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語堂集—龔洪林論書畫詩文選集

墨語堂集—龔洪林論書畫詩文選集

《墨語堂集—龔洪林論書畫詩文選集》是由知名書畫家龔洪林先生所著的藝術鑑賞書畫詩文選集,本選集以評論近代的書畫及詩文名家作品為主,目的在於弘揚中華書法傳統文化,為書法的繼承、創新和發展提供參考。本書於2012年9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墨語堂集—龔洪林論書畫詩文選集
  • 作者:龔洪林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頁數:8 頁
  • ISBN: 9789881346056
  • 定價:128.00元(港幣)
  • 開本:889×1194mm 1/16
  • 字 數:150 千字
內容簡介,序言,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書法是中華文化之根,書法之道源遠流長。古往今來書法一直以筆法為核心,師傳祖述相繼傳承,書法家常以袐道視之,其技法常被某些書法家人為誇大或神化。《墨語堂集—龔洪林論書畫詩文選集》從科學角度分析書法的學習和聯繫方法,並在研究其內在規律性,及古代書法大師產生、成長和技法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臨創綜合”的書法學習和創作方法,以供有識者參考。在當前的電腦和網際網路時代,書法的實用功能已讓位於其藝術功能,其社會、經濟、教育、文化和研究價值主要靠它的藝術功能得以實現,提高藝術修養成為人們學習書法和主要目的,當然,也有極少數人是把它當作實現個人人生價值和生活的工具。
自古以來,中國的著名書畫家是集書畫於一體的,有的是集書畫與詩人於一身,特別是從宋元以後這種現象更加突出,如宋蘇軾、米芾、黃庭堅、元趙孟頫,明董其昌、徐渭,清金農、鄭板橋,民國吳昌碩,當代的黃賓虹、林散之等。從學科來看,有些學科相互之間聯繫密切,有互通性,如數理化等。我國的書法與國畫、詩歌、音樂、武術、哲學、舞蹈、旅遊和攝影等之間互通關係也是明顯的。作者在主要對書法研究取得一定成績的基礎上,對攝影、國畫和詩歌也是情有獨鐘,兼修並學,齊頭並進。
本書分為“媒體訪談錄”、“書畫論文選”、“《大學書法》教學課件文稿”、“關於《書法的臨與創》”、“墨語堂論書畫詩集”、“書畫作品集前言選”、“論壇言論集”、“墨語堂書畫雜論”共八篇。

序言

話說龔洪林
馮偉民 (江西省吉安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忘記是哪位名家說過,在林林總總的人際交往中,概括起來大致有兩種,一種是“一次是永遠”;一種是“永遠是一次”。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拗口,其實不難理解,也就是說,有的人見一次面就成為終生朋友,有的人,打一次交道就不想再見面,我和洪林當然是屬於那種“一次是永遠”的人。
和洪林相識完全是一種機緣,也就是說根本沒有思想準備,也沒有選擇餘地。那是因為他和我另外一位書法朋友熟悉,他們合計著搞一次江蘇和江西書法交流活動,把我也拉上了,因此我被他們“挾持”到了南京,接待我們的正式洪林同志。我這個人在社會交往中從來都是遵循“先君子後老子”的原則,即先以禮相待,如果話不投機或人不投緣,那就“順其自然”了,這樣至少不會讓自己傷了感情又傷身體。如今的社會不複雜,書法界更是一塊是非之地,所以我總不想介入太深,,多數情況下我都在邊緣行走,按照我自己的話說,叫做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以無為對有為。可以說我這次南京之行也本著這么一種心態,並不想有過多的涉入。因此也就沒有認真研究那個眨巴著一雙小眼睛,走起路來風風火火的人。
在南京兩天時間下來,我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一種溫暖,我知道這種溫暖不是來自夏日的陽光,也不是來自“龍蝦的熱量”,二是發自內心的感受。特別是那個叫龔洪林的人忙裡忙外跑上跑下,把我們搞得服服帖帖。從此我便集中精力關注起這說小眼睛來,當然同時也關注他周圍的那幫朋友。
我覺得首先我喜歡他的真誠。真誠這種東西很微妙,它是一個人德行的沉澱,是從骨子裡面散發出來的,它猶如一種超音波,看不見,摸不著,但感受不到。洪林讓我感受到了一種言行之外的踏實,和他在一起沒有緊迫感,沒有危機感,也沒有什麼失落感。他最近準備出本書,問我能否寫點東西,如果是心存芥蒂,我肯定會推脫,但正因為心裡有了這一份沉甸甸的踏實,所以儘管我不夠份量,還是要趁這個機會拋磚一塊,以示友情。洪林的真誠不僅表現在為人處事上,在書法上也能處處體現。
其次是感佩他的熱心。這一點我與洪林比起來自愧不如。他利用書法這個平台,廣結善緣,廣納群賢,做了不少公益事業。他不僅是一個書法家,還是一個書法活動家。在書法這個園地里,他播種了友誼,播種了事業,播種了愛心,播種了希望。他在書法上沒有門戶之見,沒有尊卑之分,只要是對社會有益,他就勇敢前行,這和現在書法界一些人只顧自己賺錢,甚至不擇有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開展的“線條在紅土地上延伸”的書法交流活動,就曾經得到過洪林的積極回響。我想,這個延伸,既是書法的延伸,也是友誼的延伸,愛心的延伸。作為一個小地方的書協主席,我深深懂得,沒有一些熱心人,這個地方的文化事業就會死水一潭,即便能出幾個獲獎專業戶,也只能是牆內開花牆外香,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書法終究是一種業餘愛好,一種文化生活,只有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才能讓書法這門古老藝術煥發出青春,從而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所以,我們期待著書法界能湧現出更多像龔洪林那樣的熱心人。
第三是敬重他的勤奮。前不久洪林送了好幾本書給我,其中有他的作品集,有他的專著,也有他們和兄弟省市開展活動的專輯。我一一拜讀,欽羨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他那本《書法家之道》,從書法家培養和開發的歷史沿革到理論體系,從書法家的現狀分析到績效評定,都作了深入的探討和客觀的分析,讀起來受益匪淺。這本書既是洪林勤勉求學的見證,也是他奉獻給書法盛宴的一套大菜。他即將出版的這本《墨語堂集》又是他在詩書畫方面的一道亮麗風景,我相信一定會帶給我們新的驚喜和震撼。
談到洪林的書法,方家們早有評述,我乃才疏學淺,不敢妄談闊論,但我覺得他的字有品位、有追求、有個性、有內涵。他的行書寫得空靈,草書寫得灑脫飄逸。我們經常講“書畫同源”,其實書法和繪畫只同源不同流,我忘記是哪位學者曾經說過,“藝術的最高境界向音樂靠攏,科學的最高境界向數學靠攏”。書法作為一種“寫”的藝術,它具有意象性、時間性、順序性、不可逆轉性等特點,這就意味著書法是音樂的近鄰、繪畫的遠親,只有把握了這一點才能把握書法的精髓。我覺得洪林的草書很有樂感,我不曉得他對音樂是否有興趣,但至少從他的作品裡看出來他的藝術沉澱和素養。草書是很難寫的一種字型,它是性情的藝術。有的人寫草書往往拘泥於技法、章法、筆法,而不大注重性情的流露和情感的抒發,而洪林在這方面恰恰表現出來他獨到的一面,所以看他的草書,就像是聽一場交響樂,既有古琴的悠揚,又有鋼琴的清脆;既有小號的嘹亮,又有薩克斯的流暢。我認為洪林能如此“膽大”,是與他長期的研究和積累分不開的。書法,說到底是一種文化,沒有文化的支撐,這根線條是很難走遠的。作為朋友,我衷心期待著洪林有更多的佳作問世,也祝願南京龍神書畫研究院的同仁們再創佳績,再傳佳音。
南京,我還會再來的。

作者簡介

龔洪林,博士,1963年10月生於南京,全國知名書畫家。現為南京龍神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南京書畫院特聘書畫家,南京大學商學院《企業家沙龍》秘書長兼《企業家視界》雜誌主編,兼教於河海大業和南京三江學院,南京市青年書法家協會藝術顧問。曾任江蘇省人力資源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兼學會會刊《人力資源新思維》主編,並分別客座教授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高等院校。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中日、中韓等國家書畫展覽。先後出版有《龔洪林書畫作品集》、《龔洪林書法作品集》、《龔洪林書畫精品選》(2002年版)掛曆、《墨語—名家名人話洪林》、《心畫——龔洪林百首詩集》、《如夢—龔洪林大寫意詩集》、《雲遊—龔洪林自由詩集》、《幻境—龔洪林散文詩集》、《龔洪林詩書畫影像集》等專著,並成功舉辦了《龔洪林書畫作品展》和《第1-10回龔洪林書畫精品網路展》,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