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墨菲定律&羊群效應
- 外文名:murphy's law&the creeps sign
- 提出者:習語
墨菲定律(Murphy’s Law)緣於美國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
他認為他的某位同事是個倒霉蛋,不經意說了句笑話:“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弄糟。”
這句話迅速流傳。經過多年,這一“定律”逐漸進入習語範疇,其內涵被賦予無窮的創意,出現了眾多的變體,“如果壞事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多么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東西越好,越不中用”、“別試圖教豬唱歌,這樣不但不會有結果,還會惹豬不高興!”
墨菲定律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
(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
根據“墨菲定律”: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在街上準備攔一輛車去赴一個時間緊迫的約會,你會發現街上所有的計程車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當你不需要租車的時候,卻發現有很多空車在你周圍游弋,只待你的一揚手,車隨時就停在你的面前。如果一個月前在浴室打碎鏡子,儘管仔細檢查和沖刷,也不敢光著腳走路,等過了一段時間確定沒有危險了,不幸的事還是照樣發生,你還是被碎玻璃扎了腳。如果你把一片乾麵包掉在你的新地毯上,它兩面都可能著地。但你把一片一面塗有果醬的麵包掉在新地毯上,常常是有果醬的那面朝下。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所以,我們在事前應該是儘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發生不幸或者損失,就笑著應對吧,關鍵在於總結所犯的錯誤,而不是企圖掩蓋它。
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即將返回地面時,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中部地區上空解體,機上6名美國太空人以及首位進入太空的以色列太空人拉蒙全部遇難。“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也印證了墨菲定律。如此複雜的系統是一定要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合情合理。一次事故之後,人們總是要積極尋找事故原因,以防止下一次事故,這是人的一般理性都能夠理解的,否則,或者從此放棄航天事業,或者聽任下一次事故再次發生,這都不是一個國家能夠接受的結果。
人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上帝,當你妄自尊大時,“墨菲定律”會叫你知道厲害;相反,如果你承認自己的無知,“墨菲定律”會幫助你做得更嚴密些。
這其實是機率在起作用,人算不如天算,如老話說的“上的山多終遇虎”。還有“禍不單行”。如彩票,連著幾期沒大獎,最後必定滾出一個千萬大獎來,災禍發生的機率雖然也很小,但累積到一定程度,也會從最薄弱環節爆發。所以關鍵是要平時清掃死角,消除不安全隱患,降低事故機率。
怕什麼來什麼,好的狀態是只想技術要領,忘掉自己。
羊群效應
有則幽默講: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參加會議,一進會議室發現已經座無虛席,沒有地方落座,於是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地獄裡發現石油了!”這一喊不要緊,天堂里的石油大亨們紛紛向地獄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後來的了。這時,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過去,莫非地獄裡真的發現石油了?於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獄跑去。
笑過之後,聰明的你應該很快就能明白什麼是羊群效應。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旁邊可能有的狼和不遠處更好的草。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法國科學家讓-亨利·法布爾曾經做過一個松毛蟲實驗。他把若干松毛蟲放在一隻花盆的邊緣,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遠處,又撒了一些松毛蟲喜歡吃的松葉,松毛蟲開始一個跟一個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飢餓勞累的松毛蟲盡數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隻稍微改變路線就能吃到嘴邊的松葉。
動物如此,人也不見得更高明。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影響從眾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種意見的人數多少,而不是這個意見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說服力,很少有人會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出頭的椽子先爛”這些教條緊緊束縛了我們的行動。20世紀末期,網路經濟一路飆升,“.com”公司遍地開花,所有的投資家都在跑馬圈地賣概念,IT業的CEO們在比賽燒錢,燒多少,股票就能漲多少,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義無反顧地往前沖。2001年,一朝泡沫破滅,浮華盡散,大家這才發現在狂熱的市場氣氛下,獲利的只是領頭羊,其餘跟風的都成了犧牲者。傳媒經常充當羊群效應的煽動者,一條傳聞經過報紙就會成為公認的事實,一個觀點藉助電視就能變成民意。遊行示威、大選造勢、鎮壓異己等政治權術無不是在藉助羊群效應。
當然,任何存在的東西總有其合理性,羊群效應並不見得就一無是處。這是自然界的優選法則,在信息不對稱和預期不確定條件下,看別人怎么做確實是風險比較低的(這在博弈論、納什均衡中也有所說明)。羊群效應可以產生示範學習作用和聚集協同作用,這對於弱勢群體的保護和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羊群效應告訴我們:
對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斷,出奇能制勝,但跟隨者也有後發優勢,常法無定法!