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壤表層或分層土層內的界面上側向流動的水流,又稱表層流.是徑流的組成部分。主要發生在不同層次土壤或有機質的不連續界面上。界面以下土層是透水性較差的相對不透水層。下滲水流在不連續界面上受阻積蓄,形成暫時飽和帶,發生壤中流。影響因素有土的物理特性、層次和厚度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壤中流
- 外文名:subsurfaceflow/ interflow / through flow
產生條件,特徵,主要影響因素,研究現狀,
產生條件
在土壤有分層結構,且下層土壤的下滲能力小於上層土壤時,下滲水流在界面上受阻積蓄,形成飽和帶和側向水力坡度,產生壤中流。有時,在未飽和帶中也能產生壤中流。在森林覆蓋的流域、植被良好的山坡、與河溝緊連的坡腳和凹坡的坡底,在有較厚且松疏的土層覆蓋在不透水基岩上的情況下.容易產生壤中流。在氣候乾旱的地區。例如黃土高原,不容易產生壤中流。
特徵
壤中流是一種多孔介質中的水流運動。它的流動速度比地表徑流慢。在降雨形成徑流的過程中,壤中流的集流過程緩慢,有時可持續數天、幾周甚至更長時間。當壤中流占一次徑流總量較大比例時。它將使徑流過程變得比較平緩。中國南方一些流域,壤中流占徑流量很大的比例。例如,浙江省姜灣高塢溪小流域,壤中流有時占總徑流量的85%以上。
主要影響因素
影響壤中流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物理特性、分層狀況和水流補給條件,土壤中的非毛管孔隙、動植物洞穴可促成壤中流的發展。由於壤中流的發生條件比較複雜,目前的研究尚不深入。
研究現狀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開始對壤中流現象進行較多的分析,為徑流形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事實。考慮壤中流而建立的徑流形成模型,改進了徑流分析計算方法,提高了成果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