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死性血管炎

壞死性血管炎

壞死性血管炎是指侵犯真皮毛細血管及小血管的變應性血管炎,發病機理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關,血液中的毒垢導致自身的免疫性炎症,侵犯損傷血管。患者可出現血沉增高、雙下肢皮損、色素沉著等。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壞死性血管炎
  • 發病部位:腎臟,肝臟
  • 主要症狀:血沉增高,雙下肢皮損,色素沉著
  • 主要病因:變態反應
症狀,治療,注意事項,

症狀

1、全身表現
病人可發熱,體溫可高可低,食慾減退,體重下降,周身不適,乏力,頭痛,腹痛,肌肉痛,急性或隱匿起病。
2、腎臟表現
腎臟受累較常見。在經典壞死性血管炎中腎臟受累最常見的改變是腎小球缺血,而顯微鏡下多血管炎的腎臟受累為腎小球腎炎。腎臟多動脈炎和腎小球腎炎又引起血壓升高加重病變。尿毒症常為壞死性血管炎的主要死亡原因。在變應性肉芽腫血管炎中腎臟病變較少見且輕微。
3、肺臟表現
肺臟受累情況在各亞群中差異較大。經典的壞死性血管炎多沒有肺臟損害。顯微鏡下多血管炎中由肺毛細血管炎所致的肺部病變較常見,這是經典的壞死性血管炎與顯微鏡下多血管炎在臨床表現上的主要區別。變應性肉芽腫血管炎中肺部表現是最明顯的,嚴重的哮喘和肺浸潤出現在90%以上的病人中。
4、皮膚表現
壞死性血管炎的皮膚表現可出現在各型病人中,皮下結節很常見,其他還包括紅斑、丘疹、紫癜等。尤其在變應性肉芽腫血管炎中出現率可高達70%。
5、其他
消化系統的各器官均可受累,並出現各種臨床表現:胃腸炎、腸梗阻、腸穿孔、腹膜炎等。腹痛常見,瀰漫性腹痛應考慮腸系膜動脈栓塞。肝臟、胰腺、膽囊的血管受累可出現相應症狀。

治療

1.內治法:辨證為熱盛血瘀,症見雙下肢小腿至踝部有紅斑、瘀斑、斑丘疹、結節、水皰、血皰、壞死、潰爛、膿性分泌物,可伴有發熱、口渴、便乾、溲赤等症,舌紅苔黃,脈弦。治以清熱解毒、涼血活血。
2.外治法:傷面有腐肉膿性分泌物,外用化腐生肌之海馬膏,每日清創換藥1次。傷口腐肉已脫,肉芽鮮紅,分泌物少,可用生肌膏,每日換藥1次。
3.護理:飲食清淡不油膩,忌生冷辛辣、海鮮及易引起過敏之物,戒菸戒酒,保持精神愉快。

注意事項

1、發熱是血管炎的一個重要的臨床表現。由於這種發熱不是由感染引起的,所以通過抗生素、抗結核、抗真菌、抗病毒治療後,體溫不能得到控制。因此在治療的時候也不是採用傳統的消炎藥來治療。
2、發熱是血管炎突出了臨床表現,也是惡性腫瘤常見的(在某些患者可能是首發的)臨床症狀,因此在診斷血管炎之前,應該與各種惡性腫瘤進行鑑別,以免將惡性腫瘤漏診。
3、血管炎的臨床症狀與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皮肌炎、類風關等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這些經典的風濕性疾病有比較明確的分類標準,在實驗室檢查時,可以發現一些特異性較高的自身抗體,因此比較容易判斷,而血管炎除了通過病變組織的切片檢查、血管造影等有一定創傷的檢查方法外,少有特異性高的診斷手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