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與選擇

壓力與選擇是王濤寫的有關壓力的一篇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壓力與選擇
  • 副題名:在職專升本群體職業生活研究
  • 作者:王濤
  • 導師:張鴻雁
  • 學科專業:社會學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8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關鍵字
成人教育 職業選擇 社會轉型
館藏號
D669.2
館藏目錄
2010\D669.2\8

內容簡介

在面對中國社會向市場經濟和現代開放社會轉型的急劇變革的現實中,對在職專升本群體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職專升本群體作為一個龐大的青年知識群體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其中相當大的部分在第一線的工作崗位上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具有較強的套用技能和業務能力。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這個群體由於學歷等級偏低在中國特有的“身份制”和“行政等級制”中無論在體制內還是在體制外都處於較低的層次,因此受到的體制性擠壓和向上提升的阻力也更大。這種“壓迫感”使得該群體求發展、爭機會的欲求也更為迫切。但是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和轉型社會中結構及功能的不斷分化,愈益壯大的在職專升本群體以其所特有的“乾中學”的模式證明了自身對市場競爭機制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而且由於其自身條件的特殊性,這個群體為爭取自身發展所採取的理性選擇的行動策略也有別於其他群體。本文通過對該群體職業生活的粗淺剖析,力圖揭示出當代中國轉型社會中個人理性行動和社會運動之間的共構關係及其所體現出的一種“時代性”以及這種時代性所揭示出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時代精神”。 本論文共分為九個章節。第一章導論從問題意識入手展現了專生本群體所處的成人教育的歷史發展背景以及在中國市場經濟改革這一重大歷史變遷過程中所產生的地位變化,並揭示了這一變化對該群體的外在的制度性“擠壓”所帶來的結構、功能和心理嬗變的動力因。第二章理論與方法通過對社會分層和流動理論、社會資本理論、理性選擇理論、人本主義需要理論以及人力資本理論的闡述探討了中國轉型社會中個人行動和社會結構之間關係的理論緯度及理性特徵。第三章文憑社會的理性與功能探討了文憑社會的階層化特徵、現代性特徵和職業化特徵,以及制度理性和市場理性對個人施加的影響所帶來的功能變化。第四章到第八章通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在職專升本群體的行為特徵和理性特徵。其中,第四章通過對該群體職業生活狀況的分析論證了壓力機制的外部和內部特徵。第五章通過對該群體職業觀的描述證明了個人的理性選擇導致了職業變化在現實和理想的兩極之間受到穩定力和變動力的博弈,其結果是形成了一種動態的平衡機制。第六章通過對該群體社會流動的分析,詳細剖析了跳槽現象的社會意義以及跳槽的職業效應、價值效應和觀念效應,並提出了跳槽機制的條件之一——功能多元化原則。第七章通過對該群體社會資本狀況的分析,通過對關係圈的描述,提出了以利益為中心的關係圈的效用原則。第八章通過對個人和企業博弈關係的分析,提出了四種不同的博弈類型及理想的合作模式,同時論述了作為整合手段的契約文化在構建信任中的重要性。第九章在上述分析和論證基礎上從個體和群體特徵、實用價值觀、行動策略、職業選擇以及個體與組織的關係等六個方面進行了總結,並闡述了中國轉型社會中的時空特徵和轉型特徵,個人在其中生成的“個體性”特徵,個體的職能序列和行為鏈的動力機制,個人的自組織性和市場能力,以及作為非制度化因素的社會資本和制度化因素在構建個人、組織和社會之間的和諧關係的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