代像。祠前的觀星亭,傳說是諸葛亮夜觀星象的地方。明良殿和武侯祠左右兩側藏有各代名碑。廟內還有文物陳列室、詩史堂,陳列著新石器時代以來的出土文物和古今名家的書畫。
文化
唐代詩人李白,由白帝城下江陵(今
荊州)所賦的詩《朝辭白帝城》,至今讀來仍覺輕快爽口,意趣盎然。
考古
2017年10月25日,從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三峽庫區奉節白帝城、萬州天生城遺址、雲陽磐石城遺址等3個大遺址考古發掘已通過專家組現場驗收。此次考古共發掘面積8890平方米。
此次奉節白帝城遺址發掘面積3090平方米,考古人員基本掌握了白帝城遺址子陽城區域的整體布局,進一步完善了南宋時期白帝城的城防系統。雲陽磐石城遺址發掘面積2700餘平方米,出土了商周乃至新石器時代的陶片、石器,使得遺址的歷史年代又向前追溯。
“白帝城大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為期半年多,共清理南宋到明清時期的城牆、城門、敵台、房址、兵器坑等各類遺蹟20處,出土器物標本300餘件(套),以鐵質兵器為大宗,還有部分陶瓷器、銅器和石質文物。”負責奉節白帝城大遺址發掘的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工作人員孫治剛透露,“白帝城大遺址”是指至遲開始於漢晉,一直延續到明清的包括古城址、古建築以及因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集中遷建於白帝城附近地面文物的集合體。自1998年以來,文物考古部門先後對上關、瞿塘關、白帝城開展搶救性發掘工作。在此基礎上,此次考古發掘進一步廓清了南宋時期白帝城遺址的城垣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